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课集锦】浅谈针对高职教育的微课制作

一、微课的概念

所谓微课,就是指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载体,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教师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概念的发展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1.从教学技术角度看微课

微课普及的初衷是希望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使得授课教师在传统的单一化课程建设基础上,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引入课堂教学中来。

尤其在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资源建设专业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怎样才能把新建的实训基地资源,整合到传统教学环境里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呢?从技术角度来看,微课就是一个有效的资源整合方法。

 2.从教学设计角度看微课

微课的概念可以同“微学习”做一个比照。“微学习”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智能手机、借助微媒体、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微课在学习手段、学习介质、学习时间等方面与“微学习”有着类似的特点,但微课在其理念上要更重视学习的系统性。它针对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讲授,是一门课程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完整教学过程,把某一门课程中的若干个微课连贯起来就组成了该课程的核心架构。知识内容的划分一定要有合理性,不能将完整的知识点任意加以割裂。同时,虽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整门课程的微课必须重视其连贯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与合理性。

3.从教学环境角度看微课

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往往与实际教学过程脱节,资源建设、资源更新的速度都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微课起初被认为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然而随着近几年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高职教育更强调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自学,微课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所面对的群体也更加个性化。以教学片段形式的微课为中心,综合教学课件、在线测试等教学手段,共同营造了个性化的教学小环境。每一个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课程学习。微课以网络为载体成为教学环境中的核心资源,使得教学环境从传统课堂延伸至更大的维度。

二、针对高职教育微课制作的特点

针对高职教育对象来制作的微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微课的选题不宜过大;其次,微课的制作要有创意;最后,微课的使用要找对平台。

1.微课选题不宜过大

和普通的教学视频相比,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选题的“小而精”,这首先体现在其内容的选择上,最终反映在微课的时长上。传统课堂的教学一般控制在45至50分钟之间,虽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围绕某个主题,集中讲授一个完整的知识群或实训项目,但由于其时长过长,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最终影响了授课的实际效果。

相比之下,一节微课只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知识点,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讲授就足够了。单个微课程虽然不能表现出完整而复杂的课程体系,也缺乏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可是多个微课组合在一起,一定可以反映出某个教学内容的全貌。只要能做到选题的“小而精”,微课的时长一般就可以控制在5-10分钟左右,这也恰好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同时,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也不再拘泥于课堂,可以随时拿出手机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课程的学习。

2.微课制作要有创意

首先,微课制作的创意体现在制作形式和手段上。在保证微课内容正确的前提下,想要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就必须在其表现创意上下功夫。好的微课绝不仅仅是对课本文字内容的简单组合和加工,除了文字内容的展示,也应当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加入丰富的图形、动画、视频等。这样才能首先在形式上保证吸引学生的观看。生动有趣的微课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微课应当体现出教学设计方面的创意。教师要重视微课的教学设计,即选题、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单个微课是完整教学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抛开光鲜的外在形式,一个好的微课要想吸引学生观看,并能够让学生在观看后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就必须从高职教育需求出发,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3.微课使用要找对平台

微课的使用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借助微课来进行课程学习,然而多数学校和地区并没有专门的微课教学平台。教师就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已有的公开平台来进行教学。无论是传统的社交软件、论坛等形式,还是新兴的微信平台,都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来进行尝试。

只要能够找到恰当的平台,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微课的共享性。教师可以通过公开平台随时分享最新的微课,学生也可以利用公共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在线练习、课后答疑等。同时,公共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保存学习的资料,避免在资料传输过程中发生资料的丢失。

三、针对高职教育微课制作的方法

一般来说,微课的制作要求制作者掌握处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类型包括“理论型”“实践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微课的制作也应当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综合使用“录屏法”“白板录制法”“录音法”“录像法”来进行微课的制作。

1.理论型课程

理论型课程多数使用“录屏法”“白板录制法”“录音法”制作微课。授课教师可以使用“微讲师”等微课制作软件,将PowerPoint演示的教学过程或软件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后期制作通过软件剪辑、删除或者调整前期录制的视频。对于一些硬件设备较好的学校来说,也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来进行教学。电子白板尤其擅长演示性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自带的录制功能,将授课画面录制下来。在所有的教学视频录制完成以后,可以再使用录音设备进行配音。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既可以配合画面来进行学习,也可以单独播放微课音频,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了。

2.实践型课程

实践型课程多数使用“录像法”制作微课。授课教师可以使用摄像机把实训项目的操作过程完整录制下来,不仅可以对实训设备的操作方法、实训内容的学习过程做一个展示,也可以把实训环境完整地展现出来。教师可以示范操作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可以示范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

使用“录像法”要注意录制过程中对视觉语言的运用。一般来说,摄像设备的镜头需要对准授课教师、讲台和黑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可以将镜头只对准黑板。视频录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剪辑、配音、配字幕等操作,才能真正投入使用。对于没有专业摄像设备的学校来说,也可以使用高像素的照相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来进行微课的录制。

3.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需要综合使用“录屏法”、“白板录制法”、“录音法”、“录像法”来制作微课。授课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的具体需要,灵活选用制作方法。一般来说,课程的理论部分更适合采用“录屏法”、“白板录制法”和“录音法”。而课程的实践部分更适合采用“录像法”来进行微课的制作。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它非常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需求。从技术手段角度来看,它可以把现有的高职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从教学设计角度来看,它针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最终将整门课程最精华的部分贯穿为一个整体;从教学环境角度来看,微课帮助授课教师把教学环境延伸至课前和课后。微课的选题不宜过大,微课的制作需要有创意,微课的使用平台也是灵活多样的。而针对高职教育的不同类型,授课教师可以使用“录屏法”和“录像法”来制作微课,以满足授课需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领域的“微课”建设必将在未来获得快速的发展。如何把微课建设的理念融合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微课资源库,是每一个高职院校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职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说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曾庆柏-搜狐空间
08新课程改革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有效性教学的探讨
智慧型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