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规律

 

“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素问·六微旨大论》)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场所。“人身之气,经盛则注于络,络盛则注于经”(《冯氏锦囊秘录》),“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人身肌肉、筋骨,各有横直腠理,为气出入升降之道。”(《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才能具体体现出来。换言之,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1)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规律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无非是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其所需,排其所弃。人体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均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与它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升降运动是脏腑的特性,是物质运动的规律。而每一种物质运动的形式,又为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本质所规定。因此,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及其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升降趋势亦不尽相同。

人体的生命活动,内而消化循环,外而视听言行,无一不是脏腑升降运动的表现。“出入”则是升降运动的外在表现,与升降运动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五脏贮藏精气,宜升;六腑传导化物,宜降。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而通连上下,为升降的枢纽。左右为阴阳之道路,肝主升发,从左而升。肺主肃降,从右而降,肝左肺右,犹如两翼,为气机升降的道路。六腑,“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脏》),虽然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宜降,但在饮食物的消化和排泄过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津液的作用。如胆之疏泄胆汁,胃之腐熟水谷,小肠之泌别清浊,大肠之主津等。可见,六腑的气机运动是降中寓升。不仅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处于升降的统一体中,而且每一脏腑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即升降中复有升降。总之,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在生理状态下,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可体现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

脏腑的气机升降,除一般规律外,还有其本身的活动规律。

心位于胸中,在上焦,主血脉,藏神。心推动血液在脉中循一定规律和方向,循环不息,以供养全身的需要。心主神明,为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总司,五脏六腑之大主,统御全身各脏腑组织,使之维持平衡、协调,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其升降特性主要为降,而降中又有升降。

肺居膈上,其位最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调节水液代谢,外合皮毛,为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肺的这些生理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完成的。肺之宣发和肃降是升降出入的对立统一。没有宣发就无所谓肃降,没有肃降也无所谓宣发。但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可见肺的气机特性主要为降,升居其次。

肝位于右胁,主升发,喜条达,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使气血运行无阻。其气机升降,以升为主,降居其次。“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肝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疏泄于心脉,升发而上,又运行于全身,则“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脏生成篇》)。“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东医宝鉴》)。胆汁来源于肝,肝分泌胆汁,下泄于胆、小肠;且能疏泄精关,调节精血,与生殖机能有关;又能疏利三焦通调水道,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参与水液代谢,降泄而下。

肾位于下焦,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其气机以升为要,降居其次。

脾胃位于中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气机升降运动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虽然和各脏腑皆有关系,但升降之枢纽在于脾胃。人身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又须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灌四旁。“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素问·五政常大论》),“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之泰”(周学海《读医随笔》引朱彦修语)。可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脏腑气机升降的轴心。“肝主升,肺主降,……心主动,肾主静,……静藏不致于枯寂,动泄不致于耗散,升而不致于浮越,降而不致于沉陷,则属脾中和之德所主也。故曰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医碥》)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脏腑组织不仅各自进行升降运动以完成各自的新陈代谢,而且各脏腑之间的升降运动又是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化生的。

综上所述,人体脏腑组织及各脏腑组织之间的气机升降,共处于升降出入的对立统一体中,共同完成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不断自我更新。即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并将这种物质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摄其精微而充养自身。同时又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故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素问·经脉别论》)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这种动态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所以说:“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矛盾,这一矛盾停止,生命亦停止”(恩格斯)。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脾气上升,胃气下降……等等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以肺、脾、肾最为重要,而肾尤为重要,是气机升降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只有肾阳的蒸燠,脾胃才能斡旋而有运化腐熟之能,也只有肾气之摄纳,肺气方能下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大肠也因此传化糟粕。所以说脏腑的升降运动,“惟肾为根”(《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肺主治节,肺“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可见,脏腑升降运动皆受其调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通过脾的运化和转输作用,其余各脏器才能得到济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曰:“脾以阴土而升于阳,胃以阳土而降于阴。土位於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也。而升降之权,又在中气……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医学求是·血证求原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机(内笑)
人体气机升降理论
【原创】脾升胃降的说法
气的运动
论气机之'左升右降'
祖国医学的气机升降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