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旅江西 大汉大贤:徐孺子 (五)

往期精彩回顾

1.查徐氏字辈,从这里开始……最新整理

2.查徐氏字辈,从这里开始……(第十三辑)

3.查徐氏字辈,从这里开始……

4.全国徐氏家谱、字辈资料汇集……

5.全国徐氏家谱查询

6.全国徐氏家谱目录(安徽篇、河南篇)

7.徐氏家谱、字辈资料合集

8.共和国的脊梁!徐家出了 22 位开国将军……

9.中华徐氏世系:1—120世总世系表

10.【徐家人必知】徐国历代帝王全景图及历史变迁



文旅江西 大汉大贤:徐孺子 (五)
伊阿衡

徐稚与郭泰的友谊, 十分深厚,彼此相知极深。除郭泰“善谈论、美音制”、结交遍天下方面, 与徐孺子“恭俭义让”、讷言敏行略有不同外,两人在学行德业和对天时人 事(用现代术语来说,即“宇宙观”和“人生观”)的见解方面,可以说是 十分相近的。

黄琼过世时,天下有七千太学生与名士齐集江夏吊祭。

徐孺子哭祭黄琼后立即离开了,茅容骑马追上后,在路边酒家请徐孺子吃饭,讨教对时局的看法,徐孺子不作答,只谈农业上的一些事情。在与茅容谈话作别时,特 别语重心长地请茅容转告郭泰:林宗有心济世,但又自知力薄难任;有意 结交天下志士仁人,戮力同心,共挽狂澜于既倒,苦心孤诣,却仍终鲜成 就,内心一定相当苦闷。我与林宗一样,经过多年在豫章本郡和京都、陈留等地访问体察,也清楚地了解并看透了现 实,“大树将颠,非一绳所能维!何为尚栖栖不遑宁处?

郭泰对徐孺子这番深情致意,极其感悟地说:“谨拜斯言,以为师表!

然而,郭泰济世之心,仍然不死,“犹自周旋京师,诲诱不息”,总想做一 番“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业。

郭泰的母亲过世时,徐孺子已年近七旬高龄。此时,第一次党锢之祸已拉开了序幕,郭泰当时是天下太学生的领袖,已经卷入了这次政治漩涡。

徐孺子获悉郭母过世后,步行三千余里,亲往山西介休县郭母墓前祭祀,就地拔起一束鲜草,放于墓前,礼毕即离去。徐孺子不去与郭泰见面,是因为不想让其增添“党锢”之累。

事后郭林宗说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我很惭愧,受之不起。

晋·袁宏《后汉纪》卷二十三:“ (郭泰) 后遭母丧,过于哀,徐孺子荷担来吊,以生刍一束顿庐前,即唁而退。或问:’此谁也?’林宗曰:’南州高士徐孺子者,其人诸生,吾不堪其喻也。’”

《后汉书·徐稺传》:“及 (郭) 林宗有母忧,(徐稺) 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伟人1959年回到故乡,祭拜父母,一没有烧香,二没有烧纸钱,就地摘取一束松枝放于墓前寄托哀思。

一束生刍,一束松枝都是“以俭养德”,可见伟人与高人,在精神升华到一定的时候,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13世纪末,在元大都居住了20多年的马可.波罗,回到了意大利以后,极力的推广中国文化。

西方人非常崇拜徐孺子生刍一束祭祀的俭约精神,西方人将青草改为了鲜花,西方用鲜花祭祀是从马可.波罗回国后的十四世纪时才开始的,十五世纪起盛行。

徐孺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的代表。

“梁间来下徐生榻,座上惭无荀令香。”这是王阳明贬放在条件异常艰苦的贵阳修文县龙场的时候,写下的诗句。

王阳明在恶劣的环境中以徐孺子自喻,亲自种植粮食解决温饱,以徐孺子为偶像进行悟道。

弘治元年(1488年),王阳明十七岁时,从老家浙江余姚来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 ,新婚之夜,少年王阳明“出逃”,跑到了今天的孺子亭公园徐孺子草屋祠堂(北宋曾巩所修建)闭目修行了三天三夜,才被其岳父找到。

徐孺子是最早践行知行合一的大儒,是王阳明的心灵鸡汤,是其成为心学大师的心灵导师。

“孺子高风何处寻,东湖台观水云深。”这是朱熹对徐孺子亦尊亦慕亦师情的真情表达。
颜真卿《豫章徐氏族谱序》言道:“当徐稺生时, 已觇时事不可为”。
所以一再坚决而又委婉地谢绝任何形式的荐举、辟察 和征聘;故从未与当时所谓的八顾、八厨、八俊、八及们互相标榜而卷入政治斗争 的漩涡。避开了残酷的党锢之祸,从而保持了本身的清白,未作东汉腐朽 政权的殉葬品。
做到了孔子所说的"邦有道 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的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
徐孺子没有任何矫饰的姿态,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 言论。与友朋相处,则和而不同,群而不党。既不沽名钓誉,也不相互标 榜。所以在东汉政治祸害中既未连累别人,别人也未连累他。
当徐孺子生时,即以道德、操行、学识和能力,为世人所称誉。
三国魏人蒋济在他所撰《万机论》中 有"黄琼子淡,居丧奢泰,阐穉一言,惭怖改行"的记叙;孙吴武陵太守谢承所撰《后汉书》,东汉灵帝未年官府修成的《东观汉记》,东晋与谢 安同时曾任桓温记室的袁宏所撰《后汉纪》,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等 正史中都有徐孺子传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和南朝梁代刘孝标为 《世说新语》所作的《注》都选载有关徐孺子事迹三、四条;与徐孺子同时而稍 后于穉的应劭所撰《风俗通义》,北宋成书的《太平御览》及其所引佚书《海内先贤行状》,西晋华桥所撰《华氏谱叙》和佚名撰《三吴土地记》等 等书籍,也都有有关徐孺子事迹的记述。
至于其他从三国魏晋以迄近现代文 人学者所写作关于论述、记叙、赞颂徐孺子嘉言懿行、高风亮节、德行纯备 化及遐迩的诗词文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由此可见徐孺子的高风亮节,千古流芳,为九州共仰,决非偶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汉大贤徐孺子   伊阿衡
缅怀前贤,黄庭坚感慨地说: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徐孺子亭
徐孺子像
汉末时期的八人组合,你了解几个呢?
历史学家范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