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照眼、耳、鼻、舌、身、意 来打坐( 实...


1什么叫平坐法?

对于初学静坐的人来说,无论是双盘、单盘或下盘法,坐的时间稍长,都会有腿脚酸麻的感觉。如果有的人实在无法忍受,也可采用平坐法。所谓平坐法,即坐在凳子或床上,把两脚垂下来,但须把左脚跟靠在右脚背上,这叫做“四肢团结”;或两脚底平放地面也可,但腿与脚掌要保持九十度直角。



2散盘法头部的姿势怎样调整?


静坐时,头颈、面孔、眼睛、嘴巴的动作都要注意:头颈要平直,面孔朝前,眼睛轻轻闭合,嘴巴也要闭,不可张开,舌头抵住上颚。



3为什么打坐时后脑要稍向后收?


静坐时后脑稍向后收,可以减少思虑。因为后脑是思维的器官,颈部两边是动脉的路线,可以运输血液到脑部,增加脑神经的活动。

因此,当后脑稍后收时,可以使下颚略压两边的动脉,使气血的运行缓和,这样就更容易安静下来。



4为什么静坐时最好面带微笑?


静坐时面带微笑,可以使面部的神经松弛;面部神经一松弛,心情自然也就放松了。因此,千万不可以使面部表情生硬冷峻,这样内心也会变得僵硬紧张起来。



5静坐时眼睛应该闭上还是微开?


眼睛最好闭上,因为眼闭则心静。但在夜间静坐,因白天劳累思睡,则应微开两眼,免致昏睡。


不过,也有主张两眼微开者,并名之为垂帘。那么,究竟是闭眼好还是微开好呢?还是因人因时而异。有的人觉得闭眼更容易入静,那就闭眼;若觉得眼睛微开更容易入静,那就眼睛微开。或有时觉得有些昏沉,则不妨微开双眼。但比较起来,闭眼比双眼微开总要稍胜一筹,因为双眼微开时,必会见到外物,思虑就不免受此外物的影响;而且双眼微开,开到什么程度,也是不好把握的。所以,不如闭上双眼,彻底断绝外界景物的影响,而专注于呼吸与思维的调节上。 



6为什么打坐时两眼要半闭?


我们建议打坐时把双眼闭上,但也不反对有人微开双眼。南怀瑾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中即主张微开双眼,而且还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在此稍加摘录,供读者参考:


心和眼是起心动念的关键,一个人看见色就会心动(听到声音也会心思散乱起来),这是先经过眼睛的机能而生的影响。如果心乱的话,眼睛会转动不停,一个人如骄傲而又心思散乱的话,他的两眼常向上视;一个阴沉多思想的人,两眼常向下看,邪恶阴险的人,则常向左右两侧斜视,在打坐的时候,采取两眼敛视半闭的状态,可以使散乱的心思凝止。


南怀瑾老师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大家只要尝试一下就明白了,因为这种尝试是极其容易的。



7眼睛为什么不能闭紧?


静坐时闭上双眼,但并不是闭紧双眼,因为闭紧双眼,有一个紧字在那里,你就没法放松了。因此,所谓闭眼,确切的说法,应该叫垂帘。垂帘就是眼皮自然耷拉着,不要闭紧。任何静坐的人,眼睛都不要闭死,让眼帘自然地耷拉下来。如果你闭紧眼的话,或许会把心火憋在里面。



8为什么要鼻对肚脐?


鼻子微收,和肚脐垂直,像是拉了一条竖线,这称为鼻对肚脐。


鼻对肚脐的动作和姿势,有利于打通气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试一试,当你很生气,要跟人吵架时,不妨这么一收颌,让鼻对肚脐,就好像鼻尖到肚脐有一根线,这么轻轻一拉,肝火会立即下降,让你不容易生气。



9怎样把嘴放松?


静坐时嘴的要求是不要紧闭,而要求微张,因为嘴微张才能松。


如何证明你静坐的时候嘴是松的?就是嘴微张好像傻子似的,口水都快出来了。只有嘴松了,身体才能松。



10静坐时舌头应置于何处?


静坐时应舌抵上腭,也可以用舌搅绕齿内齿外,使生津液,并漱口咽下。



11为什么要舌拄上腭?


舌拄上腭能增加口津分泌,对人体大有裨益,而且还有助于集中意念。此正如《古法养生十三则阐微》中说:“古人教人修养,而于闭目冥心后,继以舌抵上腭,一意调心者,旨何在乎?舌为心之苗,舌抵上腭,则心之神随而上注。”



12卷舌上顶有什么好处?


