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辉|王阳明龙场顿悟后发生了什么?

【扬扬导读】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老子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儒家认为,王阳明是集“三不朽”为一身的圣人,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哲学思想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创立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成为儒学又一宗。世称阳明心学。王阳明的学说思想(阳明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知行合一的智慧精髓为后世的人所崇仰和学习。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著名的龙场顿悟说起。是什么原因使得王阳明幡然醒悟,不再向外求理,不再依附于人、追随于人,而笃信“心即理”?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世称王阳明。

王阳明出身于状元之家,其父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可以说这为王阳明的成长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文化基础。可惜的是,王阳明虽然少有才华怀抱,但一生坎坷,直到晚年方才建功立业,且功高震主又被弃用一旁,等到再次启用却因病而逝。

明正德三年,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有一次,他因上疏触犯太监刘瑾,在朝堂遭受'廷杖'。王阳明受的是'去衣行杖',这可能是自明开朝以来,第一个受此重叱者。这次惨痛的奇辱,不仅给王阳明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使其心灵遭受了深刻创伤。

因得罪大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王阳明发配到贵州龙场。遭受此种'失身枉道之耻',王阳明心境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从看淡尘世,到转为淡定寂然,潜心参悟天地心理,心境日益明朗。

一夜,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格物致知的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他从睡梦中跳起来,欢呼雀跃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顿悟”。

此次顿悟,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理存在于人的心中,天下本无物可格,一切的知和理均在心中。他并不认为万事之中存在理,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这与朱熹认为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理学思想相反。

王阳明又提出“致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他认为 “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是一直存在于人的内心。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并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知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知行不能脱节,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龙场顿悟。是王阳明思想历程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从宋朝以来的理学思想真正过渡到明代理学思想的交接处。从此以后,王阳明不仅从程朱理学转向陆象山心学,直至创建完整的王学(也称阳明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理论,而且还进行了一次人生观的重大转变,即改几千年来仁人士子'得君行道'的价值观为'觉民行道'。这种理念与后代学人提出的'教育救国'遥相呼应。有人评价,阳明学是中国民间教育走向殿堂之路的一个里程碑!

王阳明 “心学”一出,学子蚁聚,风气大开,而且桃李天下,迅速成为当时明朝的一种主流哲学思想,引爆了明朝后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阳明先生从此成为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龙场顿悟,是王阳明人生和思想的重要拐点,其精妙的人生哲学智慧和精髓,影响了中国的哲学,也影响了后世的人们。

仅此,我们就应该好好记住阳明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创天下同福!
阳明学
阳明先生因何可与孔子同称“圣人”
心学大师:王守仁_9
“知行合一”(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