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团队、制度、 管理和生意

1、长长的序言

做学问研究的,需要经常自问:我从历史资料中,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有普遍性,还是只是孤例?稳妥的说法,是老老实实承认,这是孤例。从许多的孤例中,归纳总结出的普遍性结论,也只能作为参考,绝不要自称为“真理”。

如果我们也这样去学习这些研究成果,就不会偏执,更不会失望(如果没有期待某种理论是万能药,有没有用,先试试再说。如果不成功,当然不会失望)。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做学问研究的,通常会有一种不可说服的底气:我研究了那么多成功的和不成功的案例,某某事必定会如此。他不会反过来想:既然你认定某某理论必定正确,为什么你不利用那理论创造一番事业呢?有了点金术,先让自己梦想成真吧。

一个通常的例子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通常在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上却不怎么样,有的甚至一塌糊涂。那些婚恋专家,自己的婚姻生活,很有可能支离破碎。但他们提出来的理论,在他人身上,有可能确实管用。

意识到理论和实践理论之间的差别,是理论研究者和学习理论的人,首先应当刻在脑海中的底层逻辑。理论不等于实践,实践也不一定符合以前的某个理论。同时也应意识到,虽然理论和实践之间有壕沟需要跨越,但理论指导实践,结出硕果,已经有了很多正面的例子:比如,奥运冠军的导师,可以不是奥运冠军。老师的理论,和学生的实践,相互成就。

一个好的理论要落地生根,需要选一颗好苗子。更需要这颗好苗子的不懈努力,以及时代对他的成全。

理论研究者不必羞愧于自己只能做研究,而不能实践理论。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实践理论的人,也不必完全迷信理论,当然,更不用看低理论,应当能分辨出理论适用的环境和时机。理论无法凑效时,通常不是因为理论不行,而更有可能是时机和环境不同了。

破除心中的迷信和忧虑,是理性地研究理论和实践理论的良好开端。

2、团队

什么是好的团队?这个问题需要讨论,答案也有多种多样。如要简约地回答,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要有团队(组建一个团队,是为了什么)?

答: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条件下,达成某个具体的目标。

再答:好的团队,是明确了共同目标的分工协作体。每个人对自己的职责都清清楚楚,知道要做什么,也知道达成目标的截止日期。

知道条件有限,时间有限,无法避免各种意外情况和挑战。为了达成目标,就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甚至创造性地去预见和处理问题。

总结:好的团队,就是一个每个成员都明确了共同目标和截止日期,知道自己的职责和愿意迎接各种挑战的分工协作体集合。

3、制度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制度?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好的制度?

这两个问题要一起来回答。因为,回答了为什么要有制度的问题,就能立即判断出什么是好的制度。制订制度,肯定是为了制度制订者的利益。对制度受益者来说,对他们越有利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

在古代,帝王喜欢他所创立的制度。士大夫拥护这样的制度。制度是各方利益平衡后的共谋。没有人会打心底拥护一个对自己不利的制度。

到了近代和当代社会,我们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是为了约束人的行为,引导其朝好的方面去做,惩罚其不恰当、不适宜、不被允许的行为。

经过各种历史事件后,我们得出结论:没有制度,肯定不行。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制度不但约束了我们人性中可能会作恶的一面,同时也约束了我们活力和创造性的一面。制度越详细,越具体,人就越保守。为了避免各种惩罚,人情愿推诿和不作为。严格的制度,塑造遵守制度的体制化人。严格的制度,将牺牲效率和人作为生产者的主观能动性。

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中,坐了一辈子牢的图书馆管理员老头,每次到了要释放出狱时,又故意犯罪,只为了继续留在监狱里。最后,老头终于出狱,却在没多久之后,上吊自杀。老头已经被监狱体制化了。除了监狱,他再也无法在其它地方生存。他需要监狱那个体制,他是监狱体制的一部分。

虽然是电影,有艺术成份,但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职业生涯。一旦深入某个职业,我们发现,不管我们喜欢或不喜欢,我们只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除了干这个,我们还能干什么?我们不断被自己的职业体制化,成为体制的一部分。

在年轻时,我们苦于没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岗位。等我们在这条路上扎根,一路走下去,猛然回头,应该会发现:我们只有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别无选择。这也可以称之为“路径依赖”。

在回答“什么是好的制度”这个问题时,需要仔细辨认制度带来的好处和不利。接受制度带来的好处,就要同时接受制度带来的不利。好与坏,虽然是中国哲学的朴素辩证法,距离其诞生的日子,已经太过久远,但在今天依旧管用。

每个时代,都要回答“为什么要有制度”这个问题。闲暇时,每个人都可以静下心来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约束在条条框框内?

