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膏、大黄

我们以前在杂志也能发现,讲这个麻黄,它这个成分对细菌有什么作用、没什么作用,认为这个石膏好像没有中医讲的那么神奇,石膏的溶解率也很低,只能溶解那么一点点,有效成分很少,用上100g10g都溶解那么多,有什么作用呢?认为没什么作用。这种思维模式完全是西医的思维模式,不足为道。国外很多人,包括日本,很多研究中医的,为什么没有研究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在于他的思维方式跟咱们中医的思维方式,相差太远,门都没有入。中医要从气的角度来理解,讲生理、病理、讲治疗,都是在气的角度。打个比方说,咱看电视剧、武打片的时候,古代打仗有单挑,一个人和一个人骑着马单打独斗,这叫单挑。两个人打架,一个人单枪匹马上阵,另外一个人也是单枪匹马上阵,但是背后还站着千军万马给他助阵。大家想想这个架势,真正一个人这个他肯定心里发虚啊,对手虽然也是一个人跟他打,但是背后这个千军万马这股气就给他压倒了。从这个比喻来讲,虽然石膏这个溶解度比较低,你说我来煎药,石膏这个溶解在水里确实有效成分就这么多,但是那股无形的气很大,不能用这个溶解度来理解。我们煎药的时候,200g石膏这个气,这股通行、沉降气,和10g的石膏的这股气,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这个水本身收藏万物,水主收藏,任何药物的药气,它都能收藏在里面,所以不能从溶解度的角度去理解石膏的作用,这样就落入西医的窠臼了。要从中医的角度、从气的角度,你就知道,石膏这个量用多用少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仲景这个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用大量的石膏,来降阳明之热,这个一气周流上面走不动了。我们以麻杏石甘汤为例,除了麻黄往上宣散,还有石膏往下宣散啊。这一股气呢,不像磨盘给你压下来,不要这么理解啊,石膏就像一个导引一样的、向导一样的,麻黄石膏都是向导,麻黄领着这一股气往上走,石膏领着这一股气往下走,是很好的通行的向导,有着很好的引导力。如果单纯地从这个重坠、潜镇,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石膏,未免失于肤浅,失去了石膏这个药物的本义了,觉得很冤枉,石膏这么大的用处,被理解成只是一个?下来。

咱们看石膏为什么是透明的呢,那股气也是非常清的啊,气属无形。人体的这个寒湿啊属于有形,所以石膏这个无形的形质---没有什么味儿啊、半透明的形质蕴藏着一股无形的通降之气,它这个无形之气的影响呢,也是最好的。你让石膏来化痰可能没什么作用。

有人说石膏会不会,我这胃寒,不敢用石膏。石膏呢有点微寒,稍微有点偏凉,但是绝不会像这个大黄、黄连一样,明显的寒性是没有的,可以大量使用,没问题。用上300g500g都不会出事的。而你用上30g黄连,可能有的人都受不了了,别说300g。所以说呢,它是一股通行之气,它的药性比较平和,可以大量使用;但是麻黄是比较宣散的,比较峻猛,这个量就要斟酌、要慎重、不敢太大,太大就全散出去了。


