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不懂西夏文字,为探明一个王朝带来多大困难?
userphoto

2022.09.15 广东

关注

西夏,一个足够熟悉却又十足陌生的名词。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或多或少学习过一点相关的历史——与辽宋分立的三国风云、与北宋征战后的恩怨纠葛、庆历和议后的彼此岁供……在史书记载里,西夏,似乎没有扮演过多么重要的角色。

纪录片《神秘的西夏》中的西夏首领李元昊。来源/纪录片《神秘的西夏》截图

可是回过头来,当我们试图去看清这个王朝,却发现,在官方史书的刻意忽略下,我们几乎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

西夏从何而来?他们施行怎样的政策?与宋朝对抗的“数十万大军”又是如何集结出来的?

放在多年前,这些问题似乎永远不会有解答;但随着一连串神秘文字的发现,历史的面纱被缓缓掀开——

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来源/宁夏博物馆

西夏文,一种几乎已经死去的文字。

当它重新复活,随之醒来的,是昔日辉煌的西夏,以及那段几乎消失的历史。

文字缘起


公元1031年,对党项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老首领德明离世,位于如今青海、宁夏一代的党项迎来了自己的新首领——李元昊。

李元昊塑像。来源/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旅游区

这个时期,宋朝已经和位于西部的党项打了好几个来回,终于换来了党项俯首称臣的结果。

对于现状,宋朝或许挺满意的,但是,接手党项的李元昊并不开心。

李元昊没有办法理解父辈为什么在还有余地周旋的情况下向宋朝称臣,也没有办法忍受未来自己也要继续俯首他人的命运。

于是,元昊不仅改了姓氏,自称兀卒,“李赵赐李不足重,自号鬼名称吾祖”,还建官制,定兵制,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

但是,这些作为远远不够。

党项原本是羌族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在南北朝末年就已出现在史书记载中。他们按姓氏结为部落,主要以畜牧为生。即使是比较小的部落,也有近千人的规模。

虽说是同一支,但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平时更是各自为政,也就一些重大事件才能让大家联合起来。

或许,这个情况对党项的武力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要建国,这种各自为政的情况是致命的弱点。

为此,元昊不得不从本族文化入手,规定军民服饰、改革礼乐,以及颁行西夏文字。


敦煌遗书《西夏文字写经卷》 日本藏

当然,西夏文字的创建,除了建立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还有点交际和外交的需求在。

此时的中华大地上,党项正在崛起,宋辽两厢对峙。若是党项崛起成功,统治者要与宋、辽平起平坐,在各国之间表奏往来时若无自己的文字,自显低人一等。

来源/纪录片《神秘的西夏》截图

不过,西夏文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说来,普遍认为是由西夏建国君主元昊继承前人心血而命人创制。

就这样,西夏文字随着党项民族的发展而诞生,也随着西夏的崛起而被普及。

只不过,随着西夏的灭国,这种精美奇特的文字也渐渐无人在意了。

死而复生

当一种文字被创设开始,被使用就是它的宿命。那些在古代使用过,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失传的文字,被称作死文字。

西夏文,一度是一种无人可以辨识的“死文字”。

但是,一种文字可以因为无人了解而死去,也会因为人们的在意而复活。更何况,西夏文字里,尚且隐藏着昔日西夏里的秘密,当人们将眼光投向历史,他自然会在人们的期待中复活。

西夏文寿陵残碑,1975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7号陵西碑亭遗址出土。来源/宁夏博物馆

西夏文字被世界看见的契机,来源于黑水城遗址一批文献的出土。

黑水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额济纳”即西夏语“黑水”的意思,是西夏始建、地处荒漠中的死城。传说一位古代黑将军在这里守城,就义前埋了大量金银珠宝。

有了这样的传说,中国本土居民或许会碍着礼法犹豫一二,但对于国外探险者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比起死城的传言,黑水城里的金银珠宝更有魅力。

时机很快就到来了。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列强入侵,有不少西方探险队趁机来到中国搜刮。“充满宝藏”的黑水城自然成为目标之一。

1908年,沙俄探险家科兹洛夫受沙皇指派,率队来到黑水城“考察”,他们在这里翻找挖掘,带走了近万件西夏文物,其中就有大量的西夏文文献,甚至包含了一本由当时西夏人编撰的词典。

