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水四定”是人水和谐的基础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一则广告词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如果不想让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以水为线。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就是在自然层面,守护好我们的生存家园。要把“定”字,落实在制度、技术、管理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利用水约束水,也要善待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保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以水为源。水是人类社会发展之源。从远古社会的逐水而居,到现今时代的水资源争端,都说明了水资源的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就是在经济层面,守护好我们的生态家园。四个“定”字,要求我们从向水进军与水争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提高生物多样性,塑造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以水为媒。水是传承弘扬人类文明的重要媒介。依赖于河流的滋养孕育,人类缔造了最早的文明,即大河文明。各大文明沿着河流繁衍发展、弘扬传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人类文明的进步。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就是在文化层面,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通过“水”媒,弘扬民族品格和文化风骨,增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厚重感。

  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我们必须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我国水资源紧缺,解决时间分布不均,可以修水库;解决总量分布不均,可以修调水工程;解决水污染,可以靠制度管理。但解决总量不足只能靠节水。节水不是限制人用水,而是让人合理用水科学用水。从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人水互斥,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共处,人水和谐,进而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安澜。

责编:时晓冉
审核:孙启文
终审:陈维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03月22日今晚报《日知录》水是流动的历史
【广东】曾逸《如果没有水》
水文化漫谈
水文化
人水和谐,中华“水事”的千年追求光明日报-光明网
水,生态教育的原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