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脉瘀阻

   血脉瘀阻的可分为心包经脉淤阻,与肝之络脉淤阻,但是在这经络的循行中,首先要明白的是血行的规律。在五脏的安排上,心包在上是起到阴阳血脉的转折点,肝之络脉上达于心包,心包搏动把血排进心包之经脉,由经脉运行心阳之血遍布全身,起到温养的作用,而肝之络脉则是输运由脾吸收全身的透散物以及水谷精微,以及络脉中的阴血。但是在下焦的肾也是阴阳精气的转折点,卫气运行的心阳之血下达到肾中以封藏之,肝气则是从肾中向外输运之,所以肾中的阴阳精气也是起到一个转折的作用,因此上之心包与下之肾中,均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不能有偏,偏则发生病变。所以上面的诸多论述均与此有关。

   而对于血脉的淤阻,也要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张仲景说“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在这形成的厥逆中,主要是对于血脉的通畅有着重要的关系。经脉通阳,如果经脉不通,则心阳不温,肝血不升,则肾中的转折点就会出现失温养的表现(全身各处的动静脉交接均属于肾的范围,在定位上主要在腹中,在表现上却在全身,所以肾阳虚者四末逆冷,肾阴虚着四末发热),出现手足厥逆。一个道理,肝脉不通,同样心包之经脉也会不能外达,所以在治疗厥阴病的血脉瘀阻者要心包的经脉与肝之络脉均要活血通脉,才不致顾此失彼。

  厥阴病的血脉瘀阻主要表现在上之心阳不能下达,下之阴血不能上升,致使出现上热下寒的表现。肝脉瘀阻,则脾肾之阴不能上升,出现下利,阴血不升则厥,心脉瘀阻则心阳不通,阳气郁于上则心中热痛,阴津不升则消渴,脾不运化则不欲食,心阳不能外行则内充于心,故自我感觉气上冲心,心阳不能外达则下冲于阳明,可出现心中热痛,分泌过多而感觉饥饿,但是脾不运化而不欲食,所以形成饥而不欲食。(此处的病机是胃肠道的分泌增强,而吸收减弱,这分泌增强时由于心阳不能外透,则内渗于阳明。从而说明胃肠道的分泌是卫气运行心血,心阳得以外透的结果,而胃肠道的吸收则是脾的运化的表现)

注:此处的饥而不欲食与大病后想吃但吃不上是两种病机,其病机是相反的,大病后津液亏虚,胃肠道的分泌不足,但是脾的运化是正常的,想吃是脾的表现,不欲食也是脾的表现,饥饿是分泌过多的表现,而吃不上是分泌不足,不能消化的表现。所以小建中汤可用于大病后的想吃而不饿者。

注:通过对本证的分析理解来看,其症状当有或者没有“疼痛”的表现,这是张仲景的内在表现形式,只是张仲景在编写书籍时,重点的指出病人当时的主要表现以及具有鉴别意义的症状。如大柴胡汤条文中的症状就是隐藏着腹痛。而本证张仲景只是提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这些症状是在疼痛是兼有的症状,从而突出疼痛的性质,能达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程度,故当引起重视。

方剂药物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中用芍药,细辛,通草三味以疏通肝之血脉,能使肝脉通畅,有利于阴血升发,还能有助于促进心包的搏动。芍药能疏肝运,能收缩络脉以运动,因而有利于阴血的升发。细辛能行肝气,促进肝的疏泄,不仅能止疼痛,还能通血脉,其升发之性能耗散肾气,伤阴动血。用通草来通行血脉,活血化瘀。三味合用,主要针对肝脉,来疏通血脉。