 俄罗斯藏黑水城出土刻本、西夏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来源/《中国史研究》

有了这批文献的助力,沙俄一度走到西夏文研究的前线。但他们并不是西夏文的第一批研究者。

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澎,曾在家乡的碑文中识别出西夏文字,只不过,由于无人重视,张澎的偶然发现也就没有得到大肆传扬。这使得后来的文字学者走了一些弯路。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拓片(西夏文)。来源/宁夏博物馆

又比如,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就根据居庸关石刻,考察西夏文字始末,只是受限于资料的缺乏,没有取得太大成果。

或许,神秘的文字总能激发人们的研究欲和想象力,时间来到今天,西夏文字早就以自身的魅力使得文字爱好者们倾倒。

探秘西夏文字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回到西夏文本身。正如上文所说,西夏文是公元11世纪仿照汉字创制的少数民族文字。

不过,少有人知的是,西夏文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方块字。


方方正正的西夏文字。来源/历史小店

一般来说,方块字是汉字的代称。但总有那么一些字,或是由于笔画过于简略,写起来并不像一个方块。

而西夏文字则不同,西夏文字共有六千左右,无一不成方。

当然,方块字虽然看起来十分整齐,要付出的代价便是字形笔画十分繁复。西夏文字中,相似的笔画多得令人头皮发麻,许多文字都由众多相同笔画组成。

史书曾记载,西夏文字“字形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字画繁冗屈曲类符篆”。



除此之外,西夏文字的创设与汉字也脱不开关系,基本都是在汉字的结构上简化或增加笔画。

造一次文字如此麻烦,当然要物尽其用。西夏创制文字后,便将西夏文“尊为国字”,还规定“凡国中艺文浩碟尽易蕃书”,设立了专门的学院来教授文字,翻译了大量中原经典。


从遗存来看,西夏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仅目前已知的西夏文文献种类就非常多,其中有官署文书、法律条令、审案纪录、契约账目、文学著作、历史文献、字典辞书、碑刻、印章、符牌、钱币以及译自汉文的典籍和译自汉、藏文的佛经等。

可以说,只要懂西夏文,西夏这个神秘王朝的一切,会在眼下无所遁形。

不过,创设一种文字足够复杂,但令其消失却十分简单。自元世祖忽必烈率军灭了西夏之后,西夏人也随之失去了学习自己文化的土壤。

在元朝,西夏文并未立即停止使用,仍继续在一定的范围内流行。然而随着党项族逐步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西夏文也逐步走上式微之路。

目前,明朝中期在保定所刻西夏文经幢,是目前所知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晚的西夏文文献。此时,距创制西夏文的时间,已有460余年了。

重寻西夏


通过对文字的破译,我们终于穿透了历史的迷障,窥得西夏的一角。

这个被我们刻意遗忘的王朝,蕴含的秘密还有很多。它们或许没有藏在文字之中,却体现在如今西夏遗址的边边角角。

比如,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持续营建的西夏王陵,承接着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

又比如,神秘而复杂的拜寺口双塔,体现着当时西夏建筑业的高超技术。

或许,只有亲自去一趟宁夏,看看那些曾经的遗址,才能亲身体验西夏的壮阔。

参考文献:
[1]李蔚.西夏历史与文化[J].西夏研究,2011(02):3-15.
[2]史金波 ,雷东军.文字之谜破译西夏[J].文明,2005(04):56-71 6.
[3]韩小忙.西夏语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西北民族研究,2000(02):153-160.DOI:10.16486/j.cnki.62-1035/d.2000.02.008.
[4]卢桐.西夏文书法研究初探[J].宁夏社会科学,1986(04):73-79.
[5]白滨.略论西夏文字的发现与考定[J].民族研究,1983(01):59-63.
[6]史金波.也谈西夏文字[J].历史教学,1980(10):36-4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看似曾相识,细看一字不识”的西夏文
西夏文:既仿汉字,又独树一帜
《神秘的西夏》解说词:第一集 失落的国度
成吉思汗之死,根据西夏文字记载,他就是死于女间谍的谋杀
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找到了黑水城,他进入城外的一座古塔,意
阴山脚下、贺兰之巅 神秘的西夏王朝揭开面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