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效率脑科学》:顺应大脑运作规律,专注高效工作

“叮铃铃.....”女孩一把摁掉忽然急促响起的闹钟,一个翻身,蒙头继续睡。

迷糊中,手机的闹铃也开始响了起来,随着清脆的“鸟鸣”越来越大声,她意识到,不得不起床了。

女孩迅速穿上衣服,急匆匆赶到地铁站。跟着黑压压的上班族,一路冲关过卡,终于踩在8:55进入了公司。她长舒一口气,吐了吐舌头,还好,没迟到!

女孩走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雪片般的邮件扑面而来。正打算一一点开回复时,老板来电话:“准备一下,晚上要代表公司一起去应酬大客户。”

她一脸错愕,欲哭无泪啊,好不容易抢到的演唱会门票就这样废了!结果这一天,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工作屡屡出错,感觉这样的日子简直糟糕透了!

这是一部职场影片中的小片段,这样的场景是否让我们感觉似曾相识呢?

许多人就像影片中的女孩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工作生活各种琐事应接不暇。但这样的工作状态不仅提升不了自己,也改善不了生活,只会让人越来越焦虑。

  在《效率脑科学》这本书中,埃米莉也是一位普通的办公职员,她与丈夫每天都被各种琐事困扰,感觉生活一地鸡毛。他们通过合理运用“大脑”,让自己摆脱了焦虑的状态,转变成为了高效能人士。

这是英国神经科学领导力专业博士戴维·罗克的力作,他将多年来对神经科学、大脑和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用生动的故事形式,还原于《效率脑科学》这本书中。

一、如何更高效地工作。

我们的额头后方有一个区域叫做前额皮质,它是大脑的思考核心,我们平时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做出决策、解决问题都要用到它。

  梳理作者的观点,前额皮质的局限可以总结成五大类型:

第一大局限是,能量有限,消耗很快。人们在进行思考决策时,会快速消耗大量葡萄糖、氧气等能量。人们以最佳状态思考决策的时间是有限的。

第二大局限是处理复杂任务时,大脑容易混乱。前额皮质一次最多只能处理4个信息,如果处理的信息太多,不仅你会觉得很累,还会忘记一些关键信息,甚至是犯错。

第三大局限是,它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做完一件事才能接着做下一件事,大脑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任务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第四大局限,是很容易分心。大脑分心既有外部的被动干扰,也有内部的主动分心。

  

一项研究发现,因为外部干扰,人们平均每3分钟就会转移一次注意力。

大脑内部还会主动分心,大脑喜欢尽可能少地消耗能量,努力思考会让大脑感到不太舒适,而分心能让你暂缓痛苦,转而享受轻微的快感。

第五大局限,大脑前额皮质需要处于刚刚好的压力之下,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要想高效地工作,关键是要了解大脑的这些局限,并且顺应大脑的规律来行事。作者的建议可以梳理为一套步骤:

第一步,对所有的工作排序,设定优先级。

合理分配脑力,是大脑高效工作的关键,作者建议你在一天开始之前,对所有的工作排序,设定优先级。

  

在做优先级顺序时,最好的方法是用视觉画面,将你脑海中的想法全部画到纸上。

设定好优先级之后,就来到了第二步,决定做某件事情后,排除外部干扰,清空内部思绪,不要分心。

排除外部干扰比较容易,把手机关机,甚至是把手机放到另外一个房间去都可以,同时你还要关掉电脑上的通讯软件,不要被他人一句“在吗?”打断思路。

清空内部思绪就没那么容易了。我们必须了解到,你跟随大脑的念头去做事情,这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三个动作:首先大脑发送信号,然后你的欲望升起,再接着你采取行动。要主动抑制分心,那你就需要觉察这个心理过程,并及时抑制住你的欲望。在你意识到自己想要行动,与正式采取行动之间,相隔大约0.2 秒。抓住这个0.2 秒的时间窗口,拒绝跟随冲动的念头做出反应,你的大脑会变得更加专注。

如果一定要多任务进行,那你就要反复练习特定活动,直到它们成为你的下意识动作,不再需要前额皮质的管理。

  当你能够专心处理一件事情时,怎样将复杂的事情做好呢?这就到了第三步,将复杂事情组块化、简单化。

什么是组块化呢,就是先将整块内容分成不同的组块,再依次思考每个组块的内容。

在整个工作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注意,调节紧张和兴奋之间的平衡,寻找大脑的甜蜜点。当你觉得太过于放松时,你可以试想一下令你恐惧的场面,当你过于紧张的时候,你就需要让前额皮质区域休息一下,停止思考,让大脑的其他区域动起来,去做做运动、听听音乐。

然而,就算做到了这几步,人们有时候好像陷入了思维怪圈,明明对业务非常熟悉,却怎么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作者将这种现象称为陷入僵局,其实是因为人们总是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思维被固化了,当新问题与旧问题相似,过去的方法就会起效,当新问题与旧问题不一样,过去的解决思路反而会妨碍人们想出更好的应对办法。

那怎么样才能走出僵局呢?

