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 干货 | 科普 用PKPM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PKPM自带的PREC程序,可以自动方便地设计预应力框架,它包括预应力筋的线型自动设计,结构分析计算及结构施工图辅助设计。这个模块在界面上做得很漂亮,设计、计算、绘图一气呵成,可惜的是这个程序在设计过程中存在配筋过大的问题。在这里,不评说具体原因。只是这个问题在很久以前就被我公司意识到,所以我公司宁可用本文所介绍的较为笨拙却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设计预应力框架,而不选用PREC。要运用本文的方法,必须熟练掌握预应力结构的基本原理(若不熟悉请参阅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与孟少平教授著作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我司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院提供的PKPM模型来进行预应力内力计算,这样就有了初始的准确外荷载和几何模型。以下是设计步骤:

(一)根据经验对预应力梁的截面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

1、柱距为8m左右,就确定梁高为跨度的1/16;

2、柱距小则可以适当减小到1/18;

3、楼面荷载大于5KN/m2,则适当加大梁高至1/15;

4、若层高有限制,只好加大梁宽度(但是显然会不经济)。


图1 确定预应力梁截面尺寸

(二)利用satwe给出的弯矩包络图,这个弯矩包络图应该包含抗震内力或者风荷载内力,进行抗弯强度计算,注意此时应该将调幅系数改为1.0,因为预应力计算时不考虑塑性作用(实际上预应力次弯矩是一种弹性调幅)。根据PPR=0.75,考虑次弯矩的影响,对跨中截面的弯矩乘以1.1系数进行初始估算,支座则乘以0.9。由此可以得出所需的预应力筋面积Ap(单位mm2)。Ap除以140(mm2)得到预应力筋根数。


图2 调幅系数修改



图3 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包络图


(三)计算预应力综合弯矩,这个步骤稍微有点复杂:

1、拷贝整个计算目录,在新目录中打开PKPM文件;

2、将混凝土自重设置为0;

3、将所有的线荷载面荷载全部删除;

4、在satwe设置中不计算抗震以及风荷载。

这样先运行一遍satwe,确定恒载计算的所有内力均为0,将此状态作为初始条件。然后在PM程序下,在梁上施加预应力等效荷载(若不会计算等效荷载可以参考《现代预应力设计》一书),紧接着运行satwe,就可以得到在预应力梁上的综合弯矩,而在非预应力梁和柱上,则是次弯矩。





图4 加载等效荷载


图5 等效荷载作用下的综合弯矩


(四)根据预应力次弯矩=综合弯矩-主弯矩,得到预应力梁上的次弯矩。这个需要手工对比与计算。

(五)将预应力次弯矩与开始目录中的弯矩包络组合,就可以得到最终的弯矩包络图,依据此弯矩包络图设计普通钢筋。

(六)将标准组合下的内力与预应力次弯矩组合,验算裂缝。

(七)出计算书以及绘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梁楼盖计算建模
关于板柱结构计算小结
pkpm学习资料
PKPM温度荷载计算要点及实例解析
钢筋超筋的种类及解决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毕业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