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柏青:上海淡水路人文历史


淡水路在上海市区南面,北起延中公园,往南穿过东西走向的金陵西路、淮海中路、太仓路、兴业路、自忠路,过建国西路,马上成断头路,全长1683米,宽约11至16米。淡水路平平淡淡,象水一样柔和雅致,以不变应万变,冷眼旁观上海滩百年风云变幻。淡水路过去属于法租界的一条马路,两旁多为石库门民用建筑、教堂等,显得幽静而不乏人气。奇怪的是,近年来上海旧城面貌变化很大,淡水路的两边石库门老建筑拆了不少,写字楼拔地而起,淡水路路幅宽度好象一直没有改变。两旁法国梧桐遮天蔽日,临近傍晚,路灯迷离;透过树叶,视角所对,与过去租界时期街道景致没有多大区别,浓烈的旧上海的城市气息,仿佛跨过时空隧道,回到法租界时期或民国年代。




一、淡水路路名历史变迁

淡水路的路名总共有过四次变化。这条路筑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当时属于法租界,路名叫衡山路;1906年以法国公董局总董名改称萨坡赛路。1943年汪伪政府收回法租界,改称南通路;1947年改名英士路,纪念辛亥革命时期的沪军都督陈其美(陈英士),陈其美在这条路14号遇刺。1950年改称淡水路,一直沿用至今。

说起淡水路,有必要提一下民国初期陈其美遇刺事件。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 青帮代表人物,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共同辅佐孙中山。在大陆名气很响的陈果夫、陈立夫,是陈其美的嫡亲侄子。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与蒋介石为拜把子兄弟,是他把蒋介石推荐给孙中山。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杀手,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在日本人上田纯三郞寓所(淡水路14号,已拆除,位置在现在的延中公园绿地),乓乓两枪,将陈其美当场枪杀。陈其美遇刺时年仅38岁,孙中山称赞陈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据说蒋介石当时扶尸痛哭。




二、淡水路214弄丰裕里

通过网络以及有关史料断定,扫街首先必须先去的,是淡水路214弄的丰裕里。丰裕里建造于1928年,旧式里弄,石库门砖木二层或三层建筑,规模较大,共有117幢房屋。丰裕里主门坐西朝东在淡水路上,有边门北接自忠路。丰裕里建筑沿淡水路临街店面楼房,门牌号约有190号至212号,这些门牌号的后门在丰裕里,要上楼则必须自丰裕里进入,自后门拾阶而上。




1、淡水路190号萧红、萧军旧居。1935年6月至1936年3月,“两萧”租住于此,房东是一个律师。在此前后,这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享有盛名的东北男女作家组合,在上海滩曾有多个旧居,1934年11月2日“两萧”刚到上海,租住襄阳南路283号杂货店二楼的亭子间,1934年底换至襄阳南路411弄福显坊;1936年3月搬至四川北路1774弄永乐坊,那里距离鲁迅大陆新村很近。事实上,过多考究名人旧居似乎意义不大,尤其是租住时间不长屡次搬迁的,总不至于到处挂牌保护吧,所以淡水路190号前门后门,均看不到名人旧居铭牌,似乎有些道理的。

萧红是民国时期30年代的著名女作家,号称“民国四大才女作家”,1949年后在现代文学史上定位很高,因为她与鲁迅走得很近。萧红文学史地位不容置疑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她将小说散文化、诗意化,打通了小说与散文诗的墙壁,“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结构及诗话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萧红人生短暂,爱情婚姻曲折,令人同情,性格因素为主因,上海人通常称至为比较“作”,萧红19岁与同学同居怀孕,不久与未婚夫同居,和萧军结为夫妻,萧军不太老实,有眼花赤赤,在外头搞女人,弄得萧红很不开心。后来萧红也看上端木蕻良与之结婚;31岁在香港因病离世。有文学史学者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概括为追求女性个性解放。

再说萧军(1907—1988)。萧军与萧红是所谓“东北作家群”的著名代表。1934年10月创作的《八月的乡村》,奠定萧军在文坛地位。抗战爆发萧军去延安。萧军是少数几个经历“整风运动”而没有被完全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公开宣称:鲁迅是我的父辈,毛泽东只能算是我的大哥。萧军刚到延安时,毛泽东很想会会这位鲁迅弟子,特派办公室秘书去问候。秘书提出安排时间让萧军拜见毛主席。萧军竟回绝:“不见了,他挺忙的,我也只住上一两个星期就走。”东北人讲义气不讲政治的脾气,敢敢的。





