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故事——《课余问答》中医人的信心与中医学习

中医人的信心与中医学习

问:中医人的信心与中医学习。

答:中医人的信心是建立在临床疗效上的,临床乃中医之生命线,你如果学不能致用,临床难以得心应手,你自己都想放弃。

归根结底,一个是大家从小接受的中医普及教育太少,国学底子太薄,学中医不是在考大学时才下手,种子最好是在娃娃时就播下。这样等你毕业,中医思维早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所以还是在教育上,中医的教育慢了一步,在普及上还不够广,不够深入到老百姓的日用生活中去。

不过大家不用灰心,学院教育,师承教育,以及中医普及教育,将来会给中医以更强大的动力。

至于中医体证方面,因人而异,每个人领悟不同,所以用中医的思路也不同。就像一般人只懂得用汗法来治疗外感表证,体悟深的中医,可以用汗法来治疗皮肤病,用汗法来治疗抑郁症,以及各类疑难杂症。

你从一个'汗'字人手,就可以体证出许多养生大道。为什么每天保持微汗、小汗就容易身心轻安,腿脚不沉,思维灵活。从中可以看出古人'诸症当先解表'的道理。解表不单是在治疗表证,人是一个整体,同时把里证也治了。这里头的奥妙,只有你经常打坐跑步,或者耕田种地,才能体会出来。

学中医,不练练武,不参参禅,不学学书法,不种种地,有很多医理大道,你都很难体证到根结上。这方面的锻炼在一般医书上很少提及,但却是能为你的医学思维打开一扇众妙之门,使你在学医过程中灵感不断。

我们就通过农夫施肥要先松土再施肥,从而领悟到运动补的道理,你要先劳作身体,让肌肉松通,血脉扩张,身体才能把水谷精微吸纳、储存起来用。

所以你就懂得在补益药里佐以行气活血药,并且教病人要迈开腿,要运动,要练功,这样药效就更高一筹。

我们又通过农人刮锅底垢,可以减少柴火的浪费,从而领悟到把肠道壁上的垢积,通过用消食化积药清除,五脏六腑就能更快地吸收到水谷精微。

所以欲补先消,消的是什么?消的是六腑的垢积啊!

在烧柴过程中,我们发现湿柴不容易烧火,所以提出湿柴不火论。故病人肠道有湿、人体就没有火力,没有阳刚之气。这时就用桂附地黄丸,加些风药,把肠道中的寒湿一风干,一温化,就像柴干了,火自然旺了。

同时,我们在烧火过程中,发现想要烧得快反而慢,因为你把灶膛塞满了柴,火反而灭了,你塞到半满,火力反而是最大的。所以人吃饭吃到满满的,反而疲倦乏力,腿脚沉重,气喘,容易犯困,想休息。

相反,你吃到半饱、六成饱,肚子里有足够的空间,就像柴灶里有足够的空间给空气对流一样,火势越来越旺,身体的精力也越来越足。

养生就是这样,懂得养生之道的,往往只吃到六七成饱。胡吃海塞,不是往身体里塞营养,而是塞病。所以我们体证到七分饱胜调脾之剂的道理。

很多小孩子来看病,表面上看是体弱乏力。我们反而教他们要少吃,刚开始父母不理解,说怎么吃都吃不胖,你怎么还让娃子少吃,那不更瘦了?

结果他们目瞪口呆,为什么?七分饱的小孩子更健康,更少得病。他们不知道适当的肥料对农作物来说是补益,过量的肥料就是毒药,会烧根。

现在很多孩子上课打哈欠,脑子不灵光,原来上面的气血都被引到肠道里来消化食物了。你说孩子能聪明吗?

并不是先天不聪明,而是你后天喂养过度,把他撑坏了啊!

几剂保和丸,帮他把肠道中的积滞消一消,随后他就精神了,上课就不犯困了。其实说白了就是把塞得满满的灶炉中的柴草,拿出一部分来,让灶炉中有充足的空间,有充足的空气,火就越烧越旺。

我们也体证在六七分饱的状态下讲课、写文章,脑子是最灵光的。说饿又不饿,说饱又不饱,轻轻松松,最有耐力……

大家学医,不是整天抱着书本,也不是在拼命拾着前人的牙慧,而是要多到生活中去悟,你领悟出一个道理,那么你一大类的疾病都会治了。

就像有个儿科老中医,他用一首保和丸,治疗二十八种平常病或疑难病,老中医还笑着说,远不止这二十八种呢!

为什么呢?因为老中医领悟到不饱真为却病方的道理。保和丸就是让肠道不要处于饱和状态,这才能够保证你身体五脏安和,通过调理肠道积滞,从而让周身能够禀胃肠水谷之气,而生生不息。

你如果能够顿顿做到七分饱,一顿也不吃胀、不吃满,不出十天半个月,你身体整个状况都会为之一变。

这条道理不仅我们受益,介绍给不少病人,他们实证后也受益,所以才敢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所以我们感慨,读很多很多书,泛泛而读,不如反复地将一本经典的书读透,即使你反复读一本经典的书,也不如老老实实将一两句经典的修身大道落实到自己身体上,使身心真正受用。

这就是为何我们刚开始要像海绵那样吸取知识,到后面就要像牛反刍那样彻底消化,把医理贯彻到生活中去。

这样中医和生活分不开。用医理去指导生活,用生活去印证医理。那么中医就会越来越受大家喜爱,医门龙象就代不乏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应秋:病邪须有出路
献给曾经被治愈过的患者及渴望中医知识的人们
古朴学医笔记:罗大伦《这才是中医》之许叔微
农谚中读出的医理(一)
中医医理,提壶揭盖
自学《伤寒论》|奇怪的病,极少出于奇怪的病因|阳明病特异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