下面我们接着再讲大黄。那么石膏是通向的是阳明之气,阳明呢属土,脏腑呢主要是胃这块,都属于这个属土的这个区域,大黄也是本经里面《神农本草经》里面很好的药物。我们大黄用的是根茎了,如果咱们按大黄的这个药的行络的话,这就是深络的一个药。整个药呢它长成一大块,那个形状象什么呢,大家吃过烤红薯,跟那个有点象,可能也就这个意思吧。就是比较大,比较饱满,颜色也比较深,一看就是一个阴成形的这么一味药。那么大黄呢,它这个气味啊,我个人感觉还是,虽然这个气味还是比较的浓郁,但是浓郁当中有一股清香之气感觉,大家如果有生大黄,没有炮制过的大家可以去闻一下。味还是极大的。老远就能够闻到。但这个味闻到不象麻黄汤样的闻到很难受。它这个有一股好象有点芳香清凉的那么一股气味。闻着比较舒适。是这么一种感觉。如果你尝一尝大黄这个味呢。当然还是比较苦。那么大黄这个药呢本身,大黄这个药收藏在里面,缓缓下行,虽然我们知道大黄这药泄下的很厉害,吃了就能够很快的引起腹泻,实际上我个人感觉大黄这个药,跟麻黄、附子这些药相比,它还是没有那么迅猛。咱们知道它主生发,它本身有种生动力。右路主藏,右路的药大部分还是偏于硬,偏于停。比较安静感右路的药。在右路的药里面呢。大黄跟这些个右路的药,跟这些个药的通性相比,那么大黄是比较活跃的药。虽然是也属于右路敛藏的药,右路还是有一个很好的通经。通行脏腑的这么一个效果。如果跟一气周流整个这个,所有的药物相比,这些个药物相比,跟左路的药相比大黄这个药实际上不是一个很迅猛的一味药,它的这个药性相对较缓和的。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们只是从右路的这个里面来看呢,大黄,为什么讲的这个推陈致新呢,我估计它的本意是从右路来着眼呢,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大黄呢,我以前跟大家聊的时候讲过。所有圆形的东西,圆滚滚的象生姜,它的形是圆滚滚的,白术长的也是,长的跟一块肉一样,肉质的,一大块一大块的,从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药大部分是入中土的,大黄这个药也不例外,它本身这个药呢的形态也是中土的一个形态。不象麻黄那么锐利,块头比较大,颜色虽然比较暗,但是它的黄暗也是入中土的,一样啊。它的苦寒当中含有一种清灵之气。香味也是属土,土气范围之内有推陈出新的作用,当然这个大黄没有什么锐利之气,跟麻黄相比它比较缓和。也就只是适合在比较粗浊的地方,象肠道啊,六腑以通降为和,入土化相对比较淤浊的东西。这有会有比较好的效果。麻黄呢,比较细啊,锐利,对精微的气的层次更明显些。大黄可能偏于有形的层次,所以大黄黄连泻心汤里面,药呢它用的是开水浸泡,水稍一开滚就可以了。这是取气。因为药性没那么锐利,我们如果想单纯用它这个气,调动这股热源起动,所以用这个开水煮一下,就类似泡到它的比较清的这股起快点出来。效果比较快点,如果大黄煎得比较久,它通腑的效果比较好,但主要是把淤浊给通出来,这样比较缓和。所以你看,大黄主下淤血,破症瘕积聚,这主要是大黄味的作用,不是气的作用。有经验的老人都知道大便不通的时候用大黄来通腑的,大黄用上之后他就知道大黄用上以后多长时间它能够有效,大概五六个小时,这个大黄才能够起到这个效果,才能够把这个大便疏通下来。要是用的是麻黄的话,发汗半个小时就出汗了。差别是很大的。这个意思是讲大黄,我个人的理解它这个推陈出新的作用固然通窍入腑的作用能引起一个推陈出新的效果,可能更多的是跟右路的药相比较相对显得活跃一些,实际上这个药还是比较缓和比较温柔的一味药。只要你知道如何使用,不会引起那种俊猛的据泄的。老中医治疗肿瘤啊,以前也跟大家提过,上来就用一百克大黄,基础量,慢慢可能加的会更多。这样大的一个量这个大黄必须久煎,不久煎,要就说用开水泡一下,大黄他们这股气就快了,也许真的就是拉的起不来了。如果久煎的话,大黄破淤血,破症瘕积聚,效果很好。为什么会破症瘕积聚,大黄不象三菱、莪术,又不硬,没有破积聚的作用,一捭比较软,比较脆,不象三菱、莪术捭不动,也不象穿山甲,它哪来的破症瘕积聚的作用呢?它是利用本身的特别,善于入肠道六腑,进入大的通道。打个比方,象毛细血管一样,很小的渠道是需要麻黄来疏通的,那么大的河道就需要大黄来疏通的。各有各的用途。正因为大黄把人体大的这个肠道淤积疏通出去,一气周流给调畅了,症瘕积聚人体自己就把它破开了。所以并不是大黄本身就有破淤的这个作用,许多老中医有经验的,治疗子宫积瘤他也善于用大黄,大家想想子宫积瘤它也不在肠道之内啊,大黄它也泄不下来啊,它为什么还会有效果呢,就是因为这个大黄啊,把体内的淤浊,体内的淤浊,哪的淤浊最多啊?肠道的淤浊最多啊。它把主要的淤浊都排出去了,人的一气周流救通畅了,所以子宫积瘤这个也跟着得到改善,慢慢它自己就消失了。这是我对大黄这个破积聚的理解。


《神农本草经》讲大黄荡涤肠胃,显出大黄的特长来了,大黄就这个作用。荡涤肠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作用,产生治疗效果,如果这个药是个很骏猛的这个药,你想它能安五脏吗?安和五脏的药不可能很骏猛,你看这附子麻黄里没有安和五脏的作用,所以大黄这个药还是相对较柔和的一个药,只要我们看准是可以大量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养生咨询 20090506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附子麻黄石膏大黄_四圣心源_论坛_民...
治疗肺炎的经典方,新冠肺炎指南也推荐
别不服气:80%的中医,没有真正弄懂性、味、归经
【铿锵中医行·十五】读书参师,全面把握中药药性;扎根临床,参考现代药理成果
【中医名方】麻杏石甘汤在畜禽养殖当中的应用
常用中药配伍及其君臣佐使的比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