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大附中教师眼中的翟小宁:心灵教育 传统底色 君子风范

“人大附中翟小宁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举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仔细回味,越发体验到翟小宁的教育信仰、与时俱进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作为人大附中的教师代表,语文教研组组长廖昌燕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心怀教育信仰,担当使命责任——我们眼中的翟小宁校长》。她坚信,翟校长是一位执着追求教育理想,勇于探索教育未来,始终将自己的人生幸福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紧密连接起来的未来的教育家。

人大附中老师眼中的翟小宁校长

发言之前,我先后采访了我们的一些老师,他们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有文科的,也有理科的;有班主任,也有年纪组长,我请他们用简短几句话来概括一下他们心目中的翟校长以及翟校长的教育思想。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我觉得作为一线的老师,不一定十分清楚校长们的教育思想,但是老师们的回答,令我欣喜,让我感动,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老师们的一些看法。

英语教研组长说,翟校长告诉老师们,灵魂的教育者首先应该有高尚的灵魂和品格,培养君子的老师也应该有君子的气质,在翟校长的影响下,人大附中许多老师不浮躁,不功利,埋头苦干,不求名利。

教研组长梁丽萍说,我们的翟校长既有大格局,又有专业引领,既包容传统,又包容创新,因而老师们在教学上能够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人大附中在他的引领下一定会走得更好。

高二年级组长白辽玲老师说,翟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重视学生家国情怀、仁爱兼济思想的养成。翟校长重视文学和诗歌对学生的影响,他亲自为学生示范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年级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中的学生具体指导都是翟校长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高三年级组长曲兆军老师说,我的班上曾经来了个教育难度特别大的学生,翟校长多次找我了解情况,并做出具体指导,他让我发自内心地爱这个孩子,关注这个孩子。他说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孩子,而是背后的一个家庭,责任重大。一件小事儿,让我读懂了翟校长作为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

年轻的语文老师徐翔宇说,翟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用大爱、善美、智慧与光明唤醒灵魂,他崇尚中华美德之力量,他果敢接纳基础教育的新知前沿,眺望未来教育的发展。

翟校长的徒弟张芳老师说:让人难忘的是翟校长的语文课堂充满善意和慈悲,是他发自内心的赏识教育,他总能找出学生身上哪怕很微小的闪光点,并且不吝赞美。我在团委工作时,翟校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心灵教育的精神研究,以及通过言传身教给教师,给学生润物无声的影响。

翟小宁校长教育思想的亮色——心灵教育

在廖昌燕老师看来,翟小宁校长教育思想的亮色是心灵教育,其底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他以自己的君子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人大附中人。

教育离不开人,离不开生命。一位德国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翟校长说,真正的教育是灵魂的培养和启迪。教育是以心养心的过程,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指向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

在学校科研年会的专题报告中,在全校升旗仪式的即性演讲中,在年级大会的发言中,在和老师们日常的聊天谈话中,翟校长经常强调心灵教育的重要性,他反复强调,灵魂教育就是点亮心灵,就是播种爱与善,真与美。教师要在学生的心灵上种下爱的善良的种子,给软弱的孩子以坚强,给自卑的孩子以信心,给无望的孩子以希望,给苦恼的孩子以欢喜,给孤独的孩子以幸福,给幸福的孩子以激励。

于是,心灵教育这一思想理念逐步深入到老师们的心里。大家深知,心灵教育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具有固本培元的作用,是对学生品德、人格全方位的影响和教育。

人大附中的老师们认识到,当老师们在学生的心灵上播种爱与善的种子,让更多学生的心灵充满温暖、美好和希望的时候,真正的教育就发生了。人大附中许多老师以心育人,以爱育人,以善育人,是人大附中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翟校长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只有爱才能激发爱,只有善才能激发善,只有奉献爱才能得到爱。

翟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去做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翟校长亲自带领人大附中的一些老师,共赴地震灾区,为那些心灵受到重创的灾区孩子们送去温暖、慈爱,更送去希望、信心。