2、淡水路196号丁玲、胡也频旧居。大家都晓得丁玲是个老革命,1936年到延安,毛泽东曾赠给她一首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丁玲代表作有《沙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一篇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她官至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一生与文学与政治为伴。丁玲留给后人最值得称道的,未必是她的文学作品,应该她的胆略,她的魄力,她的任性,讲出了许多女人天天做梦在想,但绝对羞于启齿的内心世界:我要两个男宁。够大胆的,很有普世价值哦。他与胡也频做夫妻同时,又爱上作家冯雪峰,竟然提出要和这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段日子”,结果胡也频屏勿牢吃不消了,向沈从文讨教,最终冯雪峰选择离开。之后,丁玲又嫁过两个男宁:翻译冯达、小她13岁的话剧演员陈明。




3、丰裕里4号艾青旧居。艾青最有名的诗句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写于1938年,抗战初期,此诗影响了几代人的灵魂。艾青是浙江金华人。出生于1910年,18岁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旋即去法国巴黎学习绘画,艾青是学画出身的,他的诗歌里有画意,不足为怪了。1932年初回国,与力扬、江丰等创建了“春地美术研究所”,同时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这是革命的团体,所以被抓,这倒成全了艾青的诗名,在马斯南路(现在思南路建国西路口)的法国人监狱里无事可干,只有写作,于是他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幸运的是,还能寄出来发表。之后艾青去了延安,1957年被组织划为右派,后又被组织摘帽。他一生娶过三个老婆,倒不是组织安排的。艾青一生似乎和法国佬有缘:早年留学法国,回国蹲过法国人在上海租界的监狱,晚年又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很奇怪的奖赏。




4、丰裕里98号2楼陶冷月故居。陶冷月(1895—1985),是现代著名的书画家。1943年冬陶冷月入住丰裕里,颜其斋“风雨楼”,一直住到1985年12月病逝,活了91岁,在丰裕里住了42年。陶冷月是苏州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父陶然是光绪年间著名词章家,父亲是晚清秀才。陶冷月自幼系统学习清“四王”山水,又旁及王冕、王蒙、米芾、沈石田、文征明、徐渭等山水画和花鸟画。在苏读书时,研习过油画、水彩画。

民国时期的陶冷月很是风光,曾在长沙雅礼大学、国立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又与谢公展、吕凤子等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陶冷月的画风在民国时期已经形成,有人谓之“新中国画”。陶冷月擅长画月,与山水组合,运用西画透视关系,阴冷色调,画风自成一格,很拉开与传统山水的距离。著名画家吴观岱曾评价:“冷月陶子于国画固家学渊源,更研求西画,亦登堂奥。近且融新旧,通中外,自成一家,创新中国画,私心钦佩。”陶冷月曾总结画月三味:“春月如笑、夏月特爽、秋月高亢、冬月高寒”,确实与众不同。1949年后“降级”做中学教师,1957年被错划右派,抑郁寡欢,度过近三十年的“隐居式”生活。 陶冷月儿子陶为宏画风与他老头子一摸一样,但功力、名气差了交关,市场价钿也不好比的。




5、丰裕里对面自忠路420号黄宾虹旧居。丰裕里的北面有一条弄堂,连接自忠路,弄口的斜对面即自忠路420号为黄宾虹旧居,二层法式建筑,1933年至1937年,黄宾虹租住这里。黄宾虹(18651955),就不多介绍了,他是我国近现代山水画大家,现在已经被公认,其积墨山水前无古人,去世时尚未得到国人理解认可,他将作品捐给了中国浙江美术学院,并对伊老婆讲,我的山水画50年后才会被读懂,一语中的,今天大家才真正理解。黄对书法篆刻、画史画论均有精深研究。正巧买了本王鲁湘写的《黄宾虹研究》,里厢附有黄的年谱,查看了一下,发现黄宾虹是老上海了,此处是他在上海旧居之一。住在自忠路时,黄做了交关事体,比如七十岁做寿、设立文艺研究班、、刻成《宾虹纪游画册》、编辑《金石书画丛刊》、辑成《黄宾虹画语录》、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等,都在这个辰光。

再探讨一下黄宾虹山水与租界是否有关系。一般认为,黄宾虹是个传统型的山水画家,事实上,黄氏晚年山水衰年变法,墨团团中墨团团,往往以一点高光“破黑”,这对高光的理解与运用,源于西洋画的启发,黄宾虹未必训练过西画,但长期在租界,必然会看到西洋画的色彩,潜移默化,多少会对黄宾虹山水会有影响。




