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诗

​【现代诗】

  清末,感于物而作,不拘格式韵律。

        自由,意涵丰富,意象重于修辞,突破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心灵映现,自由开放,直率陈述,在“可感与不可感间”沟通。

       叙事诗, 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满怀激情来歌唱。

       抒情诗, 抒发感情,不描述完整故事和人物形象。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讽刺诗。抒情与叙事结合。对生活片断叙述,不铺展,服从抒情需要。

      格律诗,照格式和规则、行数、字数、音节、声调音韵、对仗、排列。律诗、绝句、词、曲。

     自由诗。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重自然、内在节奏,押大致相近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自由,语言通俗。

        美国惠特曼,自由诗《草叶集》。

     散文诗,有诗的意境和激情,有哲理,重自然节奏感和音乐美,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鲁迅《野草》《忆锦兰珊》。

      韵脚诗,结尾押韵,格律、音步,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规律押韵,音步(节奏)不对称的诗。

       当代诗,概括力强,从凝练含蓄语言入手,把握深层含义,品味,抒发情感,理解艺术形象,感受优美意境。

     鉴赏现代诗。语言,艺术形象、意境,情感,靠语言。简洁词句,含蓄、跳跃性。

     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抒发感情;唤起想象;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 

    情感,抒情言志,从形象、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来体现,感情的理解。

      诗歌,是抒情、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分行要求

1、句意表达已完成。

2、可独立存在的意象。

3、足够展现某种语气势态。

4、特殊和特定时间、人物或事件的交待完毕与完结。

5、作者重点强调的一个特别词汇。

      分行承担着诗语的使命,无限制的强行撕开语法的分行和无端制造非必要性的诗行?不应是一个作家或诗人所采取的,否则,诗歌则成了真正无益也无意义的笑话。

      抓诗眼

     最富表现力、开拓意境的词句,诗歌生辉的聚光点。锤炼和设置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从这赏析诗歌。

       析意象

     意念和物象撞击的产物,是内心世界,把物象选择、提炼,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用意象,去思考和感受,用意象表达。

    用“实”表现“虚”,或“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艺术规律。“虚”就是思想感情,“实”就是景物形象。

     如果只写“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只写“实”,显得死寂而缺生气。

      推敲手法

       直抒胸臆,显心绪。渲染景物和托气氛,借比兴、用典故,委婉表情达意。

    《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照格式和规则。“律诗”“句”和“词”“曲”。

   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语言吸引人,节奏、音韵感染人、意境溶化人。      辞近旨远,真情实感,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明理为文,秀气成采”。既诗,还歌,朗朗上口。陶冶性情,学到知识。“云霞雕色,逾画工妙,草木贲华,锦匠之奇”。

      点击心灵,视觉美感,音乐般语句!

       古典美感、现代哲思、超现实浪漫。

      “意象”、“意境”、“表述”、“结构”、“修饰”等。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1] 地点,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2] 动作: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 地点: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 条件: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再做一首:

你静静走在我的心里

没有告诉我你的到来

在荒芜的心灵中

我一直在等待这她的到来

  不拘格式和韵律。

       和古典一样,现代诗也定调,取象,抒情,升华,分行,音韵。注重实质内容。注重情思表达。

      古典诗,形式感强,现代诗,情思为第一,音律、分行、表达技巧,围绕情思转。

      先定调子。就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特点。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抑或忧郁,风格不同;

        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热念,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

       调子,影响诗歌的整体风貌。如:

你是我的心肝

小宝贝,每每想起你

便会痛苦流涕

只因为我想你

        这是诗吗?第一反应,不是诗。寻觅不到一丝的感动,生厌恶,说肉麻。问题在调子上。情感苍白,无思想。调子没定好。从“心肝”到“小宝贝”,庸俗无聊,“痛苦流涕”,看似煽情,实际反胃,思想浅保这样的“想”,绝不可有,如果你是投稿的话,第一个毙了的,一定是你。

        因你感情不真,缺乏思想,调子没定好。

       诗歌,情感的艺术,文学的“王冠”,缘于情感。    

       诗歌,要有感情,真感情,从心底里打动人。

       感情的真,以情动人,引发感情共鸣,产生心灵回响。下面诗: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是,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这是诗人食指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中写下的动人的诗句。这让一个初次离开家,离开母亲,涉足远方的人来读,自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对家的不舍,对母亲的爱,对前方的茫然,都可从字里行间看出。

       “也许对心灵来说,能受伤害,才能表示它是一颗心”。

     诗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思想上,耐读,给人思考的空间。它是诗歌的生命,让人久读不厌,越读越有味。

      舒婷的《神女峰》中的诗句至今还回荡在人们的耳畔:“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在这里,女性思想的细腻,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她们“长期受压抑的愤慨和悲哀”得到了释放,诚挚动人。

        调子的拿定,取决于情感和思想。从这两个方面,激发读者在理解上共振,这样的诗歌写作,调子便是拿准了,拿到位了。

        取象,“象”是没有负载情感和思想的物,物件,动作,细节等等。内容可以是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诸方面,表情达意,皆可调用。

