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汝窑发现三十年 | 1987-2017,走近清凉寺窑之真相

文献记载,汝窑供御皇室,烧造极短,工艺精良,传世罕见。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存世仅仅20多年的汝官窑旋即销声匿迹,成为历史疑案。


1985年10月,在郑州举行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上,叶喆民先生首次提出宝丰县清凉寺未必不是寻找汝窑窑址的一条重要线索;1986年,在宝丰县清凉寺村发现汝窑窑址;1986年10月,宝丰县陶瓷厂的王留先带着一件清凉寺村村民家中地窖出土的汝窑洗,参加了中国古陶瓷西安年会;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瓷窑址进行试掘,将该窑址确定为汝窑遗址…


1987至2017年30年来,当地共对清凉寺窑址进行了14次科学发掘,御用汝窑的窑炉、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等重要遗迹相继发现,汝窑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2017年10月19日,建在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附近的汝窑博物馆正式开馆。


宝丰汝窑博物馆开馆仪式


宝丰汝窑博物馆内景


千余件发掘出土的汝窑文物集中展出,“虽然大多是残次品,但信息量远远大于汝瓷传世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孙新民参与了历次发掘,他介绍道,“传世汝瓷只有20种器型,汝窑博物馆的陈列品至少有40种,其中一半是公众从未见过的,为研究者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信息。”


汝窑遗址展示大厅


从这里出发,带您寻找汝瓷之源……


清凉寺窑址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宝丰县清凉寺村,北依汝水、西傍伏牛,有着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和瓷器烧造传统。周围分布着鲁山段点,汝州严和店和郏县黄道等窑址群。


依据目前考古资料,清凉寺窑约创烧于晚唐五代,主要烧制白瓷和青瓷。北宋中晚期是清凉寺烧造的鼎盛时期,白釉、青釉、黑釉、酱釉瓷和釉陶制品异彩纷呈,尤其是青釉瓷,不仅器形更加丰富,釉色及装饰手法也更为完美,为北宋晚期供御汝窑的烧造打下了基础。


汝官窑配釉作坊遗迹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全貌


初燃窑火


清凉寺烧造的早期,产品种类较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其次是青黄釉、青釉瓷、黑釉瓷尚不多见。白釉瓷釉下普遍施化妆土,釉色清透。青釉瓷釉层较薄,釉色尚不稳定。


晚唐五代 白釉玉璧底瓷碗 1989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北宋早期 青釉印花瓷碗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北宋早期 白釉记事瓷枕标本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渐入佳境


北宋中期为清凉寺窑的发展时期,窑具、作坊具明显增多,青瓷与白瓷成为两大主要产品体系。青瓷的烧造明显增加,刻花与印花并行,同时也烧造黑釉、酱釉瓷和低温黄绿彩等多个品种的陶瓷器,新的品种和器形不断涌现。


北宋中期 青釉印花海水游鱼纹瓷碗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北宋中期 青釉瓷炉标本(左)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与右侧河南省三门峡宋墓出土的青釉瓷炉,其器型、纹饰基本一致)


北宋中期 黑釉小瓷瓶 1989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北宋中期 两彩卧狮俑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北宋中期 内模标本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北宋中期 白釉刻划夜叉纹瓷枕标本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清凉寺窑主要产品及装饰标本


青瓷典范


汝窑地区烧制的青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期主要烧制民间用瓷,在大量烧制民用瓷的基础上创烧出独特的天青釉瓷。因烧造精良,受到宫廷赏识,奉命烧造贡御青瓷,为之后的制瓷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影响了南北方同时期其他窑口的青瓷制品,被视为青瓷之典范。



2000年6月,在宝丰清凉寺窑址的第六次考古发掘中,确定了北宋汝窑中心烧造区,发现了烧造天青釉汝瓷的作坊,窑炉和大量残片,从而认定此处为北宋汝窑窑址。


随着汝窑烧造工艺的成熟,为追求器物外表整体完美,绝大多数器物采用满釉支烧,即垫饼支钉和垫圈支钉,二者各有所长,因器而异。


北宋晚期 椭圆形匣钵 2015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最新发现的椭圆形匣钵,很可能是专为烧造名品汝窑天青釉水仙盆而特制的。


北宋末至金初 支钉垫圈


常见的支钉有3枚、5枚,4枚、6枚、7枚的极少。支钉细小如芝麻,正如明万历《遵生八笺》记载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钉”。