当翟校长满怀深情地为老师们讲述这些经历的时候,当看到翟校长作为一位普通的支援者,在简陋的帐篷里为不同年龄的孩子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们都被震撼。小树林里放着几张桌子就是课堂,那些孩子苛求关爱的希望的延伸,还有翟校长亲切温暖的话语,如春风如暖流一般感染着每一位老师,廖昌燕老师就是在场被感动落泪的老师之一。

翟校长正是以他身先士卒的榜样的力量,昭示并践行着他的大爱思想,老师就是在翟校长的言行之中接受了他的教育思想,进而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行动。教育就是具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当你的心灵被一种美好、一种情怀、一种高尚所感染激励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同样变得美好而高尚。

这就是翟校长所说的,当教育使人的心灵得以觉醒的时候,灵魂教育就诞生了。

翟小宁校长教育思想的底色——中国传统文化

心灵教育是培养爱与善、真与美的心灵,强调育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为本,其本质就是修心。翟校长所说的心灵教育,正是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他特别强调智慧教育,强调格物致知,开启智慧,获得新知,他所倡导的心灵教育和智慧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守正而初心。

育成大才,必修大德。翟校长常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信仰,教育应该用文化的火种点亮生命,点亮未来。人大附中老师们体会到,文化的信仰首先就是爱国的情感,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只有在学生心灵上播种信仰,播种理想,才能让美好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年级组织白辽雷老师说,用文化之水浇灌学生心田,以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滋养学生的心灵。高二年级的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完成日常的工作,而是有了更高原的目标,更深广的根基。

近年来,高二年级组织了一系列的大型学生活动,如行走阅读《红楼梦》、专场《三国演义》、青春飞扬诗歌朗诵、学生立人讲堂、青春集体舞展示等等。

2016年9月,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在南京举行了庄严神圣的主题活动,哀悼并纪念南京遇难同胞仪式,感受六朝古都的厚重文化,体会血雨腥风的悲壮历史,感悟“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有学生这样写道:当我透过玻璃,注视着这灯光下千百年前的艺术品,仿佛能看看到一双手,正灵活地将泥胎塑造成精巧的模样,它们虽然简朴,却独一无二,即使放眼整个世界,应不会找到一模一样的第二件,因为它来自于这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国。对比现在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物品,你是否会在某一个瞬间觉察到它们少了些什么,当科技发达了还有多少东西是独一无二的,还有多少东西是我们平静下花费时间用心完成的。

历史留下的,不只是一副副静静地绽放在岁月里的画作与字迹,还有那一具具埋葬在尘埃癌里的骸骨,无论是怎样的人,当他站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的前面,那密密麻麻充满着整个视野的名字,也会产生心灵上的强烈的震撼。

30万同胞,我相信那是每个人都体会到的悲愤,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仇恨,因为仇恨不能改变什么,只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我们身为这个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不难看出,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古老的文化与历史的责任,已深深积淀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最终将化作他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精神烙印与文化根基。

心灵教育之魂,不仅是修大德,还要遵循规律。翟校长将“道法自然”这一中国文化的融通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中,他告诉老师们,“道法自然”就教育而言,就是要效法自然中的丰富性,追求自然生态的多样化,就是尊重自然之道,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顺天致性,使生命得以舒展。

翟校长强调的教育生态,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顺应自然,顺应人性,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禀赋,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他还对教育的丰富多样性与教育的统一终级性之间的关系做了清晰明确的阐释,教育生态丰富多样,教育方式林林总总,教育方法千变万化,但无论何种样式的教育,都要以人的健康、幸福成长为宗旨,都要指向人心,立德树人,培养有道德的心灵,都是以舒展生命净化心灵,启迪之后,提升道德,健全人格为智慧。

