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投资经理的2022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观后感

暂停了两年的线下盛会重启,让人感觉很好,虽然咱们国内的人只能远程看看。

股东大会开了几十年,有不同的投资者上去提问题,有些问题会一直被问起,这属于老生常谈相对不变的内容,还有一些新的问题。但不管什么样的问题,背后是不变的价值观,文化。比如今年股东会有人问如果巴菲特芒格等在坐的管理层以后不在了,伯克希尔的未来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我记得几十年前就有人问过。答案当然是不用担心,因为伯克希尔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文化,这种文化至少可以传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事实上,大概几年前,伯克希尔的长期股东,老朋友Lawrence Cunningham(就是整理出版了《巴菲特致股东信》的那位编者)特意为这个问题写了一本书,书名叫《Berkshire Beyond Buffett》,他认为伯克希尔的护城河是深入骨髓的BE R K S H I R E文化。有了这种文化,即便某一天巴菲特不在了,伯克希尔也还是能够稳健运行(这位资深粉丝把这几点的首字母凑成了BERKSHIRE这个单词)Budget-conscious,Earnest,Reputation,Kinship,Self-starters,Hands Off,InvestorSavvy,Rudimentary,Eternal。换句话说,伯克希尔已经深深留下了这些文化烙印,而其所投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上面的全部或者几种文化。

芒格在某一年的股东大会上也强调过,由于伯克希尔的模式下被投的企业高度自治,他和巴菲特不在之后伯克希尔不会有任何影响,子公司们该怎么样运行就怎么样运行。唯一的差别是子公司分红给伯克希尔让巴菲特做资产配置,可以配置的很好,换一个人做,可能效率会低一些,新的投资回报率低一些,仅此而已。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张图片,意思是想说明,同一张图大脑有时候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比如巴菲特展示的第二张图,也就是下面这张图,你可以说是一只兔子,左边是兔子的胡须和嘴巴,右边是兔子的耳朵,也可以说是只鸟,右边是它的长长的嘴巴。

巴菲特说他从小看了很多书,当地图书馆的书,还有父亲书房的书,对投资很感兴趣,也很勤奋努力的做研究,但是直到某一天看到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书《聪明的投资者》,他发现自己之前对股票投资的理解全是错的,尤其是书里面第八章关于市场先生的描述,让他灵光一闪,顿悟了。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研究一个东西很长时间,然后某一天突然顿悟了。股票,有些人把它看成一个筹码,也可以把它看成企业的一部分,这取决于大脑的认知,想开了,投资就变得不一样了,也变得简单了。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说,做生意和投资也是如此,很多企业他看了好几年,好几十年,然后某一天突然发现,哦,这个企业原来是这样的,之前自己怎么没看到。这就是人大脑的学习过程。所以对于他讲到自己观察Alleghany已经60年了,突然机会来了出手收购,我并不感到惊讶。当然,会上巴菲特也讲到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要投资Alleghany的经过。

很多事情都是很偶然的,投资并不是教条式的。巴菲特的这种做法跟很多大型金融机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工作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很多金融机构喜欢让研究员去建立行业,企业的跟踪数据库,每天在里面筛来筛去,好像一切都是很系统化的在运行。但是巴菲特讲到投资Alleghany就是一位老朋友跟他说,自己去了这家公司工作,顺便发了一份公司的财务数据过来,然后说我某个时间刚好在纽约,你如果也去纽约,我们就见面聊一聊。巴菲特看了财务数据刚好觉得挺有意思,就去见老朋友了,然后就决定投资了,很偶然的机会。很多投资决定可能就是10分钟就可以作出了,投或者不投,不需要投行和咨询公司的各种报告分析和中介服务。

今年的股东会上,巴菲特再次重申,伯克希尔一直以来的态度就是对所有股东,不论买一股还是1万股,一视同仁,而不是花时间专门给机构投资者召开一个业绩交流会。伯克希尔希望自己的每一位股东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所有的公开信息。这种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公道的,但遗憾的是,这却是非主流的。不论是华尔街还是陆家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总是会给机构投资者单独开一个业绩交流会,而散户投资者则被拒之门外,没有机会参加交流。个别上市公司甚至在小范围的交流中透露给大型机构投资者的信息和在大范围交流会议中披露给普通投资者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这就更加不公平了。

