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GW-ICC报道|康复论坛:心脏康复最新指南解读



历经32年的发展,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简称“长城会”)已成为众多心血管医生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记忆,是国内几代心血管人和同行交流畅谈的“团圆会”,也是与海外同道切磋探讨的“国际直通车”。

2021年10月27日下午,在心血管预防与康复论坛上,我们也见证了国内专家对心脏康复最新指标的深层次解读。

症状性外周血管病运动训练专家建议

第一部分:本次论坛由斯琴高娃教授、王东伟教授担任主持人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健教授指出外周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50岁、既往动脉疾病/卒中因素等,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治疗、血运重建、运动治疗,吴教授重点强调了无论是运动能力的提升还是患者治疗的整体花费,运动训练的效果优于介入治疗。其次,吴教授基于专业领域的临床工作经验,综合国际指南,明确指出了外周血管疾病运动的可操作性方案,并就未来的可能治疗提出探索方向,如远程监护指导的家庭运动训练、可穿戴式数据信息收集的运动训练仪器、可穿戴式监测对居家训练的康复指导、居家训练运动强度的严格把握等,值得临床借鉴。

ACC关于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的建议解读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沈玉芹教授提出运动康复可逆转或减弱神经激素和炎症激活以及心室重构,同时还与心衰患者的血管舒缩和内皮功能、骨骼肌形态特征和功能、心室充盈压、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相关。虽然心脏康复对心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心衰心脏康复开展还值得进一步拓展。最后为学员分析了心衰心脏康复开展不足的原因。结合指南沈玉芹教授指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心脏康复的关键目标∶不仅是改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包括获得成功自我管理所需的技能。为心脏康复的建设指明了道路。

心脏病与衰弱∶定义、评估、临床意义及管理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许丹焰教授为我们明确了衰弱(Frailty)的定义,即人体多方面、多系统功能储备下降,机体易感性增加,对抗应激和急性不良事件的能力减退。衰弱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见于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发展,衰弱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许丹焰教授同时指出了衰弱的影响因素包括∶肌肉减少、营养摄入减少和体力活动不足、各种慢性疾病、神经精神状态(认知障碍和抑郁)、饮酒和社会状况(如社会孤立和孤独)等。报告最后她还分析了影响衰弱与心血管疾病的共同机制,为学员带来了系统,全方位的临床思维。

AHA双心医学科学声明解读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刘慧教授为我们明确了双心医学在心脏康复中的重要性,发现心理健康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健康/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教授指出,思想、心灵和身体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可以被称为'心-心-身联系'。同时有大量高质量的数据表明,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和风险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刘教授将双心理论与实践巧妙地应用于临床,从评估,到干预,到随访,她用心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获益。

作者:丁荣晶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 GW-ICC】唐熠达教授: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力衰竭
医学整合 全程关爱
GW-ICC专访 | 丛洪良教授:关注血脂干预新靶点,促进全血脂达标!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我们真的做错了?
胡大一院长为心血管病患者开出五个处方
胡大一:体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