三、淡水里322弄和332弄是一个弄堂

1、淡水里322弄1号黎锦晖旧居。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歌曲的创始人、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 据资料记载,自1927至1936年,黎锦晖创作的时代曲,老有腔调的,民营广播电台从早到晚播放黎的歌曲。1934-1935年,被称为中国流行歌坛的“中兴时期”和“黄金时代”。

黎锦晖词曲里最著名的,当属《毛毛雨》,节选一段:“毛毛雨下个不停,微微风吹个不停。微风细雨柳青青,哎哟哟柳青青,小亲亲不要你的金,小亲亲不要你的银。奴奴呀只要你的心,哎哟哟你的心。”一派民国人文气息,现在已经很难寻觅如此接地气有文气的歌词了。

关于中国流行歌曲的创始人奠基人地位问题,近年似乎有争议。起因是“陈钢主编的《上海老歌名典》贬低黎锦晖,抬高陈歌辛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历史地位”,陈歌辛是陈钢的父亲,抬高爷老头子就不足为怪了。有音乐史家撰文质疑,认为“不能贬低黎锦晖在我国流行音乐史的地位”,“一部中国流行音乐史不能出现两个‘鼻祖’”,认为“陈歌辛是流行音乐歌坛第二代作曲家”。现在似乎已经无人去关注这类陈年历史了。




2、淡水里322弄3号陶菊隐旧居。陶菊隐(1898~1989),湖南长沙人。1928年他曾担任《新闻报》战地记者,随国民军报道“二次北伐”,这些对时事新闻的迅速、准确报道和深入的述评分析,为他赢得声誉,与天津《大公报》的张季鸾并称为当时中国报界“双杰”。从30年代起,他又先后在南京、上海办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宣传抗战,曾受蒋介石单独召见。1941年太平洋战争,上海“孤岛”沦陷,他退出新闻界,过着隐居生活,专注于文史研究写作。1949年后,陶曾任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文革时期遭到迫害,文革结束又重新握管疾书。陶菊隐著作等身,主要有《菊隐丛谈》、《孤岛见闻》、《袁世凯真相》、《蒋百里先生传》、《六君子传》、《北京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记者生活三十年》等。

关于对陶菊隐作品的评价,有专家认为,“陶菊隐担当得起目光如炬的史学家的称号”。 值得推荐的是《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陶菊隐(1898—1989)》,共130余万字,勾勒了自袁世凯朝鲜发迹、张学良东北易帜,前后33年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历史。




3、淡水路3321号邓演达主持农工民主党首次代表大会旧址。邓演达(1895—1931),广东惠阳县人,国民党左派领导人。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做过黄埔军校教育长,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等。1927年“四一二”后曾著文谴责蒋介石、汪精卫。1930年8月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前身)成立大会,任中央总干事。1931年8月被民国政府逮捕,11月被杀掉。2009年12月,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会址挂牌暨邓演达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4淡水里332弄7号徐朗西旧居。徐朗西(1884~1961)陕西三原人,同盟会会员,教育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1905年5月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奉孙中山之命负责联络帮会,并加入帮会组织。因反清需要,徐提前回国留在上海,作为孙中山的代表与帮会联络,被尊为洪帮山堂“峪云山”的山主;青帮也尊他为“大字辈”,与陈其美、蒋介石结拜为换帖兄弟。民国成立,徐任南京临时政府造币厂厂长,后在上海参与创办《民意》、《生活日报》、《民国日报》,与刘海粟、汪亚尘在上海创办起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又与汪创办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抗战爆发,汪伪政权控制上海,曾剃掉长发,身穿僧服,胸挂数珠,口诵佛经,表示已跳出三界,了断尘缘,以避免日伪纠缠。




四、淡水路淮海中路口的尚贤坊

尚贤坊门牌号在淮海中路358弄,但在淡水路有侧门弄堂可入,也是淡水路一个民居集中区域。尚贤坊的名称与尚贤堂有关。尚贤堂是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李佳白于1897年创立的传播基督教文化思想机构,很有较大知名度。1921年房地产商利用尚贤堂的名气建造里弄住宅取名“尚贤坊”,1924年建成。

