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苇茎汤肺系疾病   史锁芳
1  实证 加减 
1)邪热入里而表证仍在 
此证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的患者, 素有痰 热瘀阻, 因气候异常, 或起居不慎 , 感受外邪加重或引 起发作 。表现为咳嗽气喘 , 痰黄 白相间, 量多 , 恶寒 、 发 热 , 头痛鼻塞 , 周身酸楚 , 舌淡黄 , 苔 白, 脉浮。治宜清 肺化痰行瘀 , 兼 疏风宣肺 , 吾师多选用射 干、 麻黄 、 荆 芥 、 防风 、 桑叶、 桑白皮 、 菊花 、 薄荷 、 冬瓜子 、 薏苡仁、 芦 根 、 丹参、 平地木。若有咽痒 、 咽部不适者, 可加桔梗 、  木蝴蝶 、 生甘草 以清利咽喉。  


2)里热偏盛    
若患者脏腑 阳气亢盛 , 平时又喜食辛辣之品 , 临床 表现为一派热象 : 发热 , 口渴喜冷饮 , 面赤 , 咯黄稠痰,  量少 , 舌红 , 脉数等。在 苇茎 汤的基础上加麻杏 石甘 汤 , 麻黄、 杏仁 、 生石膏 ( 先煎 ) 、 知母、 桑 白皮 、 大贝母 等。以苦寒之品宣泄肺热 , 又 因苦寒之品易损伤脾 胃  之气 , 故吾师认为, 在热退之后 , 根据患者饮食情况 , 可 酌加健运脾 胃之品, 如谷芽 、 六曲、 陈皮等。  


3)痰 热壅肺 
若邪热犯肺, 热邪灼伤肺津, 炼液成痰, 或患者宿 痰内盛 , 郁而化热 , 痰热互结于肺 , 以痰热壅肺为主证 ,表现为发热 、 咳喘 、 痰多黄稠者 , 在 苇茎汤基础上可选 加清金化痰汤 、 桑白皮汤 , 药用苇茎 、 桑 白皮 、 黄芩 、 黄 连 、 山栀、 紫苏子 、 全瓜蒌 、 法半夏 、 橘红、 桃仁、 杏仁、 薏 苡仁。痰热易于损伤阴液 , 故可酌加知母 、 麦冬、 芦根 清热化痰 , 又可防痰热伤阴。肺与大肠相表里 , 肺失宣 降, 肠腑气机不利 , 或肺热下移大肠 出现咳嗽气喘 , 便 秘, 纳差, 舌红, 苔黄燥。史师以“ 六腑以通为用, 以降 为顺” 为治疗原则 , 选加小承气汤 , 瓜蒌仁 、 杏仁 、 莱菔 子 、 紫苏子等 , 通腑效果 良好 。  


4)痰湿偏胜 , 肺气郁痹 
若痰热之邪痹 阻肺气 , 子病及母 , 脾气郁滞 , 水液 运化不利导致津液 内停 , 形成湿邪。痰湿俱为阴邪 , 其 性重着黏滞 , 与热相蒸 , 壅滞上焦 , 肺气不利 , 出现咳声 重浊 , 或胸闷喘息 , 痰多粘腻 色黄, 兼有呕恶 , 脘痞, 口  中粘腻 , 纳少 , 身 困, 舌苔厚腻 , 脉濡滑等症状 , 故在清 肺化痰同时处方应侧重化痰化湿 , 化湿方选用二陈汤 、  平 胃散为基础进行化裁。选药 : 制半夏 、 陈皮 、 苍术、 茯 苓 、 藿香 、 厚朴 、 车前草。清肺化痰 , 行瘀化湿并举 , 使 肺之清肃恢复 , 膀胱气化正常 , 则水道通调 , 湿有去路 ,肺痹得开。  若因“肺朝百脉” , 肺气瘀 滞影响气血运行 , 以致 血液黏滞, 阻塞脉络 , 症见咳嗽喘息 , 平卧后尤甚 , 喉间 痰鸣, 胸闷 , 苔黄腻质暗红 , 舌下静脉增粗 , 脉弦滑。常 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治宜在清肺化痰 时重视 祛瘀平喘, 加用 白毛夏枯草 、 平地木 、 野养麦根、 丹参、  炙水蛭 、 泽漆 、 僵蚕等, 疗效显著。  


