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经脉营卫之意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去看中医,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以中药治疗,而针灸不被广泛接受。有的人都是能喝汤药喝汤药,能不针灸就不针灸。还有人觉得中药难以下咽,能针灸则针灸。实际上针灸和中药都是我国医学遗产的一大部分。针-灸-药合并以治病迅速,针灸和中药是该合并使用的。古时候张仲景,扁鹊等医术大能都是针药并用,两者一可以外治内,通过刺激穴位来打通经络,以激活人体对各种疾病自愈(自我调节修复)的潜在功能。利用外在平衡阴阳以治疗各种疾病。其二则是进行内部调节,两者作用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为何如今人去看中医,时而效果甚好,时而效果不明显,从患者的角度想,有的人害怕针灸,有的人嫌药难喝,若想治好病,快速治疗,则应两者兼施!当然,选对医生!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中药和针灸均博大精深,要将两者融会贯通,所以学无止境!要时刻提升自己。
     《四圣心源》的经脉篇写的比较简易,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府。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藏。六藏六府,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之三阴,自足走胸;此为十二正经,当然每条正经还有它的支脉,这里不过多讲述,但是我们学习经络,一定要熟记每一条经脉的走向。俗话说,宁可失其穴不可失其经。

除了十二正经,还有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阳蹻、阴蹻、阳维、阴维。督脉行于身后,起于下极之俞,并入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诸阳之纲也。任脉行于身前,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关元,入目,络舌,诸阴之领也。冲脉起于气冲,并足少阴,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诸经之海也。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环腰如带,诸经之约也。阳蹻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风池,主左右之阳也。阴蹻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交贯冲脉,主左右之阴也。阳维起于诸阳会,维络于身,主一身之表也。阴维起于诸阴交,维络于身,主一身之里也。阳蹻、阳维者,足太阳之别,阴蹻、阴维者,足少阴之别。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营气和卫气是有各自一定的循行经路,相附而行,而不是同行于一经。卫气出则寤,卫气入则寐,很多失眠都是卫气不入于阴,阳气不藏。

黄师始终是在气的层面做文章,所以黄师认为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大小肠府虽至浊,而经行头上,则为至清,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越人十难,实为定法。近人乃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乖谬极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分钟学针灸十二经脉(2)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上)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人体分为十二正经:手三阳(手太阳小肠经,...
人体经络穴位图高清男性版针灸挂图侧面→经络穴位→经络养生网
药疗君教你5分钟记住经脉穴位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