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咳证治(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王正公)

秋燥咳呛,以及阴虚痨嗽,每见干咳无痰、喉痒、胸痛、咽干、失音等症,二者证治的区别点是:秋燥咳呛,外因是秋凉束肺,内因是肺虚伏热,感邪之后,易从燥化,见症多咽干唇燥、喉痒、鼻干、舌质红而苔薄白、脉细带浮,治拟辛凉透泄,余常用桑菊饮加沙参、麦冬、白前、牛蒡、蝉衣、梨皮、枇杷叶等; 如有恶寒发热者,加荆芥、豆豉、前胡,甚者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阴虚痨嗽而致干咳,每伴潮热盗汗、颧红舌燥、手足心热、舌光红、脉细数等一系列阴虚证候,如结合病史不难分辨,治宜养阴清肺、润燥宁嗽,药用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生地、川贝、百合、百部、紫苑、桔梗、甘草、杏仁等; 但肺痨患者,一般肺卫不固,易感外邪,感邪之后,咳必增剧,如标本同病,可于前方中参用蝉衣、制僵蚕、牛蒡、前胡、桑叶等轻清宣肺,不宜用辛温解表,恐伤其阴。

临床所见,除上述二者外,不少干咳患者,是由于外感风寒所致。盖风寒初感,肺气失宣,痰必稀薄,不能上运,虽喉痒甚剧,但每咳呛无痰,或咽干隐痛,甚至失音,其证以春末冬初时多见; 也有因炎暑露卧受凉; 或劳动大汗之后,骤然冒风; 或暴饮冰水所致,若不详加分析,误投养阴润肺、宁嗽止咳之品,每使邪郁不化,迁延不愈,而成久咳。对此类干咳,治宜宣肺涤邪。

多年来临床见到这种干咳病例较多,兹举两例于下。


例一蒋xx,女,63岁。

初诊:五年来断续干咳喉痒,每于气候转变则发,近两年发作更甚,日夜咳呛不止,尤以夜间为甚,渐至胸痛气逆,纳呆神疲。曾服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望诊:面色萎,消瘦,苔薄白,咽微红。脉细软带浮。乃风邪蕴肺,失于宣达,肺气清肃失行,痰涎稀薄,不能上运,故干咳无痰。拟止嗽散宣肺达邪,佐以温化。

荆芥二钱、百部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前胡三钱、陈皮二钱、蝉衣一钱、制僵蚕三钱、半夏三钱、枇杷叶三钱、南沙参三钱、干姜八分,五剂。

外用拔火罐疗法,取穴:肺俞、大椎。

二诊:药后咳嗽喉痒见减,略有痰涎咯出,胸痛已止,食欲增进,苔白化,脉细缓。仍守原治。原方干姜减为五分,七剂。

三诊:喉痒、干咳已止,精神好转,苔化,脉缓。原方干姜减为三分,续进七剂以巩固疗效。




例二周xx,男,25岁。

初诊:六年前因感冒而发热咳嗽,末予及时治疗,以后在春秋季节气候转变则发,近二年发作更甚。今秋咳已月余,喉痒无痰,胸闷而痛,用多种抗菌素及润肺止咳剂无效,以往无结核病史,苔薄白,舌质不红,脉濡浮。辨证为风邪客肺,未得宣达,痰湿痹阻肺络,肺气失宣所致。拟予止嗽散加减,宣肺达邪、温化伏寒。

荆芥三钱、蝉衣一钱、僵蚕三钱、半夏三钱、陈皮二钱、百部三钱、紫菀二钱、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干姜一钱,五剂。

二诊:药后咳嗽多而爽利,喉痒胸闷改善,苔化,舌转红。伏寒渐化。仍予原法出入。原方除干姜、半夏,加前胡三钱、白前二钱,五剂。

三诊:咳嗽略减,痰咯爽利色黄,舌红,苔化。伏邪外达,已从热化,是佳象也。拟清肺豁痰为治。

南沙参四钱、桑叶三钱、蝉衣一钱、前胡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五分、干芦根五钱、杏仁三钱、 百部三钱、 枇杷叶三钱 、冬瓜子三钱,七剂。

四诊:咳嗽十去其七,胸痛除,咯出黄稠痰,顿觉胸膈宽舒,舌净色偏红。伏邪已化,痰热未清。再以清肺涤痰。

南沙参四钱、牛蒡子三钱、桑白皮三钱、蝉衣一钱 、前胡二钱、远志一钱五分、浙贝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鲜芦根一两、枇杷叶三钱、百部三钱、制僵蚕三钱,七剂。


按:上述两例干咳患者,都有多年病史,每于春秋季节气候转变复感外邪则咳呛更甚,其症干咳喉痒难忍,胸闷而痛,咽微红隐痛。余断为外感咳嗽,失于宣达所致,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辨证:

一、患者平素体质尚好,无结核病史,病多起于伤风之后,其发作也与气候因素有关。

二、干咳日久,但无潮热盗汗等阴亏现象,也无口渴、唇燥、喜冷饮等燥热之象,虽见咽红隐痛,乃咳甚充血所致,与阴虚痨嗽及秋燥干咳的咽痛迥异。

三、虽多年宿疾,但脉象无显著变化, 未见细数或弦数之脉,苔薄白舌不红燥。

依据上述几点,可以断为客邪郁肺,失于宣达所致。大凡咳嗽成因,除痨嗽外,多不离外因,尤以外感风寒为多见。盖肺为娇脏,不耐邪侵,风寒外束,痰湿内生,受寒致咳,痰多稀薄,不能上运,痰尤薄,咳尤甚而不利。温化寒饮,促使寒邪潜化,痰涎转厚,咳即爽利; 另一方面,久咳之后,肺气必伤,用药须顾及肺气。如例一年龄较大,干咳多年,虽有伏邪,但肺气已伤,初诊用止嗽散加千姜、半夏、蝉衣、制僵蚕以宣肺温化,佐沙参顾及肺气,二、三诊伏寒渐化,则干姜剂量逐步减少。例二初用温肺涤邪为主,药后咳较爽利,痰多色黄,苔白化而质转红,乃伏邪外达,寒从热化,改用清肺豁痰之治,药随病转,未可执一不变。

伤风咳嗽虽属小恙,但治不合度,每致久咳不止,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等疾患,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祖国医学治咳,很少直接用止咳药,其所以奏效者,在于追本求因、审因论治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20:止咳方,主治风邪恋肺之咳嗽
喉源性咳嗽 主要病机为:风燥伤津液、咽喉失濡养。喉痒呛咳、越咳越痒,不能单纯止咳,此方最起效!加味喉科六味汤方 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甘草6g, 薄荷10g,僵蚕10g,蝉衣10g,紫苏叶10g, 木蝴蝶10g
【哮喘】名医这样开方
王正公的 二虫止嗽散
二虫止嗽散治疗外感风寒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