绅士为什么要将自己约束在西装革履之内?有个解释说,因为这么穿着很体面。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干,西装革履,是一名绅士的体面。

到了当代,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硅谷那些创业精英们,都模仿乔布斯的套头衫和牛仔裤,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可见,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制度因时代而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套头衫和牛仔裤,也可以很体面。

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有这个规定?如果不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很容易忘记制订制度的初衷。

制度仿佛是个生命体,一旦确立,会慢慢地发展壮大,牢牢地掌控着每个人,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体制的一部分。这时,我们通常会忘了当初制订规则制度的出发点,只想着如何遵守。

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看法是:为了约束人性中的恶,发扬和鼓励人性中的善,因此有了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条文。制度本身没有善恶的情感,但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会有善恶的论断。

从人本主义出发,好的制度应当鼓励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释放创造力。现实情况却是,人被约束在制度之内,慢慢地被体制化。

4、管理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就是把事情做对,领导就是做对的事情。

这句话值得讨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管理就是让团队在约定的截止日期,达成预定的目标。而要达成目标,需要领导力,亦即,需要选对人、制订对的制度、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等——做一列对的事。

我们都会认同以下管理步骤:

1)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人,是愿意参与这件事并怀有热情的人。

2)宣贯目标。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告诉所有参与者,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是来做什么的?要告诉所有人,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项任务(目标)?

3)激励。人人都喜欢去掌控一件事或某个人。但实际上,与控制相反,激励才是最有效,最省力的管理办法。而激励,就是让人们自愿去做你想让他们去做的事(而这个其实是团队的共同目标。当然,首先是管理者的目标)。没有比让一个人觉得他擅长而喜欢做的事,正在得到管理者的欣赏和鼓励,更能激励他的了。禁止和惩罚,只能让团队成员退缩和保守。

4)信息沟通的基本原则:聆听,回应。包括:聆听团队成员的心声,做出积极回应;收到指令,完成后告知已完成,形成闭环,如此等等。聆听和回应,是有效沟通的底层逻辑。只有输出,没有回应(或反馈)的沟通,多半无效。

5)提供指导和支持。指导包括:

之一:做事的策略,一件事一件事完成,完成比完美重要。

之二:如何面对复杂情况,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情况下,明确具体目标,在任何会议和讨论中,不被无效的信息和忧虑干扰,直到问题解决;

之三:分析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支持包括:人、物资和钱等。

(6)判断和决策。多角度看问题,了解所有信息后,再判断和决策,避免盲目和武断。管理者最重要的个人品质是判断和决策(且要尽量避免个人情感的干扰,不能因个人喜好的影响,而做出有倾向性的决策):事实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改变,只会被个人情感所扭曲。

(7)容错。能容错的管理和制度,才有活力。一个(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容错,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追究责任,处罚相关人员,所有人都会倾向于保守而不作为。容错能鼓励成员试错。在越发成熟的行业里,容错性越差。而在探索阶段的行业和领域里,需要更多的容错能力。好的办法,好的发明创造,都是试错试出来的。

一个不能容错的系统,肯定是个脆弱的系统。每出现一个错误,系统的通常做法是想出某个办法,制止此类错误的再次出现(一般为禁止和惩罚)。但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禁令,往往不能凑效。

容错需要承担风险和损失,那就考虑可能的损失是什么,是否能承担。容错的好处,是能鼓励团体成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挥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8)面对压力、挑战和未知风险。

5、糟糕的生意和值得一做的生意

意识到个体不是全能的人,能使人心安理得。有的人善于总结,有的人善于决策和执行。一个人意识到如何去做才算正确,并不意味着他就应该创立一番事业,来证明他理论的正确性。但每个人都要瞄准某个方向深入钻研,才不枉此生。正面的例子: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不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大部分经济学家只发表其研究成果(看法),不创立企业。

一般而言,不能很好地(有效率地)解决问题的生意,就是糟糕的生意。如果有某种能高效率地解决问题的生意,就是值得一做的生意。这也回答了针对某一项具体的生意,“为什么做以及为什么不能做”的追问。

在现阶段,没有人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去研发和生产火柴。因为,在当今时代,火柴不再是一门值得一做的好生意。

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低端智能手机,在大城市不再是值得一做的好生意。但在非洲,还存在一个有待开发的大市场,所以值得一做。

扎克伯格在非洲推广网络,股东们反对,问他:你如何在那样的地方盈利?扎克伯格回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里的人也像我们一样,需要网络,需要脸书。这样的回答,当然很任性。

股东关心投资回报。扎克伯格关心非洲人的需求。在股东们看来,这是一门糟糕的生意。而在扎克伯格看来,这是一门值得一做的生意。

对与错,是与非,需要时间来验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此不迷茫,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做还是不做?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
体制内外的狼狗之争
王石眼中做企业的三个简单要素 -
【学术中国·经济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何处?
谈“毛泽东是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第一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