方中用当归与桂枝为通行心包之经脉的主药, 主要是温通经脉,活血化瘀,以当归为方名,就是取其通行经脉的作用,

针对以上都是通行血脉的药物,容易伤及阴血,所以有用大枣来补益津血,一则能补阴血以扶正,二则防止温性之品伤及阴血。佐以甘草以缓和药性,还能调和诸药。

注:通过对条文与方剂的分析,进一步看出,本病机还存在着血虚的表现,从脉细上可以看出,是由于瘀血阻滞,新血不生,出现脉细,其次,方剂中大枣来补血主要是为了顾正阴。此病机不是真正的血虚感寒引起的,真是血虚,难道张仲景不用阿胶来补血,而炙甘草汤则是真正的阴血不足证,所以生地阿胶大枣均用之来补益阴血,而此病机只是为了顾正,主要是为了通脉。

注:本方的病机是为了通脉,但是张仲景没有直接说明,但是还有一方张仲景就说“通脉四逆汤”这个通脉与本方的通脉是否是一个道理?按说都是为了通行血脉,但是机理是不一样的,通脉四逆汤是以回阳散寒,振奋心阳,复阳之行,以达到阳行脉自通的目的。其脉象表现为“脉微欲绝”,而当归四逆汤则是以通顺血脉,活血化瘀,交通阴阳,以达到脉通阳自行的目的。所以其脉象表现为“脉细欲绝”

加减: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其人内有久寒者,这个内是不是阳明的意思,从吴茱萸汤的证治条文来看,此方的必有证是“呕吐”,但是没有说明,再说张仲景用词,在前面都是用“里”,唯独此处用“内”,说明张仲景在此并非指的是阳明部位。

其次,张仲景用吴茱萸汤中都用人参来顾护正气,防止辛散伤气,而此处没有用人参,难道他不知道这个道理。说明此处用吴茱萸与生姜并非是针对阳明而设。这个 “内”实际上是指人体内部的久寒,这个人体内部是指人体的皮里与胃肠道表面的内里,因为皮表属于太阳病位,而胃肠道是阳明病位,只有这两个的内里才是真正的“内”,也就是人体内部的血肉筋脉。从而说明这个“内有久寒”指的是有感受寒邪,寒闭经脉,引起的血脉瘀阻,张仲景在此指出的是发病机理。再进一步讲就是引起血脉瘀阻的原因,其他还有如: 气滞(枳实薤白桂枝汤),痰湿(瓜蒌薤白白酒汤),气虚阴虚(炙甘草汤)等,而此处张仲景却以久寒来说明形成血脉瘀阻的原因,

还有,张仲景此处没有用人参来顾护正气,并且吴茱萸与生姜的用量也比吴茱萸汤多,那为什么呢?我想张仲景在此处的应用与吴茱萸汤发热应用是不一样的,吴茱萸汤是单纯的阳明寒盛,与内部的血脉没有关系,用过多的发散的吴茱萸与生姜,能耗散正气,所以张仲景用之人参与大枣来顾护气阴。而此处是寒凝血脉,正气不能外达,内闭于里,此时用大剂量的吴茱萸与生姜,虽能辛散透达,但是只能使脉外的寒邪得去,而脉内的正气方能透出,所以此时不用加入人参也是可以的。

还有,一点是用酒水共煎,与炙甘草汤是一个道理,在这里用黄酒不仅是为了能通血脉,主要是能通过黄酒来补充水谷精微,与大枣合用能从中焦来补益,以防止辛散通行之品伤及津液。而当归四逆汤的方后注中没有用酒水共煎的方法,说明当归四逆汤的发散作用弱,只是通脉,而此处则是用吴茱萸与生姜来发散,所以加用黄酒补益津液。

还有一点就是服用方法,在此张仲景是一天服用五次,就是为了药物性能保持持久,能使寒邪慢慢透散,不致以此发散太过,寒邪不能彻底根除。从而看出张仲景的细微之处。

注: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脉闭阻”的心痹病,是以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臂,心悸怔忡,舌紫脉涩之证者,其病机与此差不多,可以参考此方来辩证用药,不论气虚气滞,寒凝痰浊,均可用此方加减,至于更进一步的探讨待金匮时详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厥阴病四大方剂浅释
《伤寒论》厥阴病病机分析 《伤寒论》厥阴病四大方剂浅释
073.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比较
张仲景独创的“通脉方”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同是 “四逆” 却各有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