尚贤坊占地面积为61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180平方米。弄内有3排单开间、双开间联排式住宅,总弄与支弄呈“丰”字形布局,总弄沿街设过街楼,弄口屋檐水泥压顶,立面配以巴洛克线条和花饰,砖混结构,沿街底层为店铺。尚贤坊住户以作家、教师、小商人居多。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朋友曾居住在尚贤坊。1927年1月,郁达夫到尚贤坊去探望朋友孙百刚。孙就住在这里,常有文化人去他家聚会,如作家章克标、方光焘等。这次拜访以后,每隔几天郁达夫要到孙家来,不是寻找朋友白相,而是看上从杭州来的一位大家闺秀20岁的王映霞。当时王映霞住在孙家亭子间里。郁达夫对她可谓是一见钟情,切伊切得勿得聊,在这个春风沉醉的上海滩,引爆了一场轰轰烈烈爱情。虽然郁达夫当时屋里厢已有老婆,但依然坚持与王相恋,并最终在上海结婚。

尚贤坊虽然为典型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但其为新式还是旧式石库门却曾有争议。其实尚贤坊除了在用材、扶梯上有一些西洋元素外,如线脚、花纹等,形式上与老式石库门并无太大差别。尚贤坊是砖木结构,外墙则清水红砖,墙基有约1米高水泥护壁。在房屋布置上,黑漆大门后为天井,客堂也采用了俗称为落地长窗的长隔扇,客堂后面有白漆屏门6扇。客堂后是灶披间和后门。二层有客堂楼,灶间上是亭子间,再上面有晒台。




五、其他分布相对分散但值得看看之处

1、淡水路9115号沙千里旧居。沙千里因“七君子事件”出名。所谓“七君子事件”,是指193611月,南京国民政府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7人的事件。因为被抓的均为当时公认的社会上有名头有地位的,所以世称“七君子事件”。民国政府发出布告宣布七人的罪行是:“李公仆等自从非法组织所谓‘上海各界救国会’后,托名救国,肆意造谣,其用意无非欲削弱人民对于政府之信仰,近且勾结‘赤匪’妄倡人民阵线,煽动阶级斗争,更主张推翻国民政府,改组国民政府,种种谬说均可复按。”

沙千里(19011982),苏州人,出生在上海。沙千里学习很勤奋,小学未毕业,即去上海大丰棉布批发字号当学徒,“五年升任账房”;同时边做学徒边补课充电,25岁考取上海法政大学法律系。1938年参加共产党,1949年随军南下,参与接管上海,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没有多少辰光调任北京,当过商业部副部长、粮食部部长,全国工商联秘书长,最后当官当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

沙千里很努力,依靠自己努力,考上当时非常有难度的大学,改变人生轨迹,也留给后人启示:一个人必须有作为,才可能有地位。同时,老天对每个人似乎是都公平的。沙千里成为“七君子”之一,虽然坐了民国的牢房,但躲过了1949年之后反右、文革等运动,也算幸哉。




2、淡水路664号《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为缓解上海市中心“热岛效应”,结合旧城改造,需建造延中绿地公园,金陵西路以北的淡水路民居,几乎全被拆光,留下的唯一石库门建筑淡水路664号。192310月《中国青年》杂志在此创刊,创始人为肖楚女、恽代英等。1986年旧址揭幕纪念碑,纳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改为一家饭店,最近又在装修,不知要派什么用场哦。




3、淡水路复兴中路口有一个名叫“诸圣堂”的教堂。诸圣堂是基督教新教教堂,门牌号头是复兴中路425号,但主门在淡水路。19999月,上海市公布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诸圣堂榜上有名:“砖木结构,1925年竣工。罗马风格。红瓦坡顶,清水红砖外墙。西山墙饰有大玫瑰窗,檐口有劵口装饰。方型钟塔与主楼分离,顶楼四面均设三联拱券窗。”该教堂占地1300多平方米,大小教堂可容人1000余位。




结尾:在淡水路弄堂及马路整整兜了几个小时,再进入淡水路的一家名叫大雅堂的画廊,能坐能看看,挂的都是高仿复制品,气息蛮好。这也是这条幽幽马路的唯一的一家画廊,专营中国古画的高仿复制、展示、销售。这家画廊在丰裕里斜对面,石库门老房子改建,有民国氛围。回来上网查了一下这家画廊,还真不知道上海还有高仿如此到位的画廊专业机构。在该网站弹出的对话框,输入我的手机;隔天,有美女来电话,约我去大雅堂在徐汇区的总部喝茶,服务态度值得称道。


(2015.04.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寿带你弄堂游#丰裕里
(11)自忠路上历史建筑
上海愚园路(上)
上海市著名洋房街道——愚园路(中)
淡水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谈水路89弄91弄祥茂新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