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祝崇伦绘画作品集


《孔靖媛》头像 木板水性坦培拉2015年

画家祝崇伦,与我是毕业于不同年代的中学校友 (1972届和1997届),又是父亲多年的挚友。父亲说他是那种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做画的好人,是一位有着优秀品格且作品颇丰的艺术家。

祝叔叔是一位曾获得国际美展金奖的著名画家。他绘画、摄影、写诗、还在报端发表文章,令人敬佩。曾接受过新闻媒体的多次采访,他的作品,如同他的人品一样优秀。

《沈阳晚报》曾刊载过一篇题为《火柴盒上的袖珍历史》的文章,内容是报道祝叔叔多年收藏的“火柴盒”。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火花”题材,吸引了我,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怀旧的温暖以及遗失后的新鲜感。方寸之间释放出明朗的文化气息在一枚枚灵动的小火柴盒上欢快地舞动、跳跃。

我常想,我们的民族究竟遗失了多少珍贵的东西?祝叔叔在这些濒临遗失、发黄褪色的火柴盒上的“火花”中,汲取了多少营养,并获得了多少灵感和启发……这种对文化的坚定“守望”弥足珍贵。

祝叔叔的诸多爱好中,绘画作品最为优秀并成绩斐然。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他的绘画作品质朴、平实,简约,温暖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他以其丰富的想象力、自由的心灵、饱满的热情所创作的“关东风情系列”美术作品,于忍隐与执着中释放出丝丝柔情:《春分》、《谷雨》、《赶集》、《正月里》、《回娘家》、《红高粱》、《蝈蝈声声》等作品,清新、朴素、节律、隽永、温厚与落落大方。画家没有取材关东地域文化的诸多硬朗符号,而是把视角、线条、色彩、形象巧妙地献给了关东最柔软的那部分:富饶的黑土地上快乐地生活着的女性、母亲和孩童,外加小鸟、小狗、小鸡、小鸭、小动物……画家擅于捕捉那些“最富于包孕的瞬间”,颇多高品质细节的描述,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令人惊叹的美学设计与审美表达,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是从温润的泥土里捧出来的一幅幅有温度的生命,美丽、明朗、灵动,朴实的审美境界令人敬畏。

他的另一组系列绘画作品《知青生活》真实呈现出那段苦涩时期的质感,同样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敬畏和青春岁月的赞美。

学生时代的懵懂,遭遇上山下乡的淬炼,铸就出那个年代的特殊品质。祝叔叔选择了“知青肖像·土地系列”的绘画作品来表现知青一代人的悲怆、忧伤、尊严与纯真。在作品《知青的日子》、《晚归》中,以简约的绘画风格、以血浓于水的深情彰显着关东大地酷烈沉重的气息,给正待夯实的青春经历涂抹上思考的色彩。知青选题的绘画作品,是对那段青春在迷惘年代被吞噬的强烈追忆,充分展示了青春季节的魅力以及生命尊严的苏醒。

祝叔叔为他的绘画作品《晚归》写下了几行诗:

“我躺在高高的

装着包米稞子的马车上

昂望着那湛兰的天空

看那游动着

丝棉似的白云

从地平线上的一边

缓缓的越过头顶

飘向另一边

大地上黄色的野草

在微风中湧动

空旷的田野

马车过后

在寂寥的大地上

留下了车老板

驾驾,喔喔,的吆喝声

还有那马车

"冬冬"响的闷铃声

而马车下的道

弯弯曲曲

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这就是我

一九七四年十月一日

真实的晚归”

“一切景语皆情语”。画家的诗真切地回溯了黑土地、知青岁月里的一抹记忆,那漫漫悠长的“晚归”仿佛是一个隐喻,朴实生动地描绘了青春岁月里的彷徨、寂寥、恍惚、怅惘,希望、散落于知青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真实的晚归”以一种空旷廖远的宁静,憧憬着未来,给那段蹉跎岁月里所承载的记忆增添了一份细腻的关照。

祝叔叔的许多诗作及摄影作品,和他的绘画作品一样份量厚重。故事在无拘无束的诗行间展开,《学工》、《学农》、《校办小工厂》、《我们的老师》、《课堂搬到田地里》、《捡拾废钢铁》…… 无不倾诉着:苦痛、疑问、迷茫、酸楚、亢奋、躁动。真真应验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比历史更接近真实。”画家把这段被禁锢的思想和被放逐的时光最真实、最难忘的生活感受,以诗的温暖、觉醒的精神、怀旧的方式,顽皮地加以解读:青春期的思绪和成长,一系列真实的细节描写,实现了画家个人记忆和时代记忆碎片的连结。

祝叔叔还在他的摄影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记录生活、表达思想、赞美生命。旅美摄影家范朝亮曾指出:“拍照是留下纪念,摄影则是留下思想。”祝叔叔的系列摄影作品严格锁定有思想的影像:《胡同里的故事》、《沂蒙山之情》、《我的黑白世界》、《黄土高坡捧回的一把泥土》等影像无一不浸透于生活、引发思考,这些勤奋思考的结晶惯常地融进他的影像作品中:温馨的怀旧、细腻的情感、理性的追问、率真的思考和个性化的创作伴随其中,常常给他带来双重的快乐。

祝叔叔曾坦言:“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你一生都在做你喜欢的事。”喜欢是一种理由,是一项需要持久的“兴趣”来准确定位并得以支撑的视觉和思想作业。只要喜欢,就无所谓得失。喜欢,就是心不浮躁,对文化有自信,对根有坚守。这种驻守的坚持与表达,使得民族的根茂盛而坚挺。

在当下中国,艺术已投降于市场,而不再服从于心灵与艺术本身,这已然成为常态,当代艺术(美术)尤为如此。泛滥成灾的假冒伪劣画家,空前高涨地随意糟蹋绘画艺术,导致当代艺术的前景令人堪忧。在这样一个艺术被边缘化的时代里,在这样一个躁动的世界中,要保持冷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

祝叔叔的艺术作品饱含深情、坚守文化自信,不声不响地净化着心灵,象北方的雪花静悄悄地飘落,浸润了黑土地,滋养着画家“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祝叔叔曾经以“木板水性坦培拉油画绘画方法”为我一岁多的女儿画过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画的真好。每当女儿指着画兴奋地说“这是祝姥爷给我画的画”时,我都会心生感动。谢谢祝叔叔在这幅画里送来了满满的祝福和美好。

记得那年,我到美国哈佛大学访学。祝叔叔为此特意画了两幅中国画、还精心准备了两方寿山石印章和他出版的获奖画册,送给我的哈佛导师汉学家Stephen Owen教授。这份特殊的礼物里,文化与真诚均蕴含其中,浓郁、久远。

如今,祝叔叔退休后的生活,仍然洋溢着对绘画的热爱。享受天伦之乐之余,笔耕不辍,兴致勃勃地创作。沉浸在绘画里祝叔叔是自由的,绘画已经成为了他惯常的生活方式。

近日,祝叔叔的新书要出版,邀我作序,我不揣浅陋,借纸端写上几行字。

是为序。

梁丹丹 2018年8月1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柴盒绘画集锦
山水画中的留白什么作用?
火柴盒上的绘画艺术
(原创)常德:雄关漫道“画”如铁
名家绘画:人物作品欣赏94
隽永的悲凉—追忆油画家赵开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