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年3家公司,我对重庆楼市的20点见闻

这是楼市新认知的第748篇文章

作为一个2018年入行的地产小白,转眼间我在重庆楼市也待了快四年了。

这四年间我经历了从代理公司到数据机构、再到媒体的岗位转变,也看到了很多甲方乙方地产人的来去沉浮。

有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这个行业抛弃了。

有的人身在这个行业但每天都在想着逃离。

迷茫、彷徨、失意……在房地产一轮又一轮的巨变下,每一个地产人似乎都如履薄冰,不知道是自己先抛弃这个行业,还是先被这个行业抛弃……

01

先说一句丧丧的话,我们这一批入行的地产人运气真的不太好。

2018下半年刚入场就遇到了重庆楼市的寒冬,楼市周期下行,然后疫情爆发,再是三道红线。行业重创下,不少人被迫实力演绎了“从入门到放弃”。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不曾见过辉煌,就要被迫转行

02

也正是在这几年的行业巨变下,我发现地产人的离职率越来越高。

你可能加了一个策划的微信,还没来得及跟他/她约第一顿饭,他/她就离职了。

或者你所在的团队做了一个项目要结款,兜兜转转找了一圈都没有一个还在职的。

甚至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些项目,甲乙双方的执行团队都已经全部离职了,还没有走合同结款。

房地产和年轻人,好像真的在互相抛弃……

03

这些离职的地产人都去哪儿了?

我身边的地产人大多有四个去向:

有的做微商去了

有的创业去了

有的转行了

有的在甲乙方之间反复横跳,虽然艰难但也舍不得离开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行业……

但是你发现没有,其实我们身边仍然有许多不在地产行业的人想要跳进来……当然还包括每年各大公司的校招生……

04

很多地产人都跑来分自媒体的蛋糕了。

最近两年,我发现不少地产的策划、市场、中介或者置业顾问都跑来写公众号或者拍视频了,当然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尤其是2021年:抖音里的营销总越来越多。

而2022年开发商的裁员肯定还会越来越厉害,抖音里是不是会出现大量的营销总甚至区域总?

这个时候抖音里的那些伪专家可能就开始慌了……

05

很多地产人的收入都出现了缩水。

我记得刚入行的时候,身边很多经理级的地产人年薪30、40W是基础,50、60W很常见,70、80W跳一跳就够得着,100W也不是不能想……

现在还有多少人能保持这个数量级?

一方面,降薪已经成为了很多公司的常态。

另一方面,开发商回款慢甚至没法回款,也对整个行业上下游都产生了影响。

前不久一个朋友发了工资说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我问多少钱,她说:不到3万……

这个不到3万,在其他行业看来其实仍然挺多的。

06

年终奖是什么?可以吃吗?

除了日常薪资出现下降以外,这两年很多地产人应该都对年终奖这个事情感悟很深。

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近半数的地产人没有拿到年终奖,即使拿到了的数额也比之前锐减。

甚至我听说有某个公司,年前发了年终奖,过完年竟然以流程没走完为理由,要求员工把年终奖退回去!

吓得我赶紧逃出了老板的办公室……

07

年龄内卷越来越厉害,地产营销总越来越年轻。

去年和一家TOP10的开发商团队吃饭,我得知他们的营销总竟然是93年的!

然后我又想起之前跟某个开发商汇报项目,他们的项目总也不过刚刚26岁……

果然对于足够优秀的人来说,年龄焦虑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08

年少不知国企香,现在想进还来得及吗?

过去在我们的观念里,房地产行业几乎没有国企民企之分,只要能挣钱的房企就是好房企。

但现在不管是买房子还是找工作,国企央企几乎成了一道“保命符”,多少地产人做梦都想去国企央企里谋个职位。

所以国企央企爸爸们,你们看我还有机会吗?

09

项目卖得不好,“背锅”的级别越来越高。

过去我们常常调侃,策划是房地产行业里最苦逼的岗位,一旦卖得不好就要“杀”个策划祭天。

后来策划已经“不够格”了,要搞个营销总才能交差。

再然后营销总也不能解决问题了,要盘算到区域总头上。

那今年呢?如果今年再卖得不好,是不是要直接“杀”个开发商祭天?

你说行业卷?

不,我觉得是在出清。

10

代理行的利润大规模缩水。

我在代理行和数据机构的时候都做过一段时间的前期策划,会给开发商做地块开发的定位建议。

2018年的时候我们接一个地块定位项目的客单价大概是20-30万;

2019年的时候跌到了10-20万;

2020年的时候给8-10万也可以做;

2021年的时候3万都能做……

再到2022年,连3万的项目都很难接到了,因为开发商可以自己做……

11

光缩水还不够,有的代理行已经危在旦夕了。

2019年底的时候突然传出了世联拟收购同策的消息,几乎震惊了整个地产朋友圈,没过多久很多代理行就开始陆续裁员降薪。

当时有个大V写了一篇文章,叫《被判死缓的代理行》,里面提到代理行的“代理”作用越来越弱,已经很难再走下去了。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我们去售楼部已经很少能再看到代理公司的身影。

所以房地产抛弃的不止是年轻人,可能直接抛弃了一些业务板块?

