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后职场躲酒指南。

这是一篇来自@艾琳 的原创文章

@艾琳

你有试过,在公司的饭局上,被领导和同事劝酒吗?

最近,浙大冯教授半斤酒的“师门规矩”,又在网上引起了一番小小的轰动。

导师劝酒,学生怎能不喝?这位得意门生,最终喝到被其他人抬回了宾馆,拼着喝出了一个老师的念念不忘——

老实说,今天的年轻人,不见得个个都爱喝酒,但没有几个是会在这种社会交际的场合上,说自己不喝酒的吧?

中国的“酒桌文化”,其实一直处在一种暧昧而针锋相对的讨论里。

看他的言论,我也想起自己之前公司里的一些事儿。在喝酒这件事情上,我想我也是绝对有话语权,能给这位可怜的学生支个两招的。

不瞒你们说,我当时其实是我们全公司最会躲酒的那个人。

 01 

只要是大一点的饭桌上,喝酒是不成文的规定,没有人敢说自己不喝。

“喝点酒嘛,热闹热闹。”

毕竟,没有人想和自己老板或是上级的意思过不去。

而就算是身边有位说自己喝酒会过敏的同事,也是被领导一句“就喝一点意思意思”,架着就端起了酒杯。

是不是真的过敏?我不知道,但是说自己过敏的那位喝了之后,脸和脖子都红成了一大片,在饭桌上显得格外显眼。领导酒过三巡,时不时还得点评一下,说:“你们年轻人呐,就是缺少历练。”


除非真的喝一点就要被拉到医院去,剩下的人,不管有没有喝过酒、是不是过敏,都一视同仁,全都得喝。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中午聚餐,领导并不会顶着下午还要上的班,硬要求我们喝酒。

但是只要是晚宴,又或者什么重要的领导、宾客要来,那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场合,一般肯定不喝啤的,不只有红的,还有白的。

所以领导一般都喜欢选在晚上聚餐。

今年年初,领导就借着给大家接风的由头,邀请分公司的老总一起,去饭店吃饭。  

 02 

这位分公司领导,我们暂且叫他A总吧。

也是在那次饭局上,我发现,不只是我不喜欢喝酒,大部分的同事也不喜欢喝酒。

非常不喜欢。

酒桌上是有一系列不成文的规矩的。坐A总两边的,一定都是级别高的同事。重点是,他们也得会喝。陪A总喝。

按理来说,大家应该都巴不得坐在领导身边,好在席间好好“表现”一番被他记住。

但事实上,大家都是相互“谦让”的,谁也不愿意坐在领导旁边。饭桌上就出现了一个“奇观”:一张大圆桌,新来的人坐在圆桌的两边,A总位置左右却一直空着,没有人敢坐。

我心思很直,一进来便顺着空位要往A总的方向那边坐一个,被同部门的小姐姐悄悄用力一扯,才反应过来,躲进了同事们的阵营里。

因为,坐领导旁边需要喝白酒。而且每次敬酒,一定需要喝完。

之前在公司的年会上,部门负责人H姐,因为坐对了位置,在会后喝到去洗手间吐了好几次。当然不止是她,基本上坐A总和几位老板旁边的都吐了。

当然,座位都是按人头点的,肯定不会让领导被这样“隔离”开来。我就这样看着那几个座位空了十几分钟,看着后来的同事,满脸苦笑地坐在了A总的旁边。

我知道,他们今天这顿饭,又不会好过了。

 03 

说到酒桌,除了大家一起举杯饮酒,“相互敬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里面,也有不少是我经历过了以后才知道的门道。

敬酒分两种。

一种是“一对一”的单挑式敬酒,这种有可能是晚辈敬长辈,也有可能是长辈“找”晚辈。

比如,你可以看到领导端着酒杯找下属 ,语重心长教导一番,拍拍肩膀说“你最近跑的少啊,还是要努力出去跑,有什么问题尽管说”。

然后两个人都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还有一种,是轮着向局上的所有人敬酒。比如一桌有十个人,你需要向每个同事敬一杯酒,相当于你喝九杯,每个同事喝一杯。