北宋晚期 玛瑙 2015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传说汝窑采用名贵的玛瑙入釉,在最新的清凉寺遗址中,便出土了当时使用的玛瑙,证实了这一说法。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瓷碗(修复) 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汝窑天青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瓷洗(修复) 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汝窑青瓷圆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釉水仙盆片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水仙瓷盆(修复) 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三足瓷洗(修复) 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晚期 汝窑青釉莲花式瓷碗 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已知的传世汝瓷器型,大多能在清凉寺出土的汝瓷中找到类似的标本残件,再次印证了清凉寺窑的在汝瓷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另外,此次还展出了许多至今没有完整实物参照的清凉寺窑烧造的汝窑标本,具有更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刻划龙纹瓷梅瓶标本 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晚期 素烧花口水仙盆,口径约29cm 2012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此器体量巨大,传世器物中未见尺寸如此类之大的汝瓷。


北宋晚期汝窑天青釉鸭型/鸳鸯型熏炉 标本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莲花式龙形香薰炉 标本 2015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晚期 灰陶龙首兽角建筑构件 2015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晚期 灰陶龙首兽角建筑构件 2015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的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的图书,与汝窑的稍早年代同时,由此推测,汝窑天青釉香薰与建筑的雕木图样都是当时流行的官样。


2011年至2016年,对汝窑遗址又进行了六次发掘。2012年秋,配合汝窑遗址保护展示馆的建设,进行了第十次清理发掘,发现素烧器100余万件片,包括仿烧青铜器装饰的出戟瓶、瓜棱瓶等。


北宋末-金代 素烧仿青铜器出戟瓶 2000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2014年的第12次发掘出土了一批青瓷,不论从器型、器类和釉色上都集成了汝窑瓷器的特点,暂定名为“类汝瓷”。


北宋末-金代 “类汝窑”盘标本 2014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汝窑青瓷造型端庄典雅、釉色温润如玉,尤以质朴含蓄的天青釉色博得了当时皇室及士族的赏识,成为御窑专用瓷。由此,汝窑被后世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在对汝窑窑业的研究上,关于窑业的性质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是认为汝窑为贡窑的性质,另一种则认为汝窑属于御窑性质。贡窑与御窑,虽都被统称为官窑,但二者有所区别:


御窑 一般是指由中央政府亲自设立并掌管的窑场,产品应主要为宫廷所用和国家重大典礼上使用的礼制性用品,产品具有官方和宫廷使用的单一性。


贡窑 部分产品为官窑或宫廷使用,其他产品则面向普通民众,至少不具备产品使用的单一性。北宋定窑、汝窑当属此类。


中国古陶瓷学会2017年年会暨汝窑学术研讨会


在同期举办的“中国古陶瓷学会2017年年会暨汝窑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汝窑及汝瓷专家们,关于汝窑窑业之性质各抒己见,多方论证。普遍观点认为其窑业性质为贡窑,这表明当时汝窑产品并没有被皇室垄断,具有商业性,民间可流通。当时的汝窑深受文人士大夫所使用和追捧,是在政府采购的体制下有官府“置场”生产的御用产品。


汝窑研究的相关出版物


汝窑遗绪


作为青瓷典范的汝窑,其釉色、造型及工艺等在北宋时期,已影响了高丽青瓷,北宋以后,在越窑、南宋官窑、张公巷窑、钧窑瓷、龙泉窑等名窑中得到延续。


近入住中原后,汝窑停烧,但清凉寺窑的烧造则一直延续至明代。金代以后,清凉寺窑址又恢复了以烧造青釉、白釉瓷为主,兼烧黑釉瓷、白地黑花瓷、珍珠地刻划花瓷,钧釉瓷及釉陶制品等,产品风格与汝州及其周围其他窑场一致,一直延续到明代。


北宋晚期 青釉划花凤纹瓷枕执壶 2015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晚期 白釉珍珠地划花鸳鸯蟾蜍纹梅瓶 2015年清凉寺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北宋晚期白釉五管瓶


北宋晚期三彩枕


金代 素烧童俑标本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金代 三彩梅瓶 198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Ⅰ区出土


元代 孔雀蓝釉小瓷碗


明 酱釉瓷碗  2015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Ⅳ区出土


近百年苦苦寻觅,三十年科学发掘,汝窑瓷器穿越了千载的历史岁月,那一炉窑火,辉煌华夏,传承至今。


关于汝窑和汝瓷的研究还在继续,诸多谜团尚待破解:


——汝窑的消失之谜


——汝窑的烧造年代之谜


——汝窑是贡窑还是官窑


——汝窑与北宋官窑的关系


——汝窑与钧釉瓷的关系


——汝窑与“类汝窑”及张公巷窑的关系


……


目前,汝窑及相关窑址尚在继续发掘,相信这些谜团会在不远的将来一一揭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次曝光汝官窑遗址,北宋天青釉瓷盏托价值上亿,尘封千年见天日
【汝窑研究成果】汝窑是贡窑而非官窑
哇!仅这一家博物馆就有1100余件汝瓷集中亮相
十二讲 | 近尤难得——五大名窑之汝窑
汝州城内文庙、张公巷窑址探讨
断代:宋元的黑汝和白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