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味四逆散消渴
加味四逆散: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2g、葛根15g、天花粉20g、炙甘草6g

  加减:口苦明显者,加丹皮12g,栀子10g:口干口渴明显者,加玄参12g,麦冬10g;胸胁胀满明显者,加香附15g,郁金12g。

  四逆散治疗消渴病之分析

  糖尿病人在病程中易出现肝郁气滞症状,此症状群不解除,不仅病人临床表现痛苦,而且血糖常常波动,合并症加重,即使使用降糖药也难控制。临床所见肝郁气滞是消渴病病程中出现的证候,又是病情加重的原因。现代医学理论证明肝郁气滞病人多数有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象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人多急躁易怒,导致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作用于胰腺的p细胞的cc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作用于胰腺的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肠道对糖的吸收和抑制肌肉的对糖摄取,从而易使血糖增高,病情加重。

  既然消渴病的病机是脏腑阴阳气血升降失调,气郁不行,四逆散具开阖运枢升降阴阳,调达上下,通达内外,药具疏利肝胆脾胃气机而畅达阴阳,调整气血,协调有利气机之升降,使三焦气机能畅,少阴蒸腾升发阳气,阴阳气相顺接,开郁散结,达阳气,透热达郁。然“ 气机” 之郁遏应为肝胆气机之郁遏,郁则脾胃首当其冲。脏腑中具有“ 疏泄” 功能者,惟肝胆。四逆散是治疗肝郁气滞的代表方剂,善于疏肝理气,切中消渴之病机。所以临床上对于肝郁气滞型消渴病,用四逆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从肝论治而效佳。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凡肝郁气滞及肝脾不和所致的四肢厥逆、胸胁疼痛、脘腹胀痛以及泄痢下重等证,均可加减使用。《血证论》云:“ 此方与小柴胡转输外达相似,为疏平肝气,和降胃气之通剂” 。秦伯未亦指出其“ 既能针对疏肝,又无壅滞的流弊。”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散肝邪,开郁滞” 。《本草经解》云:“ 柴胡清 轻,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藏从之宣化,故心腹胃肠中,凡有结气,皆能散” 。使肝气条达,阳郁得伸。方中白芍《本草备要》言其“ 补血” 、“ 敛肝阴” ,味苦而性降,入血分走里,以降肝逆,味酸而收敛,以敛阴柔肝,味甘性补,以补肝血,气寒则清肝热以泻肝火。芍药配柴胡可免劫肝阴,使气机调畅,阴阳平衡。枳实味苦辛微寒,昧辛散结,味苦降泄,主破降,其性走下,能下气导滞通大便,入脾胃大肠经,有较强的行气作用,可消食积,破泄肠胃气结,降脾胃之浊阴,调整肠胃,味苦又可祛湿邪,以祛痰饮,气行则痰行。芍药主收,二药相伍,一气一血,调其气血,破中有收,收中有破,勿使峻猛太过,或收敛太过,而致气血壅滞:与柴胡配合,一升一降,升清降浊,解郁开结,畅达阳气。甘草性味甘平,补脾,清热解毒,缓急润肺及调和诸药性。芍药合甘草为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补肝阴不足,防柴胡劫阴之弊,具缓急止痛之功。

  总之,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本研究所观察中医证候症状及舌脉象,辨证属肝气郁滞,应用疏肝理气的方药加味四逆散治疗,故能取得良效。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单项症状及舌脉象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这正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味四逆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消渴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血糖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说明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消渴病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廉方临证传薪录》之糖尿病论治经验
且看中医从肝论治糖尿病,
仝小林治疗糖尿病经验样稿.doc
望舌看病——肝郁气滞【主症】:胁胀,失眠...
胁痛、肝郁气滞的舌象
诊治糖尿病贵在条畅气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