在席上,初次见面的晚辈,难免要向长辈敬酒以示尊重。而逢有什么重大事件或者节日喜庆的,也免不了三番五次地互相敬酒,说些客套话。

一般酒量好的或者爱表现的,会采取第二种方式。

我们这次一桌有二十多个人,我看着坚持下来一轮的同事,觉得他一饮而尽的姿势,颇有一番英雄般的悲壮气概。

 04 

由于之前公司的一些业务需要,我们基本上是三天一小聚,一周一大桌。我喝了不少,也迅速在这种训练模式下长进了起来。

在深谙了这套酒桌上的规则之后,我开发出了一套独属于我自己的“躲酒秘籍”。

首先,吃饭前,先看饭店格局。

如果是两桌,就选择领导少的那桌,因为大领导都会选择和领导坐一起。如果只有一桌,就选领导对角线侧边的,那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坐远一点,可以只喝葡萄酒,喝的时候也不用全喝完。人太多,领导不可能每次全体敬酒都盯着看谁没空杯。

喝酒的时候,架势也非常重要。

只要领导不说这杯一定要喝完,就坚持只抿一小口。这个时候,喝酒的动作幅度要明显,给人一种我喝了不少的感觉。

这就是,酒量不够态度来凑。

说到态度,最好选择主动帮别人加酒,再顺便地帮自己加上。这样能最快的把酒分完,给自己加量也好掌握。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展现出作为一个新人的态度,认真服务大家,更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

把握了“倒酒”的大权以后,给自己倒,把握好量。

太少没有诚意,太多需要一口闷的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喝下去。我总是习惯给咱自己倒在1/3稍微再少一点的位置,看着不少,喝着不多。


说着虽然“不光彩”,但我这套躲酒的方法,是相当地行之有效了。

不会躲酒,也不怎么会吃大亏,就是要多喝点罢了。

之前遇到一个毕业生,他不会躲酒,不仅坐在了领导旁边,每次敬酒也都会实实在在地喝完。喝到最后,整个人不停的傻笑,我看他举起杯,饭桌上便又欢乐了一些。

还有一次,一个新来的同事,不仅轮着敬了一圈,还红白掺着喝,最后送他回家的时候,已经不省人事,一遍又一遍地疯狂的报自家的地址。我们把他塞上出租车的时候,被司机白了很多眼。

 05 

像我一样有经验的同事,有的会选择提前吃解酒药;有的则会选择多吃饭,因为空腹喝酒其实更容易喝醉。

更贼一点的也有。像之前年会上,我们包的俱乐部灯光昏暗,我会选择喝葡萄汁,昏暗的灯光下看不出区别。

不放心的,还可以稍微再兑一点水。等领导喝的差不多再去敬酒,就更不容易被发现了。

当然,这些躲酒方式有一个小前提:我的那几位领导,其实从来也都不会强制让谁喝酒。

比如,轮着敬酒都是个人自愿的,你如果不愿意,可以选择不敬酒。

或者,领导端着酒杯找你谈话的时候,也会相互说一声,这杯可以不用喝完。

有时候我甚至猜想,是不是领导们也并没有这么喜欢喝酒。他们要求喝酒,但又不强制所有人都要喝多少,大概是为了锻炼我们这偶尔为之的“不得不喝”

毕竟,真要去外面谈业务、见客户,喝酒还是免不了的嘛。

 06 

离开了原来的公司以后,去了一家新的公司,同事们大多都是90后。席间少有这种推杯换盏,我就很少喝酒了。

而我对喝酒这件事情的态度,也一直是打着一个问号的。

有人说是因为酒后吐真言。几杯酒下肚,再陌生也能够化身多年至交,推心置腹。

但是,酒后说胡话的概率也不低。当资历深的同事,和我们抱怨着不靠谱的客户时,总会把他在酒桌上大着舌头许下的种种承诺,拿出来批判一番。

酒醒之后,这些胡话都会随宿醉消散的。


我也曾向我的父亲吐槽我们公司的饮酒文化。父亲在事业单位工作多年,他的一番话,道出了酒桌文化的一部分奥妙:

“酒这个东西,其实可以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在洽谈之间制造气氛,可以避免冷场、缓解尴尬。即使不能达成什么合作,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彼此更加熟悉,以后去争取更大的合作机会。”

“年轻的时候,谁没在几个酒局上喝垮过呢,”他似乎也回忆起了更年轻的时候,说:“但大家都喝,你就不能特立独行,一桌就你一个不喝。什么劝酒、敬酒,都已经成了规则的一部分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喝酒不是什么上得来台的优点。但你会喝酒,总是能在酒桌上争取到更多东西。而熟谙一些酒桌上的规则,也是能帮你把路走得更平坦、宽阔。”

说完这些,他叹了口气:“虽然这么说,当爹的还是希望,你们年轻人可以少喝点。”

“喝多了,身体会喝坏的。”

我点点头,接着和他拉家常。

换做以前,我可能会对他说的这种种“酒桌文化”和“社会规则”嗤之以鼻。

但此刻,在“躲酒”上甚至有了些心得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些东西的重量,并悄悄地发现了自己在心态上的那些变化。

 07 

其实,我自己也不是百分之百地抗拒喝酒的。

前几天,和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餐,热热闹闹地,也点上了几瓶啤酒。我们干杯,杯里溅起清澈的泡沫,我们便拿许多以前的故事来下酒作伴。

席间,我们聊到喝酒这件事情,发现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

小C是我们高中里玩得比较好的姐妹之一,现在在做自由撰稿人。用她的话说:“我一天闷在家里写东西,都见不到几个人,更别提饭局喝酒什么的了。”

小D目前在创业,接触的行业与人群都比较年轻。她说自己谈业务、见客户,也并不是常吃饭喝酒:“有时候和熟悉一点的客户会喝,但喝不多,更多是聊聊工作以外的事儿。”

小E在一家大厂上班,但下班很喜欢泡吧泡夜店。她说:“喝酒多好玩啊,你们平时都不出来喝酒的吗?还躲酒?太年轻了吧?”

我笑笑,顺着他们的话茬继续聊了下去,时不时又举起杯来,发现这个世界上,其实喜欢或者不喜欢喝酒的理由,本来也就是千般万种的。


倘若再换一份工作,以前积累下来的这些躲酒的经验,说不定还能派上些用场。

归根结底,喝酒只是职场文化和社会历练里,突出但不必要的那么一小部分罢了。

越是长大,也越是能够体会到所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际的含义。随着你接触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跨越年龄、阶级和各种各样的身份、利益,它会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棘手。

饭桌上的酒,让这件事情少了几分严肃,又多了几分人情味。

当然,我可能和大部分人都有点不同。比起学“躲酒”,我看到更多的同事们选择“学会喝酒”。

积极地去适应这样的规则,是好还是坏呢?我也说不清楚。

但我所担忧的仍然是这种“酒桌文化”的规则化和教条化,会让喝酒这件事情对于年轻一辈来说充满压力。

喝多了,对无论是开心为目的的聚会,还是合作谈生意的商务场合,恐怕都没有什么帮助。而把喝酒作为投机取巧的手段,更不值得称之为“文化”。

有这个心思,不如把工作给做得更好?

最后,就祝愿大家,都能够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喝酒吧。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喝完酒头痛?只需喝点这个,1分钟快速醒酒,让你千杯不醉
酒桌上做到这7点,不升职都难!
饭局上,有这三种表现的人都是高情商,难怪领导赏识
跟领导同桌喝酒,这3句客套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否则只会自讨没趣
给别人倒完酒,对方“敲桌子”是什么意思?可别会错意,被人笑话
老板劝酒:你怎么不喝,是不是瞧不起我?硕士喝完酒后却被开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