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家长收藏!小学期间必须要让孩子养成的8个好习惯

很多小学生的家长可能都已经习惯了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的做法——从每天要复习那些功课到安排家庭作业的完成顺序;从日常的学习时间安排到错题本的整理;从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到小区爱好的培养……

很多时候,家长并不会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错,毕竟还是个小孩吗,为他们做好这些安排也是应该的,而且效果看上去都还不错,至少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拉下。可是等到了初中后,这些家长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法再像小学期间那样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了,孩子不愿听不说,很多时候,就算自己想安排也安排不来,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开始出现断崖式的下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家长的过度管理让孩子在小学这个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到了中学以后,很多之前父母能帮忙搞定的事情得要自己解决了,在无所适从之下,出现成绩下滑也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列出这些需要在小学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希望家长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1.养成自己规划时间的习惯

规划、利用时间是一种能力,等上了中学再开始培养就已经晚了。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要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例如可以先从周末的时间安排开始。一天14个小时,让孩子以小时为单位进行划分,自己安排出这天想要做的时间,大概需要占用的时间等,然后鼓励、协助孩子去完成他的时间规 划。等孩子熟悉之后,就可以将日常的时间规划安排也放进来,让他一步步的养成规划时间的习惯,学会正确的时间规划方式。这将使你的孩子受益终生。

2.养成自己制定计划的习惯

制订计划和规划时间并不相同,时间规划是具体时间的细节安排,而计划制定则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制定目标,以及如何能完成这些目标。设定目标、学习如何制定计划需要从小培养,例如:暑假2个月,让孩子把自己想要做成哪些事情列出,然后再写出如何分步骤去达成这个计划;等孩子学会并能执行后,再将计划的范围扩大到一个学期。

3.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听课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们并不清楚自己孩子在学校上课时的表现。而小学期间大多数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家长们自己也能帮助孩子进行复习以及解答疑惑。所以孩子是否上课认真看上去对成绩的影响并不太大。但是等上了初中后,孩子学习的很多内容其实已经超出了家长的能力,如果在小学期间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并延续到了初中,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的。

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个小办法,就是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会在上课时积极发言,回答老师问题。因为如果想要积极发言,自然就需要认真听课。而积极发言也有利于孩子在老师面前留下好的印象。

4、养成使用错题本的习惯

错题本的作用谁都知道,无数的名师、高考状元告诉我们,收集、整理错题是最笨、也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会把应该孩子自己完成的错题本变成了自己的工作,结果虽然错题本一种都在使用,但是孩子却只是被动的使用而已,并没有学会如何制作和真正利用好错题本。因此家长在一开始就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制作和使用错题本,特别是在低年级时,由于学习内容简单,错题本整理也比较容易,是最适合孩子开始养成使用错题本习惯的阶段。

5、养成主动负责的习惯

从小就能学会主动负责的孩子,将来才会具有更好的独立性和自理念里。而培养主动负责习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承担家务。家长们可以在不同年龄阶段列出不同的家务,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坚持做3-6个月,孩子能够完全胜任了,之后可以继续进行调整,以锻炼孩子学会更多的基本生活技能。

6、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

预习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其主要性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是假如中学以后,会复习的学生能保证自己的学习不被其他的同学拉下,而会预习的学生则能保证自己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学会什么才是正确的预习方式,让他们养成这个习惯。

7、养成思考后再提出疑问的习惯

孩子总是没有什么耐心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当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经常会抬头问你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而我们也会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他们的疑问。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不好的习惯。因为孩子在提出这些问题时,他们并没有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而我们这样的做法则让孩子失去了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动脑筋,越来越依赖父母。因此我们建议,每当孩子就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向你提问时,请不要立即回答,而是让孩子自己先多思考一段时间。如果确实无法答出,家长也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用引导的方式,教孩子应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8、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与为孩子选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应该读的书,而没有去考虑孩子到底喜欢看什么书。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把阅读变成孩子的负担,让他们无法从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最后让他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先培养出孩子阅读的兴趣,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哪怕那些读物在我们看来是无用的。在孩子对阅读真正产生兴趣后,之后再慢慢引导孩子去阅读那些真正有益的书。最终让孩子能学会自主阅读,学会系统阅读,能够以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主题词、某个事物、某个观点为线索,自发的搜集相关书籍、资料,进行系统、广泛的阅读,将一个问题搞彻底、搞清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7个习惯,孩子受益终身!
小学期间要培养的7个意识,让孩子受益终身。成年人也适用
小学毕业前须养成的7个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
小学阶段须养成10个习惯, 终生受用
从细节做起,引导孩子规划时间
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