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荣新||考中三思

2017年7月13日8时13分,当我走进办公室,习惯地打开电脑,进入“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信息查询”系统,输入女儿的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验证码时,系统显示的查询结果是:“录取院校,(2390)上海师范大学”。我不敢相信,又致电上海师范大学招办02164322695,得到的消息与我查询的结果是一致的,这才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将这一消息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不间断的祝贺、答谢。当这种考中的激情渐渐消退,生活进入正常且等待录取通知书送达的状态时,我回想了女儿在接受基础教育这十二年时间的点点滴滴,感到她的成功有三点值得记忆:心理疏导、目标引领、后期发力。记忆之前,必须要介绍我和一家亲戚的缘份:我的姑姑、姑父和表妹。

我有一个近门的姑姑,与我的父亲没出五福。在我们《徐氏宗谱》中,他们排在第20世。1989年我高中毕业考入信阳陆军学院时,姑父已于1988年从信阳陆军学院毕业分配在洛阳某师,又于1989年从洛阳某师调到信阳陆军学院。当时姑姑还在洛阳上班,并于1990年从洛阳调到信阳师范学院。因此,我在信阳陆军学院上学四年期间,姑姑和姑父从生活上、学业上给予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也使我从某种心理上有种优越感。1993年军校毕业后,我分到了漯河部队,后又在许昌、孝昌、信阳、桐柏等地的部队任职,姑姑和姑父一家也于1994年随信阳陆军学院搬迁至山东济南,后姑姑调至郑州大学,姑父为了调入郑州某一军队院校,自愿从正营降至副营、少校降至上尉,方符合调动条件,从此他们结束了随部队东调西动的颠沛流离生活,在郑州稳定了。2000年至2002年,我在郑州大学工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又与他们见面了。

2009年3月我转业到郑州现在的单位上班,当年秋季,女儿从信阳转学到郑州,在一所小学就读五年级。至此,我们一家开启了郑州生活的模式,也和姑姑、姑父在一个城市生活了。

一、心理疏导

女儿转过来后的小学两年挺顺的,成绩不算太好,倒也不错,深受数学李香老师的喜爱。升入初中后,起初在一所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就读,在满是优等学生的班级中,成绩明显不行,压力很大,不得己,八年级时,我把她转入另外一所初中,一切方进入了常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变化,逆反期不期而至,八年级时更为明显,再加上我和她母亲的准备不足,面对这突入其来的变化(不听话、对着干、易发火、爱出走)一下子束手无策,而且当时我的脾气不好,方法不对,动辄非吵即打,使得父女关系紧张、家庭气氛凝重,全家陷入了僵局。万般无奈之下,向姑姑求救。姑姑先是把女儿接到她家,在她家小住几日,后以给女儿辅导化学和历史为由,每周到我们家,在辅导功课的过程中,与女儿谈心交心,化解心结,慢慢地,女儿逆反期的特征不那么明显了,女儿喜欢上了她这个姑奶,和她姑奶成了“忘年交”,姑姑成了女儿无话不谈的朋友,她学习成绩也慢慢地上来了,2014年经历了中招考试,考入郑州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这里面姑姑付出的心血只有我们能够体谅到、感受到。

后面的生活本该一帆风顺,可青年人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是无常的。到高中后,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女儿的情绪和脾气反复无常,有时变得更加任性和固执,她的一些选择明显是不切实际、与她无益的,但她不听,不改,家庭中围绕她的矛盾陡增,曾经一段时间又陷入无尽的苦恼中。这时,姑姑又充当了“灭火队员”,为了破僵局、化积怨、调心理、顺关系,与女儿同吃同住,费了很大的功夫,才使我们的生活走上正规。

姑父是部队一名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最擅长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经常在合适的场所,用画龙点晴之语,开导女儿,助力了女儿思想的转化。

我原来所在处室的处长大姐,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行政人员和基础教育工作者,每当我遇到上述这些困惑时,她都能给予理解和关心,以她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向我提供帮助,为我出谋划策,女儿在受教育上的成就,与这位大姐有很大的关系。女儿有个小姨,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留在京城,在一家外资企业供职。女儿不仅把她当作长辈,更把她当作一名知心朋友。每当我们无计可施时,便向她求助。她通过与女儿的私聊,让女儿到她那里小住,带女儿一起到国外看世界,以润物无声的力量,做好了女儿的思想工作。

英国著名文豪狄更斯曾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具力量”。女儿这一代是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他们有他们的成长苦恼,他们有他们的学习困惑,他们有他们的生活难题,当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时,很容易形成逆反期的一些特点,这个时候的心理疏导必须跟上,通过一些适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让他们把积存在心中的郁闷发泄出来,才能使他们的性格更加健全。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正是有了上述这些贵人们的心理疏导,使她的心理才能够健康,性格才能够健全。

当下,郑州所有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医生,一定要发挥这些功能室和医生的作用,为学生的“双健”成长(心理健康、性格健全)引航把向。

二、目标引领

在我女儿的周围,有一群“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以及他们平时施放出来的正能量,就象一座座灯塔,引领着女儿努力的方向。