静坐时要求舌抵上腭。舌抵上腭有利于集中意念。而且,在舌抵上腭的基础上,最好是慢慢能做到卷舌上顶。卷舌上顶,在内丹修炼中又称为“搭上鹊桥”。为什么叫“搭上鹊桥”呢?因为人体有任督二脉,它们本是连在一起的,然而,人生下来以后,舌头平伸,任督二脉的连接就断了。通过卷舌上顶的方法,就可以搭上鹊桥,把任督二脉给联系上。



13为什么要叩齿卷舌?


静坐时除了卷舌上顶,最好还能伴以叩齿的动作。因为一叩齿,既可以健肾,也能起集中思想的作用。卷舌伴以叩齿,还可帮助我们产生大量的口水,口水里面有多种酶,道书上叫“长生酒”,也叫“金津玉液”,把它顺势咽到胃里,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14为什么要松脖子收下巴?


静坐时头脸部位放松后,接着就要放松脖子。要放松脖子,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下巴略往回收。这个收下巴松脖子的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助于打开玉枕关。我们在前面讲过,玉枕关是后三关之一,而且是后三关中最难打通的一关。而当你做了收下巴松脖子的动作后,脑后就平展了,而脑后平展就有利于打开玉枕关。不过,有时候收下巴的动作做得过大,也会造成脖子的紧张,这是必须避免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既收了下巴,又松了脖子。



15为什么静坐时要竖直脊梁?


人体内的腑脏器官,都是挂附于脊椎的,如果在打坐时背脊弯曲不正,五脏就不能保持自然舒畅,这样很容易造成病痛,所以一定要竖直脊梁,使腑脏的气脉舒展。而且,竖直脊梁,也会有利于下盘稳固,即你盘腿时不会轻易感到腿脚酸麻。对于这一点,读者只要亲自体验一下便可知道。



16静坐时脊椎如何调整才算直?


我们说静坐时脊椎要直,这并不是说严格要求笔直。事实上,强迫自己保持脊椎笔直,也会造成肌肉紧张,而这种紧张也是违反放松的原则的。事实上,静坐中脊椎保持直,更多地是要求不给脊椎任何的作用力,这个“直”,绝对不是如尺一样的直,而只是一种脊椎在负荷力最小的状态,只要保持在放松直的状态,纵使脊椎有些偏差,也没有多大关系。而且,随着静坐功夫的加深,脊椎还会慢慢地自行修正。



17静坐时如何使腰部挺直?



静坐时要求腰部挺直,但千万别用力去挺直。如果觉得脊骨下曲时,留意矫正之即可。静坐时必须牢记“自然”二字。无论生理、心理方面皆要自然。另外用双盘膝的做法,可自然地使腰部挺直。



18臀部为什么要稍向后凸?


静坐时,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这样可以使脊骨不曲。
脊骨的形状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所以坐时臀部宜凸出。但是也不可有意用力使其外凸,循其自然之姿势即可。



19两手怎么安放?


静坐时两手应该宽松,丝毫不可着力,把右手背放在左手掌上面,轻轻搁在两小腿上,并使其贴近小腹。但如在平坐时,也可以将两手放在两大腿的上面,掌心向下,自然放平即可。



20什么是两手交握之法?


静坐时双手有各种安放之法,这里介绍一种两手交握之法:以一手轻握他手四指,两拇指结成交叉之形。或以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均各随意。两手交握垂下之处,各随人的方便,或在腹下,或在腿上,不必一定。两手下垂及交握时,指尖亦当任其自然,不宜过分着力。



21为什么打坐时要把左右两手的大拇指抵住?



静坐时,最常见的安放两手的方法,是左右两个手掌相叠,两个大拇指互相抵住。让两个大拇指互相抵住,有使人体内的气血互相交流的作用。因为人体中的神经脉络,是由中枢神经向左右两方发展分布,而且是相反交叉的,所以,静坐时把两手大拇指轻轻抵住,成一圆相,身体内左右两边的气血就能互相交流。



22什么叫太极阴阳手?


静坐时还有一种安放双手的方法,叫做太极阴阳手。先把左右手的虎口部分交叉, 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再把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相合;再用右手大拇指抵住左手无名指的指根;然后翻掌,让掌心朝天,把双手安放在腹部位置。太极阴阳手的好处是可以虚腋开肩,而且不会影响呼吸。


                                                                                       摘自《静心洗心500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林真传熊氏易筋经
熊传十四式大易筋经练法浅说
熊式大易筋经
熊式易筋经 练吐纳增体质(上)
熊氏大易筋经(附完整图)
6.14抱腹颤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