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识发展的层次

过于讲究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会制约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酣畅。倒不如率性些,信手捏来,脱口而出。

失眠会影响注意力,不能集中。也会影响心态,不能静坐。近半个月以来,每晚饮酒,酒后倒头就睡。及至凌晨一点或三四点,酒醒,头脑处于抑制状态,意识停滞,非常难受。第二天早晨,迟迟不想起床,脑袋晕晕沉沉,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无法静坐下来认真做一件事。

今天上午,将注意力放在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上,费了大约两个小时,将事情最终完成,虽然已过了饭点,但心情愉快,久违的专注,又回来了。看来,专注力需要持续练习。静坐也是如此。经常静坐做某件事,自然就能静得下心来,不骄不躁,完成某一件具体的事。

懒散放纵是一种状态。专注做某件事,是另一种状态。我每每自我告诫,勿焦勿躁,心态平和,集中精力做好应做的事。可为什么做不到呢?

失眠是因为当天该做的事没做,意识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每天要立个小目标,当天晚上睡觉前,完成这个目标,所谓“日拱一卒”。伟大的目标,都是从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开始的。长篇大论,是每一段每一章组成的。情愿辛劳而疲惫地睡过去,也不要放纵自己慵懒地昏睡过去,到后半夜醒来,持续性失眠。

就在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后半夜,我头脑清醒地想着这个问题:这就是我当下的生活,我就要这样过完剩下的一生么?

显然不是。所以,我应当做点别的什么,能突破和突围的那些事。思考、观察和写作,是我的每日必修课。即使因为搬家后,条件限制,我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锻炼身体了,但我还能回想起锻炼身体时,对大脑的锻炼和挑战。只有在试着突破极限时,身体的骨骼和肌肉,还有大脑,才能体会到自己的“效用”。用极限来唤醒沉睡的感觉。

因为有太多的事要关注,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有太多的欠缺要弥补,所以总在忙碌状态。于是,整个人变得忙碌而焦躁,内心无法平静。因此,有必要主动放弃一些事,简化生活的必须品,过滤一些信息,少看手机。将自己从信息的网络中解脱出来,让自己有可以自由使用的闲暇时间。

接下来,要说到主题了。我倾向于用意识的发展层次(高低),来讲述我对意识这个问题的看法。意识通常表现为我们的看法(观点)和情绪表达(情绪表达的背后,是我们的观点和个性表达的需求)。

1、观点(观念)

每个人都有其观点(观念),每个人都渴望被聆听和理解。我们在他人面前要做的,仅仅是聆听和理解。不要试图说服或反驳,只是聆听,并在心里问:这个人他想要什么?

首先,他想要自己的观点被完整地聆听;其次,他希望得到理解,他要表现他自己,让其他人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再次,他希望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什么,比如帮助、尊敬和认可等等。

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个声音经常迫不及待想驳倒对方,根本就不愿意聆听。这是我们对自己意识的迷之自信(迷恋),而缺乏对他人的尊重(所以不愿意聆听,迫不及待要反驳)。

观点,就是如此这般,并不会造成直接的损失或伤害,只是尝试着沟通。

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观念的囚徒,因为自己的观念而喜乐,或承受情感上的考验。这些考验包括:羞愧、绝望、愤怒、自责、抑郁等等。

保持心态平和的第一要务是:认清自己头脑中所拥有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如何引导你的情绪的。比如,你为什么愤怒?因为别人说了你不爱听的话,所以你与之针锋相对,异常愤怒?因为事不如人意,脱离了你的掌控,所以你愤怒,谴责于他人?

