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聊常新(4):三叟养生,通俗管用(音频+图文)

询问三叟何以长寿?


应璩(190~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他很注意普及养生长寿之道,特作《三叟》诗以广流传。诗云:

古有行道人,

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岁余,

相与锄禾秀。

住车问三叟,

何以得长寿?

上叟前致词:

内中妪貌丑。

中叟前致词:

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词:

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长久!


这首诗的大意是,古时候有个行走在路上的人,看见三位老人在挥锄除草。听说这三位老人年纪都过百岁了,于是停车下来,请教三老的长寿秘诀。

那位年纪最大的老人回答:“老伴长得丑。”

接着第二位老人回答道:“吃饭定时定量而不过饱。”

第三位老人高声朗朗地说道:“睡觉不蒙头”。


这位路人听了三位老人介绍的长寿秘诀,感慨万分地说道:“重要啊重要,所以他们年寿都过百。”

这首诗歌在中国养生史上,有着颇为重要的价值,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尤其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而且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养生诗歌都滥觞于此。

如后来出现的《十叟长寿歌》,便是如此。《十叟长寿歌》在应璩的《三叟》基础上,更加全面地总结了长寿老人的养生经验。

近代的《十叟长寿歌》的形成过程也有一段佳话。据有关报道称:1946年秋天在青岛召开了一个“敬老会”,参加的长寿老人均系平民,没有一个是达官显贵。

当时与会的徐檄先生很有感触,于是就把这些寻常百姓的长寿经验归纳出来,为了推广,他以三国时代的《三叟》为范本,有感而发,作了这首《十叟》诗,后经李威周改编而最终定稿。录之如下:

昔有行路人,
海滨逢十叟。
年皆百余岁,
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
何以得高寿?
一叟拈须曰,
我勿湎烟酒。
二叟笑莞尔,
饭后百步走。
三叟颔首频,
淡泊甘蔬糗。
四叟拄木杖,
安步当车久。
五叟整衣袖,
服劳自动手。
六叟运阴阳,
太极日日走。
七叟摩巨鼻,
空气通窗牗。
八叟抚赤颊,
沐日令颜黝。
九叟抚短鬓,
早起亦早休。
十叟轩双眉,
坦坦无忧愁。
善哉十叟辞,
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从行,
定卜登上寿。

诗中的“糗”即是干粮,一般指炒熟的米或面等,泛指五谷杂粮;
“黝”,黑也,寓意健康肤色;
“太极”指太极拳。

这首诗歌风格淳朴,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

由于《十叟长寿歌》生动而精确的概括了防病、抗老、延年益寿的经验,如不嗜烟酒、饮食清淡、适当劳动、安步当车、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空气、太极健身、早起早休、不求名利、胸怀坦荡等,这些无疑也都是我们追求健康和长寿最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保健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叟诗》延年秘诀
感悟《十叟长寿歌》
养生备于理:“余生二百多年”秘诀
古诗中的健康之道
老人必看:养生长寿歌谣
养生妙语‘12’一定要看,不看要后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