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岁月(32):在北大荒的"不良行为"

前不久,@庸言 先生在我的《知青岁月》之三十留言道:"黑龙江为什么叫北大荒?”我当时也有点懵,现在查了一些资料,有所明晓了:

“大荒”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原指是最遥远、最荒凉的地方。在"大荒北经"章节中,特别指出:“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山,有肃慎氏之国。”

目前,考古专家普遍认同的是,东北海之外,即是指渤海湾之外;不咸山即是长白山,肃慎氏之国居地正是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山海经》上的这个“大荒北”就是指长白山以北的地区。把《山海经》记载的这个名字颠倒一下,就是北大荒,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但是千百年来,东北地区的不断开发,很多地方也不再荒凉,因而“北大荒”有了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北大荒"指的是黑龙江全境,狭义的“北大荒”就是专指开发最晚的黑龙江农垦区。

我所在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师7团2营,原来是赵光农场黎明分场,始建于1947年的战争年代,是"开发最晚的黑龙江农垦区”,环境艰苦,是真正的北大荒1952年朱德元帅亲自到这里进行过视察和慰问,电影《老兵新传》不但是在这里拍摄的,而且其主人公就是当时农场场长周光亚。

赵光农场人员结构相当复杂,有当时部队集体转业来的,也有山东、河北逃荒过来的(闯关东),还有为数不少被监管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和刑满释放的刑事犯。

1968年后,我们知青大批地来到了赵光,使农场知识结构和劳动力组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虽然,我们在这里经受了各种严酷的考验,获得了锻炼。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知青也确实做过不少“出格”的事,尤其是所谓的“偷鸡摸狗”事情时有发生,影响也确实不太好。

前几年我听一位知青讲,他有一年千里迢迢带着女儿回到当年的连队,当地老户没认出他是谁。他自报家门,人家还是记不起来。后来一急,他说:“我就是经常偷你家鸡做烧烤的那个啊!”他这一说,全村老户的人几乎都记起来这个曾经“偷鸡”的知青了。

我所在的2营8连,有个专门对付知青“不良行径”的老汉。这个老头细高个儿,走道摇摇晃晃的,好像一阵风都能把他推倒似的。可是他的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清澈明亮。

他负责侍弄和管理连队食堂的菜园,甚是认真。菜园就在拖拉机专用的机行道旁边,周围没有树木,一片空旷。

有一年,正是菠菜油绿成熟的时候,他发现菜园每天都有菠菜被人连根拔起,不断丢失,可是总也抓不到偷儿。于是,他在园子里挖了个坑,自己跳下去,藏在里面,开始了全方位的监视。

他一般是下午3点钟来到菜地,一直在坑里呆到晚上8点,群星高挂时分,才筋疲力尽地回家吃饭。可是,第二天到地里一看,菠菜又丢了。气得他连脚尖的血都一齐涌到脸上了,呼吸也短促起来,胸脯起伏,双拳紧握,呼呼哧哧的在园子里跺脚骂娘。

这次他下狠心了,揣上两个馒头和一个装满水的军用水壶,日夜都蹲在坑里了。夜里凉气袭人,露水冰脚,蚊子螫身,老头动也不动,就是这样守着。

大概两三天后的午夜时分,他终于发现一个家伙弓着腰,从机行道上过来,环顾一下四周,便大把大把的拔起菜来。老头怒火上升,一下子跳出土坑,拐棍一横,大喝一声“站住!你这个王八蛋!”那人当时便吓瘫在地上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人是离我们有一段距离的一连的本地知青,他不敢在自己连队偷,便走十几里路到我们这里偷,然后到营部早市上去卖掉。

还是那年,正是大蒜收获的7月时节,烈日炎炎,真像火一样的滚热。老汉戴着一顶草帽,身着一件补丁加补丁汗衫,一边浇水,一边骂着日头太毒。

这时,机行道那边跑过来两个知青,跑进地便拔蒜。老汉人在北头,急得大喊大叫,但毫无用处。老汉急了,光着脚,拿着拐杖便跑了过来。这两个小子一见,拔腿便跑,老头气喘吁吁的紧追不舍。

正好迎面而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头一下子截住,二话没说,翻身上车,风一样的追了上去。老汉本来不会骑车,也没骑过车,大概一是心急,二是腿长的缘故。结果,硬是把大蒜追了回来,还用拐杖把这两个知青押回了连部。

这两个知青是我们排的,他们想自己腌一些糖醋大蒜,结果就明目张胆的当起“强盗”了。我因为这件事,也写了检讨,因为我是他们的排长。

这个老汉平时很愿意和别人说话,但自打这两件事发生后,他对知青一点好感都没有了。有一次,我到菜园找他询问菜种的事,他竟用烟袋锅子敲敲鞋底,理都不理我,扬长而去了。

记得1972年8月按要求,我在排里组织一次的学习会,是学习那年7月31日《人民日报》、《红旗》和《解放军报》的社论《发扬光荣传统》。

在那篇社论中除了提出“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之外,还用黑体字刊发了毛主席最新指示:

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

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大家对毛主席的这段话,都非常震动和受教育。我们都自我检查了一些“不良行为”和“不光彩的事儿”。

有一个女知青的班长在会上主动检讨说:“为了每年回家探亲能给家里带点北大荒的特产,我们经常趁着在麦场脱粒的时候,把大豆塞在套袖袖筒里,积少成多,好带到家里去。显然这不符合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今后绝对不会再做!"

知青 @诵明月之诗 还曾给我E-mail说:"有一天我背着药箱路过知青房,男同胞把我叫去,看见他们把邻居家的羊牵到他们的房间,正在挤奶,挤了大半脸盆,还问我喝不喝,房间里一股膻味。"

等等,等等,这样的事儿确实不少。指导员后来也参加了我们的学习会,他是退伍军人,很通情达理。他说:"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也很苦,但是再累再苦,也不能侵犯公家和群众的利益,希望大家按着毛主席的教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做一个合格的兵团战士。" 

大家也表示一定要按着毛主席的教导去做,永远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像社论中所说的那样:“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生于北大荒的知青经典老歌:《新苫的房,雪白的墙》
北大荒诗歌·七绝9首
女知青在北大荒,不怕苦和累参加农田基本建设
【笔叙往事】刘伟贤||飞去来兮
北大荒的“戍边”知青们
北大荒知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