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疟论篇第三十五》节选三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紧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原文理解:黄帝说:《经》书上说有多的邪实就要泻掉他,有不足的要补充他。如今发热为有余,发冷为不足。因此疟疾之发寒,汤火无法时期温暖,以及发热无法用冰水来降温,这些都是有余不足。而这个时候,好医生也无法止住,必须等到其情况稍缓后然后针刺治疗,这是为何呢?希望听一下解说。岐伯说:《经》上说不能在人体大热时针刺也不能在人体脉象混乱时针刺,更不能在人体大汗淋漓时针刺,这是病邪反攻人体时,是不可以采取针刺方法的。疟疾发生之时,阳气并于阴气,如此之时,阳气虚而阴气盛,外面没有阳气,所以先发寒战。阴气达到了鼎盛之时,就会和阳气一起出表,导致在表之阳气充盛而阴气虚,因此先发热然后口渴。疟疾之气,和阳气相并则阳气较盛,和阴气相合那么阴气相对较盛,阴气盛就会发冷,阳气盛就会发热。疟疾,是风寒二气变化无常所致,病势增长后复发就像被火烤一样热,像风雨一样无法阻挡。因此《经》书上说:等到邪气盛的时候,不要去损害他,等到病势大减时去治疗他就会顺利。就是这样的。疟疾未发之时,阳气和阴气没有相并,因此可以调节,真气安定那么邪气就会消亡,因此医生无法治疗已经发作时的疟疾,因为其气上逆。


黄帝说:说得好。如何攻击邪气呢?早晚又如何?岐伯说:疟疾发作,阴阳互相转换,必定从四肢末梢开始。阳气已经受伤,阴气就会顺从它,因此现在发作时稳固邪气所进入之处,使邪气不能进入,阴气不能出去,观察症候然后寻找到孙络淤血凝结之处方旭,那么真气至,不会和邪气相交。


黄帝说:疟疾不发,又该如何处理呢?岐伯说:疟疾病气必然会阳盛阴虚或者阴盛阳虚,这就得看邪气所在之处了。病在阳位就会身热脉搏躁动,病在阴位就会寒冷而脉搏顺畅。邪气盛就会使阴阳都衰弱,卫气分离后,疾病得以停止发作,卫气恢复时就会复发。



这一节内容讲的是疟疾发病针刺治疗原则,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译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
精读黄帝内经虐论篇第三十五②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与素问·疟论
黄帝内经3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5)|贯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