头脑中的观念越理想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远,就越容易因为琐碎小事而愤怒、失望或恐慌。

将头脑中的观念与现实生活对接,接受现实,是保持内心持久平和的第一步。

2、执念

“执念”在我看来,是“非如此不可”的意思,执着于某一种观念或选择上,没有第二种选择。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执念,比如,年少时相信“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没有瑕疵,坏人坏到透顶。“人一辈子只能爱一次”。“跟自己爱的人结婚,就会幸福一辈子”显然,这些执念影响了整个青春期,及至经历了求学、工作、结婚和养育孩子,遭遇职场的挫折后,这些执念会慢慢动摇。

我没有忘记,我写这篇文章时,我所处的时代。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科技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物质文明。大部分人生活在“希望活成他人羡慕的样子”的状态中,对自己的生活不满,大部分时候处于焦虑状态中。因此,我的分析和我所得出的结论,有时代的局限性。如果环境变化,人们的观念转变,我这样的分析和结论,以及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就要相应转变。

在婚姻阶段的初期,我曾有过偏激的念头。对一段正步入僵局,慢慢走向崩溃的婚姻,我既渴望从中摆脱出来,却又执着地想到,如果真的放手,从婚姻中脱身开来,我也无法接受。这么一想,就将自己逼向了绝路。总之,那时我脑海中的执念是:婚姻已经无法继续,但离婚也无法接受。

几年过后,我显然已经从这样的执念中走了出来,意识到很多不幸的婚姻结束后,双方各自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宁拆十座庙,不拆散一对姻缘”,离婚是不可接受的。但现在,离婚率一路走高,人们也不见得因为离婚了就过得很悲惨。

走出了这个执念后,我又想到,婚姻无法继续,肯定是双方都出了问题。于是我想到,如果双方都付出努力,肯定能修复关系。我们没有采用什么特殊的办法,遵循的只是上文提出的两个基本原则:聆听和理解。而聆听和理解的背后,是“尊重”这两个字。我们花很多时间在一起,一起抚养孩子、做家务,一起处理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我们不再为自己的观点而争论,避免为了赢得争论而粗言粗语,甚至冷暴力。

在工作中,也是同样的情况。首先要聆听,试着理解对方想要什么;其次,想想自己能帮助对方什么。在和平时代,以商业活动为主,相互尊重,聆听和理解,是商业活动能正常进行的前提。

我还意识到,每个人都害怕惹上麻烦,所以会竭力避免被麻烦找上门。可如果你用心聆听,与之交换信息和需求,在做得到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被拒绝。可如果被拒绝了呢?

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被拒绝的情况,这时,心里会很难受。这也是我们心中的执念。我们认为,我们想要的事,一定要办到;我们提出的要求,别人一定会满足。实际上,多次被拒绝后,我意识到这个法则:不要抱着一次请求就能成事的心态,而要带着“如果被拒绝了,第二种方案是什么”的心态。永远有第二种选择。这样的策略,可以避免被拒后的失望,也可以避免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去尝试的恐惧。要相信,办成一件事,是在多条路径上都尝试一下,而总有一条路是为你敞开的。

“破执”是佛学的讲法,或许经常被误解为“不要执着于任何事”。但这样的理解,于我们的生活没有指导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奔着完成某件事的目的而去。我所认为的破执,是不要在心里预设“如此这般去做,一定能成”的执念,亦即突围。有时候,我们幸运地用老办法突围了,有时候,我们需要多次尝试,多方尝试,才能突围。

3、情感起伏

我相信每个人的情感状态都各不相同。有些人,其情感状态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虽然有波折,有失落,但他不会表现出极端言行。有些人,情感大起大落,悲喜无度。大部分人,情感状态处于两个极端之间。

有时候,我们会极端喜欢和迷恋某些事或物品,但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又会觉得厌倦,提不起劲来。极度迷恋时,便是被情感的执念掌控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做出难以理解的言行来。比如,公交车坠湖事件。又比如,为了一两句口角大打出手,不幸闹出人命。又比如,长久地沉浸在悲伤抑郁的情绪中,觉得生活无望,跳楼自杀。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大部分人一般的反应是谴责这个走极端的人。因为他不应该因为自己一时的情绪没有控制好,做出了可怕的事。进而,我们会分析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他自己有问题,或者是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

