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瓜病虫害技术资料(详细图文版),收好不谢!

一、发病规律



、生理病害

1、叶烧病

发生原因:高温强光,当土壤干旱,通风不利,棚内相对湿度低于80%,40摄氏度左右高温时叶片就容易被灼伤。


2、生理性萎蔫


发生原因:雨后地面长期积水,或长期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而叶片蒸腾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满足蒸腾需要,就会发生萎蔫。


土壤干旱,也会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在土壤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3、焦边叶


发生原因:

①盐害:施用矿质元素化肥过多,而有机肥少,使土壤盐分浓度过高,或盐碱地干旱时易盐害。


②过速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情况下,突然放大风,叶片失水过急所致。


③药害:喷布农药时,药液浓度偏大,药液过多,滴留于叶缘造成药害。受到化学伤害的叶子边缘一般呈污绿色,干枯后变褐。


4、花斑叶

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碳水化合物运输受阻而在叶片中积累所致。叶片老化生理抗性低会加重病情,钙、硼不足同样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输。


5、黄绿杂斑叶



发生原因:叶片稍有增厚,叶脉间呈淡黄绿色,缺钼、磷、硫等,主脉周围有不规则绿色斑块,铁、锰过剩加重缺钼症。


6、降落伞叶

发生原因:黄瓜缺钙的一种变相形式。


7、金边叶


发生原因:黄瓜缺钙的一种变相形式。


8、白化叶

发生原因:白化叶致病原因是植株缺镁。黄瓜植株进入盛瓜期后,对镁的需求量增加,此时镁供应不足易产生缺镁症。


9、叶片皱缩


发生原因:当黄瓜缺硼时叶片会出现皱缩。叶片沿叶脉皱缩,叶脉扭曲,叶片外卷畸形,叶缘不规则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呈线状。严重时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干枯。


10、顶端匙形叶



发生原因:黄瓜植株顶端叶片呈匙状是由于土壤中缺铜所致。黄瓜对铜元素较敏感,一般土壤含铜较丰富,有效铜含量也较高,不易发生缺铜症。但因土壤中的铜很难移动,粘土和有机质对铜又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在粘土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可能发生缺铜症。


11、褐色小斑症


发生原因:①锰过剩症引起的叶脉褐变;②低温多肥引起的生理障碍;③菊苣假单胞病。


12、秃尖



发生原因:植株上部茎细,叶小而叶柄长,卷须弱。生长点叶芽不能分化而生长点形成“秃尖”。植株不能再生长,常伴有“泡泡叶”,对生产影响很大。引发秃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低温,特别是定植后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


13、花打顶

发生原因:

①土温、夜温偏低,黄瓜根系发育差,活性弱,植株生长点受到抑制。


②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低,向新生部位(龙头)输送营养量少,植株营养生长受抑制,生殖生长超过营养生长。


③土壤干旱,肥料过多伤跟,或土壤长期阴湿沤根,钾肥过多也会造成花打顶。


④保花激素用量不合适,使用过早,都会导致药害发生。


14、化瓜

发生原因:

①外光照不足,温度高、光合产物少,营养消耗得多,造成幼瓜营养不足会引起化瓜。


②密度过大,早期营养物质分配不匀,果实养分供给不足,或氮肥过量引起植株徒长;在氮肥充足,水量过大,光照不足,植株徒长的情况下,幼瓜营养生长得不到充分的供给,也易化瓜。


③激素肥水施用不恰当:用乙烯利处理,使雌花增加,但肥水跟不上,水分不足,过于干旱,不利于黄瓜座果生长。


④病虫害所致:发生霜霉病、病毒病,角斑病也能引起化瓜。


15、弯曲瓜


发生原因:照不足,营养不良,温度、水分管理不当。高温、低温、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易发生。此外,幼果被架材及茎蔓遮阴或夹长也易形成曲形瓜。


16、尖嘴瓜


发生原因:

①温棚内北部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透光不良,瓜条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


②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受到损伤。


③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病虫危害,或遇连阴天;一个叶节长出多条瓜,长势弱的易出现尖嘴瓜。


17、细腰瓜


发生原因:在温室后排,白天光照弱,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钾素供应不足或植株体内硼元素缺乏。


18、沤根


发生原因:连阴天地温下降,土壤水分含量高,长期密闭不通风,造成根部缺氧,导致根系损伤。


19、高温障碍


发生原因:

①多发生在保护地早春栽培的黄瓜生长中后期,高温低湿是发病主要原因。


②由于连续阴雨季节过后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快,光照强,植株中上部叶片,特别是日光棚顶膜,附近的叶片容易发生危害。


③在秋延后保护地黄瓜栽培中,由于光照强烈,加上浇水不当,也易造成高温障碍。


20、低温障碍


发生原因:低温时,根细胞原生质流动缓慢,细胞渗透压降低,造成水分供求不平衡,植株受到寒害。


21、氨气危害


发生原因:如果大棚内空气中氨气含量达到4.5~5.5ppm时,就会对黄瓜产生危害,出现水浸状斑点。随着氨气浓度的增加,植株叶片继而褐变枯死。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就有可能造成氨气毒害。


22、二氧化硫气害



发生原因:当棚室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0.5~10mg/L时,就会对黄瓜造成危害,二氧化硫气体首先由气孔进入叶片,然后溶解浸润到细胞壁的水分中,使叶肉组织失去膨压而萎蔫,产生水浸状斑,最后变成白色,在叶片上出现界限分明的点状或块状坏死斑。


三、侵染病害

1、黄瓜霜霉病


2、黄瓜炭疽病

推荐用药:吡唑醚菌酯


3、黄瓜白粉病


推荐用药:醚菌酯、硝苯菌酯


4、黄瓜灰霉病


推荐用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


5、黄瓜疫病

推荐用药:烯酰吗啉


6、黄瓜枯萎病


推荐用嫁接苗


四、防治技巧


小蔬微信号开通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瓜“花打顶”什么原因?有何症状?这几点防治方法一定要掌握
大棚黄瓜植株长相异常及形成原因
黄瓜龙头生长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黄瓜病害图谱详解(最完全)
大棚黄瓜亩产20吨秘籍
日光温室黄瓜常见的生理障碍的诊断与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