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已经不再用文言了,那为什么学古诗多于学新诗呢?

冒昧地问您一句,您说的新诗是这种“妹妹正在床上拉屎呢”这种新诗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为什么在五四运动前后(民国时期)会开始出现新诗歌的体裁?

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让许多认识几个汉字和洋文的有识之士憎恶一切陈旧的东西,而诗歌显然是一个最好的靶子。

如果您能够了解地更深入一点点,就会发现,早期的所谓“新诗”都是先翻译国外优秀的诗歌,然后再照着这种体裁“创作”而来。这种诗既不符合国内对“诗歌”的要求,也不符合国外原版“诗歌”的要求,因为就算是国外的“诗歌”,在他们的母语版本中也会要求有押韵,这样朗诵和吟唱起来才不会觉得拗口。

只是因为“新”,而在那个灰暗的旧社会显得如此叛逆与耀眼,并不是说它们有多好,当然优点肯定也是有的!

文言文并不等于(古)诗歌

(古)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在中国曾取得了很高了成就,只是因为到了明清时期专制僵化,特别是到了近代,国力孱弱,在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后,让它显得如此落寞而已,但它依旧永葆生机。

不信?那么请问一下,在近代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海洋中,最恢宏大气、文坛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篇?

相信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够说出它的名字——那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古典诗歌(词)。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历史上许多文人名人都以沁园春填过字,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纳兰容若、郑板桥等等,但估计《沁园春·雪》之后将再无来者(《沁园春·长沙》的地位还是略低过前篇的)。

作诗难,作好诗更难,作一篇传颂千古的好诗难上加难!自然也让可能投机的所谓“新诗”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哪怕全篇都是无病呻吟,如果有那么一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那么它的作者也能够在文坛留名了。

现在学古诗与古代学古诗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现在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让你了解、传承我国的优良文化,而古代人学习古诗词是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再创作。

现在我们最多只需要背诵就行,可古人们的“期末考试”可都还得写诗,写自己创作的诗!

为什么要学古诗?

为了不让文化断层

为了激发爱国、爱家、爱人、爱生活的热情

为了陶冶情操

为了不让韩国人抢走古诗词和汉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东东:诗人以其诗歌写作纠正历史 | 诗客访谈
什么是诗歌?
写诗读诗要学会区分诗的好坏
诗歌前途在民歌
孩子学古诗
声律启蒙 千家诗:让孩子共赏汉字文学的最初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