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第二篇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

【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释】痉病即指周身发作强直性的痉挛而言。此证多热而不恶寒,但刚痉则恶寒,故谓反恶寒。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为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而痉者,则名之为刚痉。

<注>痉,指痉挛、拘急、肌肉紧张、角弓反张等症状。其原因,有水毒充斥,有汗出伤津组织枯燥,有里热盛实等不同。其表现形式,有以表证形式发作者,有以里证形式发作者,有虚有实。本篇前十三条专论痉病,所以本条亦必有痉的特征。刚痉者,即以太阳病伤寒证的形式所表现的痉病也,并非但见“太阳病,发热无汗,恶寒”即为刚痉,经文言简意赅,不得片面理解,余均仿此,宜注意。“反”字,亦可理解为针对下条“发热汗出,而不恶寒”的柔痉不同而言。观其无汗而痉,可见此痉以水毒充斥为其主要原因。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释】太阳病,发热汗出,为中风证。太阳中风当恶寒,今以热盛津虚而致痉,故不恶寒。太阳中风不恶寒而痉者,则名之为柔痉。

【按】以上两条说明,痉病始得之,亦常以太阳病证出现,刚痉、柔痉者,即见于伤寒、中风不同的类型也。

<注>观其有汗而痉,可见此痉以组织枯燥为其主要原因。为了说明多热,经文用一“而”字,正如上条用个“反”字一样,均有深意焉。推而论之,如果发热、不恶寒、口渴而痉者,那就是以温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痉病,因《伤寒论》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必恶寒,不渴;阳明病不恶寒,反恶热,有渴;温病不恶寒而发热,必渴。中风、伤寒均为太阳病的一种证,故《伤寒论》中不称其为病。今明明又提出一个温病,其不属于太阳病可知。可见温病乃阳明之类,句首冠以太阳病者,比较之意,文中多见。读仲景书当于此等处细悟而得之。

【原文】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插图]【释】《伤寒论》无“为难治”三字,当是衍文,宜去之。此承上条还讲的是柔痉,出示柔痉的脉应。太阳病,发热,脉当浮数,今以痉故,肌肉痉挛(挛急),脉不得出,故反沉细也。

<注>本条讲柔痉之脉。柔痉是以太阳中风的形式而发作的痉病,其证如上条所述“发热,汗出,不恶寒”。汗出则伤津,津伤则血少,到了相当的程度,又因有热而致痉。本来太阳中风脉浮而缓弱,待到此时脉则不浮而沉、不缓而细以应之,但此沉细之脉必兼有数象。

<按>胡老【释】中说本条无“为难治”三字,并说对照《伤寒论》可知,但查《伤寒论》并无此条文,姑存待考。刚痉、柔痉,即是以太阳病形式表现出来的痉病的两种类型。【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释】太阳病发汗,以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发汗太多病必不解。津液亡失过多,则肌肉不和而致痉也。

<注>本条致痉的原因亦是因津液丧失,组织枯燥,热再不去因而成痉,以示成柔痉之所以然。但本条之汗出多因治疗之过,与第二条自汗出者略有不同,但其理则一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十三11,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痉湿暍病篇
陈登科---辩足太阳病膀胱脉证并治
太阳类病法第五
葛根汤
太阳病脉证
伤寒论偶感——中风和伤寒,传不传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