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不足30天,失业又失恋的我从这个老人身上找回了力量”


特别提示: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闲时花开(ID:xsha369)

人生百年,不过1216个30天。

01

我68岁的姨夫,永远忘不了42年前,秋冬相交的那30天。 

那是1977年11月初。 

天已经很冷了,没有鞋穿的他,还光着脚,套着一件露着棉絮的破夹袄,站在老家山坡背风处,冻得瑟瑟发抖地给生产队放牛。 

为了让身子暖和点,他在牛群安静吃草的时候,躲在山沟里点燃干牛粪烤火。火光把从没有吃过饱饭的他那面黄肌瘦的脸,一点点照红。 

他看着噼啪燃烧的牛粪,熊熊烧旺后又慢慢熄灭,不禁把双手抄进早已不保暖的夹袄里,打个冷战问自己: 

一辈子,都要窝在山沟沟里放牛吗? 

就在这时,生产队的老队长,翻山越岭地循着牛群找到他,唤着他的小名兴奋地说:“狗娃,国家恢复高考嘞!一个月后就要考试!你当年学习恁好,要不要去试试嘞?” 

听到这个消息,我姨夫“嚯”地一声站起来,由于用力过猛,没穿鞋的脚丫子在山石上打了滑,险些一个趔趄摔倒:“老队长,这可不敢胡乱说哩!” 

确认消息无误后,我姨夫像个疯子一样,在山沟里手舞足蹈起来,就连从他夹袄下摆处、袖口处钻出来的烂棉絮,也随着山风欢快地摇摆: 

“恢复高考嘞,恢复高考嘞!”

1977年高考
然后,我姨夫撒开脚丫子,跑到牛群回家必经的那个山坡处,挪开6块山石,找出了藏在里面的高中课本,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光明正大地念了起来。
他因过于激动而响彻山间的大嗓门,压过了牛铃发出的阵阵响声,传得老远老远。
02
一个月后,边放牛边复习的我姨夫,在找不来复习资料,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在山风、野草、牛群和铃声的陪伴中,穿着母亲连夜给他做的方口老布鞋,和从老村长家借来的半旧中山装,带着一身洗不掉的刺鼻牛粪味,奔赴那场迟到了10年的考场。 
当年,和他一起参加高考的,还有全国570多万“老三届”。 
只可惜,后来被大学录取的,只有27万余人。而我姨夫,幸运的是其中一位。 
27岁的他,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背上装着被子的尼龙袋,翻山路,到镇上,坐汽车,到县城,又坐火车,去上大学。 
1978年的大学报到
大学四年里,他恨不得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以此弥补自己10年青春放了牛的遗憾和哀伤。 
如此拼命的结果,就是大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而留校教书。后来,他又考上了研究生,再后来,他当上了教授。 

终于不再光脚、不再饿肚子的我姨夫,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个穿着破夹袄的放牛娃。 

这初心不仅体现在,他教学勤勉,爱生如子,更体现在,家族聚会上,他总爱和我们这些晚辈,谈谈他那著名的30天定律: 

“你要考注册会计啊,这个很有必要啊,你上班之余,每天坚持看两个小时的书,只要能坚持30天,就有希望啊。 
“你要写长篇啊,你有这个潜力啊,每天不用写太多,坚持写1000字,30天下来就是3万字啊。 
“你要戒烟啊,这个决心很好啊,不一定强迫自己一下子戒掉啊,第一次,你能坚持30天,就很厉害啊。 
“你要早起啊,那你要早睡啊,30天内会把生物钟调整过来,坚持住,自然而然就做到啦。” 

面对我们这些经常脑子一热想起来一出,然后脑子一凉又放下一出的晚辈们,我姨夫就像唐僧一样,不停地念叨着坚持30天,会有怎么非凡又惊喜的奇迹。 

以至于,下次再遇见他时,我们都绕着他走。因为,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我姨夫,从来不忘检查自己上次布置了什么作业: 

“嗳,你注册会计,准备的怎么样了啊?
“嗳,你的小说写了多少字啦?
“嗳,你烟戒掉没有啊?
“嗳,我去公园锻炼没见过你啊,你在哪里锻炼啊? 
干很多事情都无法坚持30天的我们,因无法面对自己失信的难堪,而不愿面对他。 
就像,习惯了好吃好喝的我们,无法想象42年前的那30天,对眼前这位老人有着怎样颠覆人生的意义。 
直到有天,我们相继遇到麻烦。
03
家族里有个表弟,因为喝酒抽烟,作息不规律,昼夜玩游戏,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心脏病。 
病情最初检查出来后,他依然不当回事,时不时还是喝得酩酊大醉,烟戒了两天后又不离手,一下班电脑手机连夜开战。 
直到,在只睡了2个多小时的某个清晨,他一头栽在卫生间里。若不是家门口就是医院,34岁的他怕躲不过这一劫,就要丢下妻子儿女,早早去阎王爷那里做客。
多少人躺在病床上还熬夜
生死攸关之际,他开始意识到活着的重要,张罗着戒烟戒酒,定时锻炼。 
只是,懒散了30多年的习惯,就像注入血肉里的因子,每时每刻都在呼唤着人性里的惰性和惯性。 
他坚持了两个星期后,又忍不住嘴馋手痒,又忍不住熬夜赖床,又忍不住想打开手机电脑玩游戏。 
就在他想要放弃时,我姨夫去看他。老人家又像唐僧一样,不停念叨着那30天定律

