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行为治疗(CBT)与心理动力学治疗相比,有哪些差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心理动力学疗法与经典精神分析疗法同样源于弗洛伊德学说。心理动力学治疗仍然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其治疗中仍有“自由空间”的设置,它的形式开放对治疗过程的发展十分重要。治疗师的行为也较经典精神分析疗法中灵活,治疗师可以保持明确的治疗导向,采取积极配合来访者的治疗态度,建立良好的治疗同盟关系,将与来访者移情相关的治疗师自己的情感、即反移情加以利用,对治疗起到帮助的作用。

认知疗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表现“年轻有为”。它凭着治疗理念清晰易懂、易被接受,疗程短、操作性强,见效快等特点,迅速被治疗师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在数十年中其理论与治疗技术不断丰富发展,己然跻身于当代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提出,认知与行为是相互作用的,认知过程可决定行为的方式,而行为的改变同样可以导致认知的改变。

两种疗法的理论区别显而易见,心理动力学理论看重情感的力量,认知学理论看重观念的力量,因其原则不同,其具体操作及治疗时长方面都有很大区别。那么,两种理论之间是否有所联系呢?有学者指出,无意识和潜意识是个体与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是想要追求实现但是被理性拒绝的深层意念;而认知则是处于个体意识之中的理性或者非理性的浅层意念,两者是能够相互转化的。意念是意志的孕育阶段,行为是意志的实践阶段,当意念和行为的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在两种理论为导向的心理治疗中,一个是“废墟挖掘”,一点一点慢慢挖掘目标;一个是慢慢深入,一步一步接近核心信念。两种疗法都是逐级推进,层层深入式的心理矫正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让患者无约束的自由联想,还是对自身非理性观念性质的领悟,都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三讲)-壹心理读书会-心理学书籍推荐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综述)
哪种心理治疗最适合我?
躯体化障碍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什么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