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批判性思维》:30天改变惯性思维,做一个理性聪明的思考者

在我的来访者里,我常听到的 句话就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确,从小我们都是听道理长大的,在家听父母讲道理,在学校听老师讲道理,在单位听领导讲道理。人人会讲道理,只是做起来,就没这么容易了。

为什么没这么容易?因为道理是在我们的意识层面,而我们的行为驱动力是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心理学家萨提亚冰山下的潜意识才是推动我们的行为。

那我们的潜意识行为又是怎么形成的,每一个在我们身上经历的事情,形成我们的独有认知模式,形成自已的一套认知体系。就好比,我们平时养成的饮食习惯。我吃蒸熟小芋头,喜欢蘸辣椒酱好吃,而女儿喜欢蘸糖吃,因为从小儿跟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就喜欢小芋头蘸糖吃。所以我认为好吃的,别人不认为好吃,别人认为好吃的,我并不认同。这就是说的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我们无法理解,但是可以解释。

习惯的养成也是多年,而因为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也就是习惯思维导致我们的行为。行为是思维的结果,改变思维就能改变我们的行为结果。既然是一种习惯,习惯就可以改变,当然习惯改变不容易,例如,每天让你去跑步,刚开始你会觉得很难受,但只要坚持一个月下来,你发现,它已经成为一处习惯,突然让你不跑,你都会难受,所以,习惯改变可以,习惯养成也是可以的,那我们该如何养成我的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呢。

今天我们带领大家一起来打卡:

第一天:揭露自已的无知。

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已相信的事是正确的。从来不会质疑自已的想法有可能是错的,或者是不完全正确的。但实事并非如此。例如,小杨,对我说,当上级批评你的工作时候,他觉得领导是欺负他老实,别人犯错都没有这样,第一个想到是领导针对他。但实事,并不见得是这样,领导也肯定他的时候,也叫他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但在那个当下,小杨想到的就是,领导故意这样做。

那么当小杨有这样想法的时候,他是否质疑自已的信念,质疑过自已的想法吗?当我们学会去质疑自已想法是,不再这么确定自已的正确的进候,改变就可能开始了。你的信念就不再控制你,你就获得理性谦恭。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大脑上对自已提出几个问题:

1、当我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已的对的时候,人可以这样对自已讲,“我或许是错的,但我的想法是......”

2、在没有足够证据可以证明的情况下,就当心,我自已为何会如此想。就像小杨那样,是不是我们内心是敏感多疑。

3、寻找其他信息来源。而这些来源观点是你从来没思考过的。比如小杨,还有没有一个可能,比如我自已是做不对,或者,领导就是希望改变,或者领导急于完成任务,而并非完全是针对我、

4、挑选一个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人,列出你对对方所有 了指掌的事和有关对方的一些你认为真实却不能确定为真的事,然后再列出关系对方的你所不知道瞎扯事,如果你相信对方,就把它们拿给他看,以判断你对他了解的准确程度。比如你可以拿自已的孩子,你可以是去做实一些。

同时可以问自已一些问题:

1、我的思维在多大程 度上受到偏见或成见的影响

2、我被灌输了多少有可能错误的信念

3、我对人的信念信统有多了解

4、我的信念是如何被我出生的年代、成长环境,父母的信念、配偶的信念,我的信仰等塑造出来的呢?

第二天,努力做到表里如一

揭露自已虚伪的一面。我们说的虚伪至少有三种形式:

1、人们常容易以较高标准去要求自已不认同的人,而以较低的要求自已和朋友。这个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我会觉得,如果是同样一句话,闺蜜说,我觉得没问题,如果是我不喜欢的人说一句话,立马很反感,所以这就是虚伪,双重标准。

2、人们时常无法使自已的言行与自已的信念保持一致。比如说,我认为发脾气是不好的,对孩子不好榜样的力量不好,但有时候,我们会乱发脾气。有时候我们觉得插队不好,但是有机会我们也想去插插队。这就是信念与言行不一致。

3、人们无法看到认同的人行为中存在的矛盾。就是说,你看到喜欢这个人,他怎么说怎么做你都喜欢,并不觉得那里不对,就是错的你都觉得他是对的、这种现象常在我一溺爱自已孩子的父母身上。觉得。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呢?

首先解决是自已虚伪的问题。

1、要留意自已在什么情况下会高标准的要求他人,却在低标准的要求自已,你对生你的配偶的要求高于对自已的要求吗,对你的同事要求高吗?对下属呢,对子女呢?

2、列在你生活中认为很重要的观点,观念,而你有没有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

3、思考 你的生活方式,你的生活够真诚吗,够纯洁吗,在隐瞒什么,为什么你要有所隐瞒,你会怎么样面对自已虚伪?

如何解决别人虚伪的问题。

观察周围的人。可以分析他们言行不一致的程度。比如你要注意人们是否经常 在背后批评一个人,却当面总说自已很爱对方,这就是不诚实的常见形式

想一想你最亲近的人,如你的伙伴,子妇,配偶或者朋友,在这些关系中,人们有多少虚伪有多少诚实,有哪些问题是他们的虚伪造成的。

第二天,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天,仔细锁定目标

第四天,不要随波逐流,要独立思考

第五天,理清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破仑·希尔:人类取得胜利的17条黄金定律
你有悟性吗?
成功赚钱的十七个金律
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如何正确地怀疑?
优秀人才必备17条黄金定律 好好把握了!
认识自己,相信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