我所想到的,是我们无法去说服这些人“你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我们无法预料一个人的行为,因为,大部分人在遇到具体的事面前,也会失控,无法理解自己当时的行为。而作为旁人,冷眼旁观,横加指责,认为该如何如何,其实已经为这种极端行为提供了一条出路。每当我们陷入自己情绪的执念中时,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另外某个人,而我们自己是旁观者。一旦我们能够以旁观者的角色考察当时的情绪状态时,就能跳出“局中人”的盲目,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

对于情感起伏较大的人来说,可能半个小时前还觉得人生有趣,充满希望,半个小时后,一下子陷入了灰暗无望的境地(心境)。特别对那些优秀的人来说,一旦遭遇挫折,或者不被人理解,必然会极端愤怒和痛苦,由此引发自责、抑郁、失眠等。

如果能以旁观者的角色来考察自己的情绪和头脑中的观念,就会有另一个声音反问: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真的只能这么做了吗?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实际操作,不是纸上写下来这么简单。儒家学说强调修身,亚圣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论述了要达到能控制情绪的境界,所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才有可能进阶到不被一时的情绪执念所困,做出不可思议的行为来。

行文至此,我想起鲍勃-迪伦那句歌词:到底要走多远的路,人才能成其为人?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能学会一些事,比如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双方达成一致利益的基础上,将面临的问题解决掉,将要达成的目标完成。有时候,有些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无下限损害和压制他人的利益,这就引起了不少纠纷。当我们的情绪执着于自己失去的利益时,肯定会愤怒或是失望。要在这样具体的情境中,还能保持情绪平和,妥善处理好,确实需要磨练性情。

4、追逐的目标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些结论表明,我们只有喜欢某件事,才愿意去做那件事,才能做好。这个说法,从心理学开创者佛洛依德那里,就有了源头,叫做“唯乐原则”。人总是在追求快乐。

根据我的观察,持久的快乐,需要平和的心态(情绪起伏不能过大,不能压抑,但也不能放纵)。情绪处于抑制状态时,肯定无法快乐。内心不能平静时,要么过于喜悦,要么焦躁不安。

当我们从醉酒中醒过来,会懊悔饮酒时的言行,超出了我们情感能承受的范围。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起伏,会扰乱心中的宁静。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认为情绪起伏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些人担心一旦自己的情绪平稳了,就失去了创造力,再也无法创作出激动人心甚至流芳百世的作品了。这种对平稳情绪,内心安定状态的恐惧,会引发与那些口口声声说“我只想获得内心的安宁”的人之间的争吵。

在此,为了避免争吵,我要缩小论述的范围。艺术家们如何工作,我只知道很小范围内的事。作为在工程项目中历练了近16年的工程师,我甚至情绪平稳对掌控局面,达成目标的重要性。我内心的幸福,源自情绪的平和。过于激烈或过于低落的情绪,都令我觉得不舒适。

因此,我追逐的目标,是内心的安宁。当我情绪平稳时,我能聆听并试着理解他人。我希望跟他人相处愉快,认真聆听对方的话,弄明白他想要什么,而我,能为他做什么。在工程项目中,我们将这个状态称之为愉快地共事,分工协作。

在此,我要申明:表明的不动声色,并不是压制个人的情绪,而是放下个人情绪,认识到在具体的情境中,个人的情绪反馈不过是收到既有观念和自己的欲望的驱使,是个人的局限。我要做的,是摆脱局限对我的围困,向外突围,以冷静的头脑,利索而漂亮地解决问题。

我不赞成压制个人情绪来妥协或达成合作意向。我坚持认为,如果我在具体情景面前有情绪,我应当以旁观者的角色,来审视这种情绪,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积极寻求另一条解决之道。就像河流做的那样,为了奔向大海,它不惜重新开辟航道,让自己改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担心他人对我们的想法? 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苏芩
心理养生系列
什么是觉醒?
冥想在爱情观里的作用,读懂之后,你就会获得真心真意爱你的伴侣
情绪与情感
为婚外恋而痛苦的你,多半是没想明白一件事,是你没有放过你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