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胆汤合四逆散疑难病
案1喉中发出尖叫声
陈某,女。9岁,学生。因“ 喉中发出尖叫声6月余”于1996年5月2日来诊。患儿6月前缘于外感,愈后喉中发出持续性尖叫声,声音宏亮如吹笛音。逢精神紧张尤甚。曾在某医院经喉镜、x线以及耳鼻喉科专科检查未见异常,用抗菌素及赴多家医院内服中药( 具体不详) 治疗。未效。诉咽不痛,亦无吞咽梗阻感,查咽不红,其余正常。纳寐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脉弦滑。投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味治之,药用:法半夏12g,竹茹3g,枳实、陈皮各10g,茯苓15g,柴胡10g,白芍12g,旋复花( 包煎) 10g,射干8g,蝉衣10g,连翘12g,甘草3g。患儿服完3剂后。喉中尖叫声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由30秒~1分钟减为5~10秒,间隔发作时间由每30分钟1次增为2小时左右1次。但逢精神紧张时上症仍稍加重。继服原方20剂后,喉中尖叫声消失,停药至今未复发。
(按):此案系临床所见首例,查中医文献无记载,西医诊断亦无法明确,治疗颇感棘手。根据其病位在喉,持续性声响等特性,再结合舌、脉象,从中医学观点出发,认为此乃胆郁不达,胃气不和,化热生痰,痰热内扰,气机逆乱。上蒙喉道所致,治宜化痰清热解郁,理气降逆利喉。




案2口臭
李某,男。32岁,因“ 反复口臭3月余” 于1997年1月2日来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口臭,反复发作,自服板蓝根片、穿心莲片症不减。诊时,患者张口即可闻其口臭,诉口微干苦,无胃脘不适、暖气等症。生活史:饮酒史7年,约每日250g;既往史( 一) 。纳寐可。大便正常,小便时黄,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投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味治之,药用:法半夏15g,竹茹5g,枳实、陈皮各12g,茯苓25g,柴胡12g,白芍15g,龙胆草10g,连翘、车前子( 包煎) 各30g,甘草3g。患者服完3剂后,口臭大减,继服原方5剂后而愈。
(按):患者平素饮酒,湿热蕴积胃体,胆胃不和,化热痰上窜;再者,脾与胃相表里,肝脾失调,运化失职,故口臭反复发作,治宜清热化痰理气,疏泄肝胆和胃。




案3不规则发热
袭某,女,25岁,工人。因“ 不规则发热8月余” 于1996年12月5日来诊。患者8月前不明原因出现不规则发热( T:38℃~38.3℃) ,伴恶寒发热。诉发热时在白昼,时在深夜,时在清晨。时在午后,且发热时烦躁。周身不适。纳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微数。投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味治之,药用:法半夏15g,竹茹5g,枳实、陈皮各12g,茯苓25g,柴胡12g,白芍15g,黄芩12g,连翘、车前子( 包煎) 30g,甘草3g。患者服完5剂后,感症大减,测T:37.8℃,继服原方5剂后,诸症悉除。体温恢复正常。
(按):此为临床常见寒热错杂案。根据四诊审证求因,此乃湿热蕴结肝胆,肝胆经脉相互络属,正邪交争,疏泄失职,气机郁滞,痰热内扰,即肝胆郁热所致。



案4频频眨眼
王某,男,4岁。因“ 频频眨眼2年余” 于1997年7月6日来诊。其母诉患儿平素急躁易怒,频频眨眼,动辄打人毁物,纳食尚可,夜寐时惊,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脉弦滑微数。投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味治之。药用:法半夏10g,竹茹3g,枳实、陈皮各10g,茯苓12g,柴胡、白芍、白术、防风、郁金、夏枯草、菊花各10g。患者服完6剂后,频频眨眼间隔时间延长,急躁易怒好转。继服原方10剂后,眨眼间隔时间又明显延长。投丹栀逍遥散加味5剂后告愈。
(按):此案临床前人多从肝风论治。四诊合参认为此是肝旺克脾土,水不涵木,胆失疏泄,气机被遏,生痰化火,痰热上窜眼窍所致。治宜清热化痰理气,疏泄肝胆和胃,故效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胆汤为何这般好用?
推荐一款可以调理三高的泡脚名方
【温胆汤】痰热呕逆组成:半夏 竹茹 枳实...
『常用方剂』 祛痰剂 : 温胆汤临床应用之我见(燥湿化痰)
胆随胃降与温胆汤应用的体会
温胆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