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用之用恰为大用—读庄子《逍遥游》

你好吗?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因为一句话而深深触动,这句话就是:“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特别美,这句话就出自《庄子》。它是叫庄子的人写的,所以是庄子的《庄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子说,人之所以会感受到忧愁操劳,往往是因为太有用、太聪明、太敏感,所以总是想要把事情摆平。如果能笨一点、木讷一点、无用一点,不受任何世俗功利的捆绑,吃得饱饱的,快乐而自由,宛若“不系之舟”,很随意地荡在水面,随遇而安,那就是最美好的人生了。

《庄子》是我非常喜欢的中国经典,今天的《张一南北大国文课》,我们就来讲讲《庄子》里面的代表作——《逍遥游》。

先了解一下庄子这个人。在战国诸子里,庄子比较特殊,你看不出他是干什么的,你也无法想象,在那个你死我活的争霸年代,哪个老板会雇佣庄子,他也从来不想推销自己。庄子非常穷,他做过官,就是一个漆园的小官吏;而且这个漆园吏也没有能够长久地做下去。他一度穷到沦落在贫民窟里面,靠编织草鞋为生。他吃不上饭,就去跟监河侯借米,人家还不借给他,为什么呢?因为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庄子真是个没用的人。

可庄子他怎么想呢?他写了一篇文章,说山里有一种树木,它什么用都没有,不能烧火,不能做家具,也不能结果,所以它就能够活得很长,没有人去砍伐它,长成参天大树。庄子就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无用之用,在庄子看来,无用之用恰为大用。所以庄子的态度是非常特别的,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活法,生命是平等的。那别人向往的是富贵功名利禄,在这条拥挤的大道上面,熙熙攘攘,也许困顿一生,也许飞黄腾达;但是庄子不走这条路,他反其道而行之,他会选择旁边没有人走的小路。那么庄子追求的是什么呢?穷其一生,他都在追求精神的自由。

庄子的故事特别多。有一次,庄子去面见魏王,他粗布破衣,面露疲惫的状态,看上去很憔悴,然后就被魏王嘲唧唧地揶揄他。但是他丝毫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说:“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在他看来,我衣服穿得不好,但不意味着我精神上面没有追求,或是一个思想贫瘠很困顿的人,所以我无非就是很贫穷,那就是时运不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自由的人,比做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对庄子来说显然更重要。所以你看他拒绝做官,拒绝证明自己,拒绝别人的评价,拒绝在乱世之中做一个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傀儡。他说:“甘其食美其服,做小国之寡民。”这就是庄子,他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哪怕贫困一点、清淡一点,做一个思想自由的平民。生活可以贫瘠,但是精神却要绝对富足,所以他是一个有趣的人。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庄子》呢?之前我看过复旦大学的骆玉明老师讲《庄子》,就很有启发。他总结了《庄子》的四个特点。

第一,庄子有非常恢弘的思维。在他的著作里面,最中心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无限,一个是自由。而无限和自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不懂得无限的人,是不可能懂得自由的。所以庄子是中国第一个清楚地解释了“宇宙”这个概念的人,在他看来,“宇”是空间无限,“宙”是时间无限,只有认识到这样的环境,我们才能知道,人的认知是非常有局限的。

那么第二,庄子有强烈的情感。庄子的哲学,就是基于生命情感的哲学。哲学家分为两类,一类哲学家是重视逻辑的,他要去分析搞得很清楚,比如说黑格尔、康德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感情,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注重逻辑的严谨。那么另外一类哲学家重视生命感受,所以非常蓬勃,很有张力,比如说尼采。读尼采的哲学,你会感觉到他其实是一个诗人,为什么哲学家会像一个诗人呢?他就是从生命感受上去认识生命跟世界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庄子也是这样的一个哲学家。他有非常辽阔的思维,天马行空,而且这种思维的根本力量就是来自于对生命的感受。比如《庄子》这本书里都是寓言,他特别善于让万物说话,花草鱼虫、禽类兽类,它更具体地来表现生命的无奈、痛苦、沮丧,包括小小的折磨。

第三,庄子有非常活跃的想象力。我们今天要讲的《逍遥游》就可以看出来。第四,庄子的语言表达非常的精妙,那就是文字的结晶,他是那个时代的语言大师。所以这四个特点,在《逍遥游》里面都体现地非常鲜明。

我们要理解《庄子》,先来了解一下魏晋玄学,这个时期有三本经典,叫“三玄”,指的是《周易》《老子》和《庄子》。“三玄”的内部是有分工的,《周易》描述世界运行的轨迹,所以可以推算;《老子》描述的是比较现实、比较黑暗的那一面;《庄子》描述的是比较超脱和比较放飞的那一面。所以《庄子》会在审美上给人非常大的冲击,只要读《庄子》,你立刻就会跟原来不一样。

那我们今天,就一句一句地来讲解一下庄子的《逍遥游》。首先来读第一段,叫:“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段话非常的美,而且生命力蓬勃,想象力非常辽阔。

张一南老师在解读《逍遥游》的时候,她就提供了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其实很重要,已经被争论了上千年了,就是著名的“小大之辩”:到底大的好,还是小的好?而且《逍遥游》还引发了两个关键词,就是庄子的两个重要观点,一个叫作“齐物”,一个叫作“逍遥”,这些话我们都听过,可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下一集逐句来细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骆玉明:我们已经生活在荒诞之中,怎么办?
蒋勋详解《逍遥游》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乘物以游心,解读庄子的人生理想
再刷《大鱼海棠》,看庄子哲学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赵丰随笔《庄子向西,尼采向东》(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