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古一案例获乡村治理优秀案例奖

记者从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上获悉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黄海子村“135+让一步”工作法荣获乡村治理优秀案例奖。


  据了解,近年来,黄海子村以建立社会矛盾疏导和利益协调机制为突破口,按照“强化基层、化解矛盾、改善民生、共建和谐”的总体要求,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立足点,运用“135+让一步”乡村治理工作法,夯实了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精神基础和道德基础。

  村干部协调化解两户村民多年的土地纠纷。

  黄海子村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西部。在推进乡村治理中,黄海子村党支部创新方式,以“情是融化剂、理是连心桥”为口号,以“耐心听,找茬口;细心看,剥麻根;公心断,解麻团”为方法,推行“135+让一步”工作方法。

  村干部会同镇综治办到现场解决电路问题导致的作物受损纠纷。

“135+让一步”工作方法

  “135”即建强一个平台、强化三级联动、用好5种方法,“让一步”指为时间让一步,直奔矛盾去,解决群众痛点;为诉求让一步,直奔问题去,解决群众难点;为感情让一步,直奔杂事去,解决群众怨点。

建强一个平台

  为打破传统矛盾纠纷调解“踢皮球”现象,黄海子村秉承让百姓省时、省心、省力的服务理念,建成标准化综治中心,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服务。近两年,全村共接到矛盾纠纷案件18件,全部成功化解,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强化三级联动

  精心打造“一格两队”,建起镇、村、网格员三级联动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明确“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高”的群众工作职责,提供个性化和全方位服务,实现走村入户全到位、联系方式全公开、反映渠道全畅通、服务管理全覆盖,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村民共治注入新活力。

用好五种方法

  为了提高群众满意度,营造和谐发展氛围,黄海子村总结出带动法、自治法、法定法、选树法、引导法5种乡村治理具体方法。

01


带动法

  推行“三链两设”,即“种养技能培训链、市场信息共享链,农畜产品销售链,设立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党建发展模式,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02


自治法

  按照村民自治章程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全面实施重大事项民主表决。在涉及土地流转、草牧场土地确权、财务处置、低保年审和危房改造等的重大议题上,组织召开村级重大事务会议,有效避免了村务管理中的决策失误。

03


法定法

  开展群众性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农牧民学法实效,村“两委”成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对贫困户、流转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留守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分类实施精细化普法,夯实法治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开展“扫黑除恶”等行动,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04


选树法

  全面提升村民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制定身边好人推选褒奖制度,引导村“两委”成员、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发挥示范作用,选树一批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好村民”、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以好家风带村风促党风。

05


引导法

  以草畜平衡、生态保护为核心,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通过培育一批生态建设大户,探索一套适合当地的生态奖励补偿机制,提高农牧民建设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促进草原生态有效恢复。

记者:包荭

编辑:李珍

校对:乌旗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狐椒文旅联合搜狐好物与玛拉沁艾力开启战略合作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余村八个村建设
庆祝内蒙古农村信用联社成立十周年系列报道第三篇:《便民利民农信联社助农金融服务网点覆盖99%嘎查村》...
乡村振兴只要做好四个“三”,偏远乡村也能成为“小江南”
创新工作措施 打造美丽乡村
千村示范 万村行动丨巴彦霍德嘎查:让农村有“颜值” 更有“气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