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瘀胆型肝炎的经验方-摘《越医汇讲》

瘀胆型肝炎常见胃脘胀痛,口渴便秘,皮肤瘙痒,舌红苔黄,脉弦紧等症。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通腑利胆之治则,组成基本方(赤芍40~50g,丹参30g,红花10g,茵陈30g,焦山栀12g,大黄10g,元明粉10g,田基黄20g,蒲公英20g,垂盆草26g,虎杖根15g,黄芩12g,炒麦芽20g,蝉衣12g,白芷12g,防风12g,白鲜皮10g),经治50例,历验不爽。

张某,男,57岁,住院号90462,1990年3月17日入院。患者20天前开始出现乏力、纳差、尿黄,皮肤巩膜变黄,近10天来黄疸明显加深,觉肝区胀痛,全身皮肤瘙痒,去外院求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经内服中药及内关穴敷药后无效而转入本院。入院时躁扰不宁,彻夜不眠,全身奇痒难忍,双手在水泥板上摩擦或用热水泡洗方可暂时止痒。诊面色晦暗,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明显,遍体瘀斑,有抓痕,腹平软,肝肿大,肋下 3cm,质中,表面不光滑,无压痛,舌苔薄白,舌根黄腻。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 165U,总胆红素 222.3mmol/L,直接胆红素 153.9mmol/L,B 超示: 肝脾肿大。证属湿热蕴结在内,热重于湿,瘀血积聚不得泄越,熏蒸肝胆身必发黄,郁表不宣散,黄疸久不退则痒愈甚; 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佐以祛风通腑。配合西药护肝及支持治疗。

处方: 赤芍40g,桃仁12g,红花10g,茵陈 30g,焦山栀 12g,田基黄 20g,蒲公英 20g,垂盆草 20g,白花蛇舌草20g,防风 12g,蝉衣 12g,白芷12g,葛根40g,仙鹤草20g。

另: 生大黄15g,元明粉10g,分次冲服。

3 剂后,皮肤瘙痒大减,黄染开始减退,大便已解,服 7 剂后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降至 57U,血清总胆红素减至 123mmol/L,继续原方加减,服 20 剂后乏力消失,胃纳恢复正常,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退净,瘙痒已除,肝功能正常,痊愈出院,随访1年余无复发。

用此方法治疗的 50 例瘀胆型肝炎,48 例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一般服药 7~20 天开始退黄,15~66 天胆红素降至正常,皮肤瘙痒于治疗后 3~5天开始减轻。其中 2 例无效而中断治疗,在治疗中未见任何毒副作用。所以用本方疗效是可靠安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病出现皮肤发黄是怎么回事?
肝功能解读
体检检查肝功能,发现单纯胆红素高,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患上肝病后,这4个信号会出现在皮肤上,一旦发现尽快看医生
汪承柏医案(一)
乔仰先治黄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