回到伯克希尔,我们会发现没有什么投行分析师去覆盖写报告,因为分析师获得的信息跟最小的股东所获得的信息是一样的。作为伯克希尔的小股东,在信息披露方面获得了尊重,获得了平等对待,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小股东们也有安全感。

说起对外投资,芒格的一个回答虽然很简短,但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投资中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机会成本。投资过程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到一系列的比较。

芒格说我们投资Alleghany是因为持有它的收益率会好过持有国债。巴菲特说这个回答虽然简短但是很全面,确实是这样。投资者做一笔投资,总是要跟手头现有的资产去做比较,国债和现金也是一种资产,也有收益率。当我没有找到潜在的收益率高于国债收益率的资产时,我就不投,找到了,我就投。

这让我想起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朋友会来问,A公司我感觉挺不错的,你能帮我看一下能买吗?或者B公司我买了,现在亏了30%了,我要继续持有还是卖掉?这些问题实际上很难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一家股息率5%,且未来10年分红非常稳定的公司,股价波动小,对于一位80岁的老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可能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但是同样的这家公司,对于一位商学院毕业生,在VC工作刚满2年的年轻人来讲,可能是没有吸引力的,因为他很可能有风险更高,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机会。

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有一位姑娘的问题是当前经济环境下,如果只做一笔投资,应该投哪家?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老问题,按照过去的经验,股东大会上是不可能推荐股票,也不会给投资建议的。巴菲特之前的股东会上说过,我们伯克希尔的主业不是投资咨询,不会给投资建议,即便是伯克希尔已经卖出的股票,也不会去讨论,因为以后可能又会买入。

巴菲特和芒格的建议一直是投资好自己,让自己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这样长期来看就是最好的投资。比如,一个年轻人如果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某个医学手术,那他总会成为这个手术的专家,成为知名的医生,也会收获财富。不管过去的人生怎么样,一定要释怀,陷在过去的不幸和错误中没有好处,要往前看,把当前的生活过好,把未来的生活过好,这就是最好的投资。

对于比特币,Robinhood,以及华尔街的投机和贪婪,这是一贯的批评和持否定态度。比特币不产生现金流,一文不值,就是博傻游戏,一棒接一棒,有人赚有人亏,不创造什么社会价值。而华尔街上的经纪人总是希望客户多交易,他们好多赚佣金,所以会怂恿客户去频繁的交易,买进卖出。

这里我想起一本书叫《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讲的也是这个事情,客户的钱都亏光了,哪还有钱买游艇,而华尔街上的人则赚的盆满钵满,所以都是他们的游艇。咱们国内也是一样的,听从券商分析师建议买入卖出,客户可能最终亏钱了,但分析师可能还能拿到几百万的奖金。当然,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讲,市场投机导致的大起大落,反而是提供了投资机会。正如巴菲特会上说的,投资更重要的品质是Sane(理性),而不是智商。

关于中国,其实一直以来巴菲特谈的都不多,主要还是芒格谈到多。伯克希尔大部分投资还是在美国国内。会上也说了,之前投资德国,以色列,以及日本等(之前也投过中石油,还有通过李录投资了比亚迪),但绝对金额和占比都不是很大,因为海外投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需要考虑当地的法律法规等,比国内投资麻烦很多。

最后,关于新闻标题热衷炒作的所谓部分机构股东主张罢免巴菲特董事长的提案(商学院教材和CFA教材上把董事长和CEO同一人认为公司治理不完善,这种观点其实是没道理的),其实历史上有过很多类似的提案,诸如“认为董事会都是年老的白人男性,建议更加多元化”等,这些提议没有一个是获得通过的。一方面这些提案人的建议很傻,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足够多的股票。而且在投票的时候,伯克希尔官方会给一个建议,投赞成还是否定,以避免不明真相的群众们被误导和误投。

最后的最后,我想起会上特意做了PPT把每天买入西方石油的金额都披露出来,这算是非常坦诚了。投资这样的企业,小股东放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条|2022巴菲特股东大会落幕!速看股神最新布局逻辑!
重磅!巴菲特股东大会实录来了!6小时36个要点 全球投资人都在看!
2022年巴菲特股东大会的28个金句,芒格提及中国仍可投资
一文速览2022年巴菲特股东大会金句!巴菲特直言股市像赌场
2022年巴菲特股东大会重回线下举办,5小时浓缩版、24个精华片段与您分享
直播:巴菲特2016年股东大会 美国投资者信任伯克希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