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幅坐标图,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好问题的三个特征

在职场上,当我们在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后,上司一般会根据问题的性质,给予三种不同的态度:

  • 你怎么还在提这种问题?

  • 这个问题你提得好,说明你确实是仔细阅读了资料,了解了公司的实际情况,并认真思考……

  • 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这是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我们要马上开会研究研究……

当然了,我们也很容易想象到提出这3种类型问题的员工的前途。

那是什么导致了上面这些现象的产生呢?在《如何有效提问》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我们没有掌握提问的技巧。

《如何有效提问》的作者是斋藤孝。他1960 年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并在该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修完博士课程,现为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他专攻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等,主要著作有《学会学习》《深阅读》《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等。

在《如何有效提问》一书中,作者并不是在单纯地说提问能力,作者认为提问是为了获得信息,使得沟通过程更高效,所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将提问能力视为了沟通能力,扩充了提问能力的外延。作者认为从一个人的提问能力能够推测出他的实力。《如何有效提问》通过分析诸多名人的对话实例,比如村上春树、斯皮尔伯格等人的访谈实录,总结出优质问题的三大特征。

我们以前所受的教育,过多的重视答案,怎么回答问题,而忽视了怎么提问,怎么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但事实上,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答案,带给我们的收获要多得多。

我们与人交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语音交流,二是通过文字、图像交流。前者,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对方的谈话欲,从而让我们从对方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后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欣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甚至能够超越作者的目光与思维,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那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好问题呢?

斋藤孝用三幅坐标图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一幅坐标图是针对问题本身的属性,它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是直指现象的本质的还是流于现象表面。根据坐标图四象限划分,从第一象限到第四象限,问题依次可以归为四类:既具体又本质、具体非本质、抽象非本质、抽象本质。

这四类问题中,第三类抽象非本质的问题一般是哲学性的特殊问题,我们平常谈话不会碰到。我们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属于第二类与第四类:具体非本质或抽象本质。前者就是我们常说的问不到点上,而后者则多是宏观的、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只有第一类问题,即具体又本质,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该努力学习的并做的。因为这样的问题才能让我们在谈话中获得有效信息,发现新的意义。

第二幅坐标图是针对谈话的双方,对方说的内容,是不是他真正想说的,是不是我们想听的。同样根据坐标图四象限划分,从第一象限到第四象限,问题依次可以分为四类:我们想问(听)的,也是对方想回答的问题;我们想问(听)的,但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我们不想问(听)的,对方也不想回答的问题;我们不想问(听)的,对方愿意回答的问题。从谈话氛围及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第一类我们想问的,也是对方想回答的问题,无疑是最优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这四类问题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第三类问题,我们既不想问(听),对方也不想答的问题,一般是在社交场合,出于礼貌而发生的应酬。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第二类与第四类问题。我们想问(听),但对方不想答的问题,作者将代表这类问题的第二象限,称作“孩子的领域”,认为提出这类问题的人如同一个孩子一样,只顾自己的好奇心,一股脑地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而不顾对方的感受与谈话时的语境。避免提这类问题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在提出问题之前,要先了解对方的状况、兴趣、关心程度,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兴趣与关心程度,拟定要提的问题。

代表了我们不想问(听),但对方愿意回答这类问题的第四象限,正好与第二象限“孩子的领域”相反。作者称之为“成人领域”。它多见于初识的二人之间谈话,或者职场中上、下级之间的谈话,是一种恭维性的谈话。比如说,上司很喜欢打高尔夫球,而你对此并不感兴趣。当你出于礼貌问上司“最近高尔夫打得怎么样”时,上司夸夸而谈,你就不得不装作很有兴趣的听下去。我们需要牢记的是能否合理地使用第四象限的问题,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情商高低。适量地使用第四象限的问题,可以拉近对方与我们的关系;而过多的使用,则容易让他人以为我们是阿谀奉承的小人。

第三幅坐标图是针对回答问题的一方,提的问题是否符合当时谈话的语境,是否符合对方过往的经历。那么根据坐标图四象限划分,从第一象限到第四象限,问题依次也可以分为四种:既符合谈话时的语境,也符合对方过往经历的问题、符合谈话时的语境,但不符合对方过往经历的问题、既不符合谈话时的语境,也不符合对方过往经历的问题、不符合谈话时的语境,但符合对方过往经历的问题。

如果我们在提问的时候,能够从对方的过往经历中寻找到符合当前谈话语境的切入点,那么很容易拉近双方彼此的距离,消除对方的顾虑。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符合谈话时的语境,也符合对方过往经历的问题是最优的问题。

斋藤孝先生利用三幅坐标图,为我们分析了一个好问题的三个特征,形象直接。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不妨试一试,向别人提问之前,想一想,自己的问题,分别位于这三幅坐标图中的哪一个象限。久而久之,我想我们提问的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说话,你的提问能力至少涨20分
UC头条:口才好的人不告诉你的秘密在这里, 做到这3点, 你也能口吐莲花
提问能力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有效提问的那些事儿
12个工作的基本能力
七年级下册每日一练4月22日-点坐标象限判断问题,计算法则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