姑家表妹胡平舸,文理兼长,全面发展,是个智商和情商双高的才女。她爱好写作,从小学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高中之前已有十余篇被刊登,尤其是初中阶段,她的作文多次受到展评。胡平舸在完成繁重的学业之余,不忘动笔,所写文章在三份报纸上发表,被四本图书及一本杂志收录,2013年被吸纳为“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姑父是个有心人,把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作品全部收集起来,共307篇,汇编成一本书,并命名为《春天的音符》。她理科优秀,高中时结合所学化学知识,产生了一种“合成材料”的创新思路,经多次实验、制作完善后,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高中毕业时,获得河南省实验中学马玉霞校长实名推荐参加大学自主招生,并荣获山东大学、郑州大学A级录取资格。2014年6月25日,胡平舸以理科584分的好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大学期间,没有由考取大学而放松和放纵,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大三结束时,获得山东大学硕博连读的资格。女儿在和她接触交往中,无形中受到了影响。女儿读初中时,平舸上高中,就把自己初中时的学习、生活经验传授给女儿;女儿读高中时,平舸上大学,又把她自己上高中时的学习、生活经验传授给女儿;女儿被大学录取时,她又告诫女儿,大学不是保险箱,考上大学不等于修成正果,一定要保持高中时的学习劲头,学好必修课,拿下选修课,争得高学分。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引领着女儿一路走来。

姑姑和姑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姑姑是郑州大学从事化学研究的教授,在耐火材料研究上颇有建树,这几年象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女儿,做我女儿思想工作最多,也是对我女儿心智成长影响最大的一个长辈。姑父是郑州某军事院校副师职干部,在部队的管理工作和政治工作中有深厚的造诣。在女儿高考前的动员鼓劲晚宴上,姑父说,要和女儿进行一次比赛,女儿参加高考,他写一部书。当女儿高考结束时,姑父的一部《心书——看法与活法》也问世了。这部《心书》共分三卷:《人论》、《心论》和《言论》,是他30多年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所讲的真心话。在此之前,他还写有《军校教育管理论稿》A、B、C、D四卷,《省心笔记——胡永群众路线·与你同行》选录上、下卷,这一切,都无形地影响着女儿。

除此之外,女儿小姨的工作和生活,既是一种有形的状态,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告诉女儿,唯有奋斗,才能成功;只有努力,才有收获。我身边朋友圈里的同学、战友、老乡,他们的孩子一个接一个考入大学的例子,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助力女儿不断的向上向前。

“近朱者赤”。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有充满正能量的人相伴,是一个人成功不可或缺的充要条件。

三、后期发力

女儿的中学之路弯弯曲曲的。当初上初中时,为了追求某种效应,让她去了一所具优质教学资源的学校,然而,学校并不适合她,经过一年的煎熬后,八年级开学时,我把她转到了另一所学校。这个教训再次证明: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刚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全面展开学习时,又遇上逆反期,折腾了一阵子,对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直至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才知道开始发力,铆足劲学习,终成正果。

高中一年级时,学习、生活等一切正常,及至高二,思想上又出现波动,不知受哪方面的影响(可能是同学之间的影响),一度要求去韩国学习,甚至有了离开现在的学校,到校外报韩语班,准备到韩国上高中、上大学的想法。后经所有人,包括她信赖的、崇拜的等一番艰苦卓绝的思想工作,且恰赶上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韩关系出现紧张,才使她放弃了去韩国的念头,开始把精力再次集中到正常的学习上,开始了发力。自此以后,真象换了个人似的,抛却杂念,专心致志,晚上常常学习到凌晨2点左右。除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在外面又找了一对一的辅导,周六、周日往返于辅导老师那里。她常常对我们说,如果再给她半年时间就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考了一个我们都觉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完后,等待的日子最是难熬。分数没下来时,等分数,分数下来后,报志愿时又受了一番折磨,因为提前录取的志愿是顺序志愿,是最能体现“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话了。报完志愿,等待录取结果那些日子,我无数次地打开查询窗口,输入她的考号、身份证号,对数字一向不敏感的我,早已把那些数字背熟了。待查到录取结果时,又进入了等录取通知书状态。这时候的心情,是异常的复杂。

女儿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意味着她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有了收获,更意味着我们和女儿十七年朝夕相处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离开这个家,回来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和一个陌生的男孩组成家庭,过一辈子。因此,那张我们盼望的录取通知书,对我们来说,分明是一张别离的船票啊。它确定无疑地告诉我们,孩子已经长大了,将要离开我们这个共同的巢穴,飞向更辽阔的天空。这正如龙应台所说的那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她)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她)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焦急的等待中,在我收获的欣喜中,在对未来的期盼中,在对幸福的憧憬中,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这段美好时光吧。

此刻的幸福,将会被时间凝成琥珀,永远珍藏在我们彼此的心中。

【作者简介】徐荣新,男,河南社旗人,就职于郑州市某局机关,喜爱阅读、写作,在全国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生活现状
我的日常(27)
郑州:14日起高三学生可返校复课。
家有中考生(七)
跟着奶奶长大的姑表妹,38岁时撇下两个孩子,寻短见身亡!
生活是会被现实打败的对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