“你不能拿命开玩笑,你坚持30天试试嘞。你不想想自己也要想想一家老小,你不能再堕落嘞。” 

我姨夫批评我表弟,就像他没有退休前,批评他那一届届学生那样不厌其烦又苛责严厉。 
表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上戒烟酒、去锻炼的道路。 
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 
如今,他37岁了,成功戒掉了烟酒,心脏已无大碍,还成了瑜伽达人。 
更令身边亲朋刮目相看的是,以前总是葛优躺啃老的表弟,去年冬天开了一家童装店,线上线下同时运营,一年下来生意还不错。
或许,真不要小看30天的轮回。
它不仅仅代表着一个月的开始和终结,也象征着一件事的叠加和因果。
因为,被30天改变的,还有我自己。
04
我出身粗粝,内心自卑,虽然考上了大学,看起来阳光努力,灵魂一直活在阴影和拧巴里。
这种表里不一的分裂,在单身时还不太明显,在结婚尤其是生子后,逐渐一览无余。
人生步入中年后,家庭和工作无法兼顾时,焦虑和恐慌时不时在我身上附体,我一次次扣动情绪的扳机,将指责和抱怨射向离我最近的爱人和孩子。 
直到有天,我痛下决心,决定以30天为单位,在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茶一饭中,去改变自己。 
为了让这30天坚持下去,我邀请爱人和孩子当裁判。当我又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时,他们有责任提醒我:“我们爱你哦,长出一口气,冷静下来啊。” 
第一个30天结束时,那时才3岁的儿子,给我画了一面小红旗,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个月,你发了5次脾气,但比上个月少了很多呢。 
凭着这样的信念,我在三个月、五个月、一年、三年、五年的努力中,一点点找到平和且柔韧的自己。
也是凭借这个方法,我后来踏上了心理学的学习,开始了公号写作的道路,在一个又一个30天里,找到笃定又自律的自己。

在人间烟火中修行

这样的自己,让我渐渐懂得了我姨夫: 
1977年改变他命运的30天,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数字,更是一个思维认知上的坐标。 
它让他在余生30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都认识到每一天开始的意义,每一天努力的价值: 
用一天开始,用30天坚持,用300天努力,用3000天坚守,终有一天,会守得柳暗花明,云开日出,雨停花开,叶黄果红。 
就像,马云讲过的另一个30天定律。 
05
在一次演讲中,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讲到一个和30天有关的定律:
一个荷花池,迎来绽放季。
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将开满整个池塘,那么请问:
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答案是:
第29天。
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荷花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那一池荷花。
不管是做一件事,还是爱一个人,秉持初心,坚持一天、两天的人,大有人在。坚持10天、20天,也不算难。
甚至,有的人坚持到第29天,感到事倍功半,心灰意冷,选择放弃,回到老路。
只有很少的人,能坚持到第30天,坚持够一个轮回,坚持够用耐心和毅力,守来满池清香满池美。
因为,所有的路,走到最后,靠的都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自律和厚德。
这样的体悟,同样适应于2019年最后的日子。
06
有个年轻男读者留言:
“2019年,感觉好丧啊。干了5年的工作,因为一次失误,弄丢了。谈了4年的女朋友,也在争吵中分了手。
眼看就要过去年了,我一个28岁的大男人,没有房子,没有前途,没有爱人,没有明天,不知道要怎么走向前。”
是啊。2019年,不足30天。
回首这一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可能还略微伤感。
你可能高考或考研失败,你可能遭遇降职或离职,你可能历经失恋或离婚,你还可能面临公司倒闭或破产。
你可能拿起书本又回到学校学习,可能好不容易谋得一份差事要从头再学,也可能刚刚开始一段恋情期待开花结果,还可能在负债累累中还想东山再起。
你也可能,像刚刚辞职的我一样,每天努力奔波,也无法预测明天,不敢奢望明年。
没有关系。
只要,你从今天开始,带上选择和果敢,扛上努力和责任,怀揣热望和坚持,不丢希望和行动,走在正路上,迈出第一步,坚持第一个30天。
那么,你的肌肉和细胞、闹钟和习惯,会带动你挺过一个又一个30天。
因为,人生百年,不过1216个30天。
不管是2019年的最后30天,还是2020年的第一个30天,最好的姿态永远是像我姨夫那样:
哪怕衣衫褴褛,哪怕食不果腹,哪怕与牛为伴,始终走在路上,做好准备,用实干这块砖,穿过夜色,叩开明天。
谨以此文,和走在路上的人共勉。希望更多人给文章点个“在看”。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姨妈[原创]
为给儿子还房贷,老人从楼上摔了下来
农村俗话说“姨夫不算亲,牛屎不算粪”,大家说姨夫到底亲不亲
“姨夫不是亲戚牛屎不是粪”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四外甥攥着舅舅拆迁款不看病,坐等死后分财产:舅舅吃口馒头都要钱?
为什么现在有些老人不希望孩子要二胎了?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