首先你要意识到,只要过去的方法在你脑海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那你所想到的方法都只是过去方法的变体而已。所以当你陷入僵局时,最好立刻停下来,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或者打一把游戏,把自己从问题中抽身出来。

接着你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过你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思考内容。

当你还是找不到思路时,你不妨问问其他人的意见。其他人因为不太熟悉问题,反而没有形成你的这套思维方式,他们可能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

说完了如何更高效工作,我们再来看第二大主题,如何与他人更好地协作。

为什么在职场中合作难呢?怎样才能提升合作能力呢?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大脑中和情绪密切相关的区域,它叫做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会将我们身边的人事物划分为“会伤害你的”和“会帮助你的”两种情况,然后下达指令,接近奖赏,远离威胁。有意思的是,比起奖赏,边缘系统更容易扫描到威胁,对威胁的反应会更强烈,持续的时间更久,也更难以平复。

所以,交往时别人对你友善或者厌恶,可能是因为你的言语或动作激发了对方的边缘系统,从而让他得到接近你或者远离你的指示。决定接近还是远离,主要受五个领域的社交体验控制,它们分别是连接感、确定感、自主感、地位感和公平感。

  

先来说连接感。所谓连接感,就是我们和他人以积极的方式产生联系,形成一种安全、稳定的社交连接,比如同事给你亲切的关怀。对于大脑来说,连接感是一种主要奖赏,当你觉得和他人无法形成连接,比如某人拒绝向你提供帮助,你的大脑就会发出警报,让你远离他。

再来说确定感。大脑渴望确定感,对未来的不确定会让边缘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为什么在工作中,你的领导布置完一个任务给你之后,会反复询问你工作进展呢?这就是他希望得到确定感,他想知道自己的指令是否切实得到了执行。一旦他无法掌控进度,他的大脑就会发出警报,产生焦虑、愤怒的情绪。

再来看自主感。我们继续刚刚这个话题,领导布置任务给你,却总是反复询问你的工作进展,为什么你会觉得特别烦呢?这是因为你的自主感被侵犯了。领导事必躬亲,你时时要按照他的指令办事,缺少自己思考做决定的机会,你的边缘系统也会发出警报,让你的压力增大。

  

第四大感觉是地位感,大脑喜欢维持高地位感,不喜欢处于低地位水平。当地位受到威胁,人体血液中的压力水平激素会急剧上升,边缘系统也会消耗大量资源,抑制清晰思考的能力。

最后来看公平感。为什么人们对绩效考核的结果很难满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感到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当人们感到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职场的沟通不顺畅,上下级、同事之间提意见、给方案反而吃力不讨好了吧?任何试图改变别人的事情都是鲁莽的,除非你真正掌握了大脑的运行规则。只有顺应大脑的运行规则,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事情发生改变。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建立良好社交的前提是建立连接,成为朋友。

如果只是互不相识、没有交集的普通人,握手、交换名片、讨论天气或者交通这一类共同话题,有助于增添你们之间的亲近感。人们还发现,当我们与某人有共同经历时,就更有可能将他归类为朋友。

  

作者还提到,在职场上,很多小的规则设置,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比如有些公司建立了明确的伙伴制度或者导师制度,就是为了培养连接感。

交上朋友,建立连接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推动他人改变,达成合作呢?

要想推动改变,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让他人的注意力从受威胁状态,转移到你想让他们关注的事情上,而这正是改变他人的难点和核心所在。

安全感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为大脑创造安全感,这一步的关键是,你要学会正确的提问,激活对方的自主意识,引导对方进入思考状态,用他自己的大脑做出自己的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1】《效率脑科学》:怎么用大脑喜欢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效率低不专注?突破大脑局限,深挖大脑效能,让工作学习轻松高效
效率低,不专注?用脑科学突破大脑局限、深挖大脑效能,让工作学习轻松高效!《效率脑科学》
让身体和大脑高效休息的25个方法
高效休息方法1、接触美好的事物。人类大脑...
天天宅着葛优躺,为什么还是感觉很疲惫,科学休息也是一种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