        来源三大类:

       古文化。有意蕴,深度。长期阅读积累。勤阅读,存在脑海中。

        如《错误》,物象“莲花”:“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写尽了时光的流逝,容颜的衰老,既有感伤,又散逸古色古香气味。

       现生活。有质感的,原汁原味,易感染人。表达生活。诗《女孩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行走如同文字“断断续续”,洁静如“清凉的露水”,充满生活意味的象,让诗歌更有生活,更有韵味,更显美感。

      联想想象。潜意识里,暗示某种情感和思想的倾向,为解读提供契机。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象,常常是扭曲的,变形的。

      台湾诗《等你,在雨中》:

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从“典故”“ 姜白石的词里”里走来,明显带有想象的色彩。

       从古至今,时空错叠,致使象很夸张,却很有诗味,彰显了意味诗哲的智慧。

       取象,是与心契合的过程,让象远离心灵,象取得再好,也是失败,没有意义。诗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寄寓。将情思附在象上。《古今词话》“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按词为咏雁,当别有寄托,何得以俗情傅会也之句”。能将“俗情”深化,拓宽诗的表达空间。

         郑板桥“寄寓”高论,“胸中之竹”。“眼前之竹”便是象,而到了“胸中之竹”的阶段,便是寄寓的过程。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此便为寄寓的最高境界,是情思与象合二为一,到了“忘我”的地步。

        寄寓,三种形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缘事抒情。

      “景”“物”“事”都是象,让情感和思想有了传达通道,增添了诗的含蓄、内敛美感。

      借景抒情,景色描写,抒情感和思考。

     景色和情思表达合拍。乐景和哀景,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以美衬丑,或以丑衬美。《死水》:

也许铜的要绿城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它蒸出些云霞。

       一汪没有“半点漪沦”的死水,却被赋予了娇艳的色彩之美,使之与情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如此丧失生气的事物,却显现出了让人作呕的美了,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埃死水的污浊,在其美丽的外表的衬托之下,异常醒目,催人深思。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异曲同工,通过描绘,表达情感和思考。以物衬人,二者融为一体。常用象征,借事物,情感、理念,思考和意图表现。《半棵树》: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诗中的“半棵树”形象很逼真,读起来意味夺人,象征性更加明显。它象征了面对厄运不屈服的灵魂,这其实就是经受过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半棵树”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争,便是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抗争。诗人借这“半棵树”的形象传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感怀。

        缘事抒情。《诗经》,将细节,化为起兴。先叙,后发抒情或思考。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为,打扮多么得体的公子,我的心为你跳动了很久。“子衿”代指打扮得体的公子。先叙述相遇,然后抒发对方的羡慕之情。

        《回延安》一诗的文字:

树梢树枝树根根/

青山清水有亲人。

叙在前,情在后,层次分明,易让人把握情脉。

      寄寓,关键阶段,要达到“立象以尽意”的目的。意是情和思的结合体,寄寓便是让意和象和-谐统一,营造一个完美相融的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让真情寓于象中,形成意象,以求境界的相浑与一。

       意义的升华,结构和技法的提升:

       第一,点染意境。化自绘画,就是在诗歌的关键之处,予以点染、开拓,发掘一种新境界。当然这要靠“灵机”一动,才可能实现。《远和近》:

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短短的两个结句,便由云衬托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之大,写尽了人生的况味。

        第二,点明情思。常用的升华,不至晦涩难懂,“卒章显志”,“立片言以居要”。如《纸船》: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托物言志,情思绵长。篇末点明主旨,升华了表达的不尽情思。

       第三,强化主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前后呼应或反复吟唱。结构完整,感情热烈,看到了情思动态的流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不但情感真挚,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沉下心来品味一下全诗,你还会发现,该句总是的表达的关键位置,自然而然的呈现。反复吟咏下,表达渐趋推上高-潮。

       境界的提升,《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通行证”和“墓志铭”,神采的名词。让全诗的调子变得崇高,境界也顿显得开阔。

     文末的两句“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则更见深邃,叫人隐隐约约地,体味到了诗人对前方的那份执着和自信。

         诗歌的写作是系统工程,从定调,取象,寄寓,到升华,每一个环节都是表达的重要部分。倘若其间一环出现故障,诗歌的写作架构就会遭遇坍塌的危险。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到以一颗真心去对待每一步的落实,这样才能让作品凸显好而新的气象。

     当然,写诗还必须怀有真情,真思,这是写作的神,因为诗歌是凭借情思取胜的。如果你想精心编制一个谎言,那么就请你早点走开,别打诗歌的主意,不然你就危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思在诗境里绽放
《诗话》:痴儿轻解诗音词韵集锦(181-210)
古代诗歌鉴赏
孙祝田诗论/思想·情感·意象——诗歌三分全息审美之六
常见诗歌意象解说
【引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浅谈【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