2  虚证加减 
临床上如慢性支气管炎 、 肺纤维化 、 支气管扩张的 患者 , 病程较久 , 痰瘀 内阻, 易于化热 , 正邪交争, 易耗 伤人体正气 , 若继发感染 , 则有邪盛正虚之象, 可形成 痰热夹证兼见肺气阴虚、 肺脾气虚 、 肺 肾阴虚之证。若 兼有肺阴虚者, 症见气短 , 咳声低怯, 语声低微 , 乏力 ,舌淡 红少苔 , 脉细弱。选用生脉散 、 补肺汤加减。若兼 有脾气亏虚者, 症见咳声低弱 , 面白少华 , 畏风 、 神疲懒 言 , 纳少 , 便溏 , 脉弱者 , 从“ 虚则补其母” 的理论出发 ,侧重益气健脾 , 同时兼顾肺气不足补肺平喘, 加用六君 子汤和玉屏风散。若兼有肾阴亏虚者 , 症见喘促气急,  腰酸耳鸣、 口干咽燥 , 舌红苔腻质干 , 脉细数无力 , 则加 用补益肺 肾之品 , 如百合 固金汤和七味都气 丸之类。  若 肾阴虚甚而喘剧者 , 加龟板 、 紫石英 、 胡桃肉、 灵磁石 以增强滋肾纳气平喘作用 。 



病 例 患者李某某, 男 , 55 岁 。因受凉致咳嗽, 咯脓 痰,  至当地医院就诊 , 予 以“ 依替米星” 静滴治疗 , 症状稍 有好转 , 于 2010 年 03 月 11 日就诊, 全胸 片: 右上肺感染。此次发病以来 , 患者咳嗽, 痰黄黏难 咯, 无鼻塞流涕, 无头晕头痛 , 无 自汗盗汗 , 无胸 闷心 慌 , 食纳可 , 夜寐安 , 二便正常。舌质暗红, 苔黄腻, 脉 滑。史锁芳老师认为 , 此属痰热夹瘀 , 肺失清肃, 治以 清肺化痰 、 活血化瘀。取苇茎汤之意 : 芦根 20g, 冬瓜 子 30g, 薏苡仁 20g, 桃仁 lOg, 杏仁 10g , 桑 白皮 15g, 白  毛夏枯草 30g , 野荞麦根 20g , 平地木 10g, 僵蚕 lOg, 桔 梗 5g, 生甘草 5g, 丹参 20g, 陈皮6g, 橘皮 6g。4 剂后患 者咳嗽有减轻, 痰 白黏难咯 , 舌质暗红 , 苔黄腻 , 右手脉 细小滑, 辨证属湿热夹瘀 , 肺失清肃 , 治 以清肺热化痰 湿 , 佐 以活血 化瘀 , 守 上方 调整 为加 藿香 10g, 佩 兰 1 0g, 砂仁 3g( 后下) , 车前草 10g, 7 剂后患者咳嗽 、 咳 痰消失, 复查血常规正常 , 胸片示炎症已吸收。  
        按: 肺炎属 中医学 “ 风温 ” 、 “ 咳嗽” 、 “ 肺热病 ” 、  “ 肺炎喘嗽”病证范畴 , 上述患者受凉后 , 寒从热化 , 蕴 结于肺 , 肺热郁蒸 , 热邪灼津成痰 , 形成痰热阻肺 , 痰阻 气机 , 影响血行, 又 因痰致瘀 , 形成痰热瘀阻之证。芦 根为芦苇的根茎 , 两者出 自同一植物 , 功效相近 , 现多 用芦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解热 、 镇静镇痛 、 抗 氧化等作用 , 对 β 一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冬瓜 子功效清肺化痰 , 利湿 排脓。应用 于肺 热咳嗽, 肺痈 等。方中重用苇茎为君药 , 与冬瓜子相配伍 , 则清肺涤 痰排脓之力显著。桃仁功善活血祛瘀 、 润肠通便 、 止咳 平喘。《 珍珠囊》 谓其 : 治血结 、 血秘、 血燥 , 通润大便,  破蓄血。药理研究表明, 桃仁含有苦杏仁甙 、 苦杏仁酶 和氢氰酸等止咳成分 , 具有广泛的抗炎、 抗过敏、 镇痛、  止咳作用 。薏苡仁具有上清肺热而排脓 , 下利水湿而 祛邪之效 , 使湿热去则不生痰 , 有治病求本之意 , 与桃 仁 同为佐药。四药共奏清热化痰, 逐瘀排脓之效。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 , 苇茎汤清轻上达 , 所谓“ 治 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 。苇茎生于水中, 能化水湿为精 气 , 故善佐肺脏通调水道 , 使水液输布恢复如常。水湿 既化 , 热无以郁 , 肺得清肃 , 诸症 自除。故此方虽看似 平淡 , 只要辨证得 当, 用之确有疗效 , 且其在下热散结 通瘀 的同时又“ 重不伤 峻, 缓不伤懈” , 稍加配伍即疗 效 显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熊继柏:临床运用止嗽散经验
茯苓杏仁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金匮要略》——茯苓杏仁甘草汤
不明原因低热案 杨牧祥验案选析(1)
阴虚痰喘案
三诊治愈产后哮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