在智育教育方面,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翟校长认为,语言文字是文化基因,我们应该用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因此他强调,要读经典,读《论语》、《孟子》,读《大学》、《中庸》,要用中华最纯正的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心灵和品行,启迪学生的聪明才智。读诗,可以让情感得到释放,让灵魂得到安放,诗歌与生命相遇,会使诗歌更有生命力,会使生命更有诗意。

因此,人大附中校园的早晨,是从朗朗的读书声开始的,圣贤的教诲、古诗的芬芳,伴随着学生们响亮的声音传播出去,又烙印在他们年轻生命里。人大附中的下午,常常是学生们最兴奋、最热闹的时候,人来人往于不同的教室,国选课、教选课、研修课、大学先修课等等异彩纷呈,它们打开了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窗口,开拓了学生了解现代世界的眼光,同时也在静静改变着学生的言行举止,气质人格。

翟小宁校长教育思想的魅力——君子风范。

谈起翟校长,人大附中师生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翟校长是谦谦君子,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语文组老师看来,翟校长厚德包容,谦和有礼,文质彬彬,知识丰厚,见识独具。翟校长办公室的牌匾上“厚德载物”四个字,正是他真实人格的写照。

数学组梁丽萍老师同样深有体会:翟校长为人谦和,给予老师尊重与包容,鼓励我们大胆工作,与他交流能畅所欲言,因为他总是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

张芳老师说,翟校长对待同事非常尊重信任,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总是报以感谢和鼓励。生活中常常给予我最大的宽慰和帮助,让我非常感动。翟校长就是这样以他的善良、尊重、包容、平等的谦谦君子风范,让老师们感受到一个现代君子的人格魅力,也带动着校园平等交流、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

基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又借鉴国际教育之精华,翟校长提出我们育人的目标是培养现代君子,培养善良而有智慧,和谐而有个性的现代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学贯中西,为了倡导新时代的君子人格,人大附中设立了“君子日”,师生们共同围绕君子内涵,君子风范,我心目中的君子以及怎样做君子等内容进行了君子风、君子行、君子颂、君子书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对君子人格,君子风范有了深入具体的认识。

高二(13)班李子程的《江城子·君子日》写道:自故君子少年当,度翩翩,不能忘。周而不比,续先师光芒。纵然世事太浮华,戒骄横,忌轻狂。人生难免多争执,勤思量,多谦让。文质彬彬,承家国重望。十年奋斗国富强,君子风,举世扬。

高二(12)班关姝韵所写的《君子》这样表述:今之君子,精华传承。严修深省,砥砺德行。于外以礼,于内以正,克已不渝,持之以恒。通达明理,与人为善。锱铢必较,网开一面。严于律己,防意如城。宽以待人,海阔天空等等。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一点点深入人心,君子的精神和风范在人大附中的学生心中逐渐生根萌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翟校长的教育思想在人大附中这块沃土上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为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的教育思想自成体系,又与实践结合。多年来,他始终心怀教育的信仰,担当使命和责任。他告诉老师们,教育者对教育要有信仰,有信仰才有高尚的追求。他还告诉老师们为什么要做教师,什么是好教师,以及怎样做好教师。

翟小宁校长说,做教师是为了自立而立人,自育而育人。优秀教师是信念驱动的教师,为信念而工作。为人师者,首先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塑造好,把自己的心灵修炼好。做教师尤其要有敬畏心,要懂得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敬畏教育规律。教师要有幸福的生活,家庭和睦,家人美满愉悦。“心怀教育信仰,担当使命责任”,这就是翟校长一直深深感动和影响人大附中每位老师的原因所在。

最后,廖昌燕老师引用翟校长的话与大家共勉:“教育是人类文明的薪尽火传,连接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教育应该用文明的火种点亮心灵,点亮希望,点亮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真正的学习,从来都是一种自发的社交行为
厚德立身 学者本色
“教育要点亮心灵”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教育思想研讨会举办
观点 |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 : 教育,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演讲 |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成为优秀教师,这三个字很重要!
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