未来这些代理公司怎么走?

12

除了代理行之外,数据机构的日子也不好过。

和代理行一样,数据公司的客单价也在急速降低,过去一个年单可能30万/年,现在7-8万/年也能做。

另一方面,开发商的团队大幅精简,需要数据公司配合的执行工作越来越多。据我所知很多开发商已经不再设专员岗位,直接采取一个经理配一个数据公司的运转模式。

钱给得少了,但干的活儿可能更多了。

13

开发商的岗位越来越少,多岗合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019年一个在碧桂园待过的朋友告诉我,她们公司的前策、后策和市场营销三岗合一了。

随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进行了这种岗位合并,很多开发商的前策、客研、后策、市场甚至营销都直接合一了,统称“策划”。

甚至在我某次面试“策划岗”的时候,对方告诉我这个岗位要参与投资拿地、前期定位、中期客户研究、后期案场销售的全流程工作。

“策划”身上的胆子越来越沉了……

当然,现在还要背拓展新客户的指标……策划要么是销售,要么是流程专员……有的公司的这个岗位是不是该换名字了?

14

一些曾经很火的岗位变成了“老大难”,比如土地投资岗。

我记得2018年的时候开发商的土地投资岗特别火,我身边不少的乙方策划经理都高薪跳了过去。

后来开发商拿地越来越难,土地投资岗这个“香饽饽”也变成了“老大难”。

没拿到地?那你完了。

地价拿高了?那你也完了。

拿了地之后利润测算和之前不一样?那你还是完了……

这个岗位简直就是在玩火。

15

房子越来越不好卖了。

这是一个中介朋友告诉我的感受。

过去客户追着销售和中介买房子,现在带看30组客户可能也成交不了一组。客户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挑剔了,对于买房这件事也越来越谨慎。

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和很多人收入水平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应该也和买房的安全感不足有关。

还有就是,房子真的越来越多了。

大不了,就租。

16

买豪宅的人越来越多。

这是同一个中介朋友告诉我的感受。

有钱人的收入依然很高,并且对于买房的信心依然充足,即使豪宅税也拦不住他们的脚步。

所以经济行情不好,影响最大的其实是那部分本来就赚不了钱的人?

富豪们的收入即使打个5折还是不影响他们买启元、北岛、麓悦江城、观音桥1号、来福士、锦绣滨江、天澜道11号……

17

虽然我们都在说这几年房地产很艰难,但重庆的房价依然在稳定上涨。

2019年重庆房价11942元/㎡,上涨6%。

2020年重庆房价12859元/㎡,上涨8%。

2021年重庆房价14275元/㎡,上涨11%。

这一点,多少人没想到?

18

虽然我们经常在吐槽房价涨得快,但在重庆买房真的没那么难。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算了一下自己的工资和当时的房价,一度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买不起房了。

后来身边的人陆陆续续买了房,2021年的时候我自己也加入了买房大军,在核心区买了一套小户型住宅。

虽然刚开始每个月都会因为房贷产生压力,但习惯之后发现养房子其实也没那么难,房子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你努力工作和热爱生活。

所以未来如果我的经济实力允许,我一定会尽快置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然后把这套小户型留着出租。

还好,虽然房地产可能会抛弃我,但房子应该不会。

我要加油搬砖!

19

重庆楼市的草莽时代可能要结束了。

这或许是房地产和年轻人互相抛弃的真相。

这两年我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洗牌」。房地产行业的变化洗掉了很多地产公司和地产人,也洗掉了很多泡沫和杠杆。

这个行业正在发生优化,未来能活下来的地产公司和地产人一定会是最优质的那一批。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不管对于地产从业者还是买房投资者来说,这个行业的钱都没那么好赚了。

20

最后一点想聊一下,我为什么还留在房地产这个行业。

第一,我毕业后所有的认知和经验都来自这个行业。

第二,整体来看这个行业的薪资仍然要比不少行业高,这应该也是很多地产人留下来的原因。

第三,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个行业很艰难,但我相信它是在往好的方向变革,大浪淘沙之后,它一定会变得更稳定、更健康。

2021年之前大多数人应该都不敢相信某大会倒,也没有想到交付和维权会成为关键词。

所以我一直觉得做行业预测是最难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巨变,所以只能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拼命奔跑,努力成为那个不被时代抛弃的人。

一起加油吧,还没被抛弃的地产打工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有朋友做房地产,请你对他好一点!
南京地产老炮:我干销售10年,揭秘行业惊人内幕
地产营销已卧地不起,请给点解药先
2800亿地产债集中到期 房企密集发债“输血”
超2800亿地产债下半年集中到期,房企11月密集发债“输血”,中小房企危机隐现
最近我对房价的几个心理准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