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牛洪武”花钱

笔者藏有一枚“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花钱,直径34毫米。正面为浑厚有力的“洪武通宝”四字。背面是牧童骑牛图,一光头牧童,手持横笛,骑在牛背,牛儿翘蹄回首,形象生动。

“洪武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所铸制钱,形制同大中钱。“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图花钱,俗称“放牛洪武”,多为清末所铸。形制有大有小,铜质有青铜、黄铜、淡红铜之分;牛有拖尾、摇尾之别;牧童有戴斗笠与光头两种。此既是民俗钱,又是吉祥钱。

泉界关于“放牛洪武”花钱的争议颇多,有说是大明官方所铸,有说是民间私铸的一种花钱,还有人说是后世朝代为了讽刺朱元璋所铸的赏玩之物。至于为何铸造,说法更是不胜枚举,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朱元璋出身贫苦,幼年曾做过放牛娃,当了皇帝后为激励百姓,便在钱上铸上牧童骑牛图案来表明自己出身贫苦,与百姓同心相连。与之说法相反的是当年铸这种钱的人,被认为揭了朱洪武当过放牛娃和行脚僧的老底,犯了上,龙颜大怒而被杀。

有人还把这种钱称作“杏花村”钱,是因为它另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朱元璋称帝建元后,急需发行新币,无奈国库亏空,铸币资源短缺,便向全国下令筹钱。山西一酒坊老板刘嘉杰决定捐献纹银两万两,其中一半资助国家,另一半以资军需。但他有个小要求,希望镇守山西的武威将军郝景田能够帮自家酿造的“杏花村”酒做宣传。几经商量,用唐代大诗人杜牧诗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之意,铸出了正面为“洪武通宝”,背面则是牧童骑牛吹笛图案的钱币,这就是“杏花村”钱名字的来历。

“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花钱有多种,从铜材质地、成色来看,这些钱大都是清末民初所铸。据称是当时有人反清复明,想以此激发穷苦百姓的情感。此说若成立,以铸钱言志,表达意愿,倒不失为趣闻轶事。

本文根据湖南慈利/魏咏柏《“放牛洪武”花钱》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收藏》2015年02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牛‘洪武’钱
洪武牧童骑牛花钱扬州藏家花百万
古钱币鉴赏 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义铸的洪武放牛花钱
洪武牧牛
大型“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图”手雕精品铜花钱品鉴
洪武通宝背放牛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