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原分享】你怕冷吗?失眠多梦吗?来一碗老祖宗的经方“温胆汤”

(图片均源自网络)

【新年倒计时】

距离大年三十还有5

大年初一当天,馆主田原将神秘“空降”,给诸位侠士语音拜年。敬请期待~

【导语】

我寻访的中医人里,不只一位谈起过温胆汤的妙处。黄煌教授的解读尤其浅显易懂,他说温胆汤不仅是壮胆汤,更是心灵的橡皮擦,它会帮你擦掉心灵上的恐惧、忧伤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夜晚不敢独自睡觉啊,害怕一个人走夜路啊等等,都可以试试温胆汤。所以它不只可以暖身,更能安神、助眠。

【小二导读】

自从微信上线,馆主和小二们挖空心思琢磨,五湖四海来的侠士们,都喜欢什么的文字,需要什么样的猛料呢?最终发现:大家喜好都一样,真实、有趣、实用。正如小二们,也都是一群真实、有趣爱卖萌的小二。

自从知道了这个秘法,我们就轮番上阵跟田原老师“聊天“:田老师啊,您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您一年365天和高人过招,那么多新发现,新感悟,没事儿就把我们讲得一愣一愣的,各种启发,您得随时录音啊,这宝贝要跟大家随时随地分享才好。最好也学现在正火的微语音,和大家每天私密语音聊天一分钟。行不行啊??

这对一向严谨的田老师是个巨大挑战,咱得做好规划,原创独家,句句有根儿,不能信口开河吧~

不过,反应敏捷的田老师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今天开始,她将不断与我分享她的寻访中医历程里面,那些好玩儿、有料儿、有绝活儿,对健康有所启迪的小故事。

今天,我们将与您分享一篇关于“温胆汤”的神奇故事。 

怕冷的大佬和经方的逆袭

又是新年,昨天和好朋友们聚会。席间有位国外留学的经济学学者,对当下的东西方经济形势见解深刻,自不在话下。让人意外的是,已经60岁的人了,学了半辈子经济学,08年的时候,竟然开始自学医学,西医和中医都学。

这真是一个奇人,为什么?听他说起西医的名词概念,检测指标,几乎就是一本教科书。再谈中医,更是信手捻来,朗朗上口,不仅经方烂熟于心,更有意思的是,他能把500味中草药编成独门歌诀,说到尽兴处,就这么脱口而出,迎来大家热烈的掌声。

同道相聚,大家自然要围绕着中医养生,谈些很好玩的话题。一位出版界大佬,就谈起一件事来。他说早些年的时候,一直怕冷,冬天怕冷还好,夏天也怕冷,根本不敢开空调,身边的人也跟着一起在三十多度的天儿里“发汗解表”。试过不少方法,没起作用。

大佬认识名医樊正伦,两个人一起商量,得整个方子治理一下啊,整点什么好呢?考虑来考虑去,最终定了一首“温胆汤”,老祖宗的经典剂量,方子原方不动地吃。唉,就这么一首方,吃了三副,怕冷消失了。我听得入神,不禁拍手叫好:这就是学中医为什么一定要回到经典,经典真是太棒了!

我寻访的中医人里,不只一位谈起过温胆汤的妙处。黄煌教授的解读尤其浅显易懂,他说温胆汤不仅是壮胆汤,更是心灵的橡皮擦,它会帮你擦掉心灵上的恐惧、忧伤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夜晚不敢独自睡觉啊,害怕一个人走夜路啊等等,都可以试试温胆汤。所以它不只可以暖身,更能安神、助眠。

谈到兴处,奇人献上一方,伸出左手,用右手搓食指靠拇指的一侧,此处为大肠经,再顺着大鱼际到大拇指来回搓一搓,此为肺经。然后使劲点按虎口处的合谷穴和腕背上的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反反复复地揉搓大肠经、肺经、合谷穴和外关穴,就会产生想大便的感觉。这个方法对付便秘非常有效。

不过,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单独揉搓肺经和大肠经或只按外关穴,可是不管事儿哦,一定要配合在一起进行。

(田原老师分享,小二整理)

(下期分享:一剂解决小腿冰凉的经方“乌梅汤”)

 

══════我是分割线(*^__^*)══════

温暖身心的“温胆汤”

田原对话经方家黄煌

田  原:我在跟诊的时候,留心地观察了一下,除了仔细倾听,您给患者诊病时,眼睛片刻不离对方的脸。

黄  煌:望诊啊。首先望神态啊,人是个生命体,神是最重要的了,眼睛、表情,他把他的一些生命信息首先给我展现了。这个人是一个大病、重病,或是心灵上受过创伤,他的眼神上面都能表现啊。

田  原:就是说当一个人到了您面前,先看他的整体,身形、皮肤、眼神,再倾听他的叙述,种种线索串联起来,您脑海里就出一张经方,和这个人的状态能够对应上?

黄  煌:对。有一个40多岁的男子,进诊室以后,我看他很壮实嘛,应该是没什么大病的,但是他就是有痛苦,3个月了,他也不是声音上有什么问题,就讲不好话,想表达,表达不清楚,不知道怎么表达,一开口就前言不搭后语,到处看都不行,CT、核磁共振等等,都检查过了,非常痛苦。

他进来以后,我一看他眼神,好的,神气不乱。

田  原:怎么看出不乱?

黄  煌:这一下子说不清楚,有的时候很多东西是一种直觉,我必须在那个场景下才能感知。但是张仲景在《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说到脉濡而弱的人,如果误用了泻下的药去止咳,虽咳止,但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其中一点,就是“眼睛不慧,语言不休”,就是说眼睛里的神气乱了,说起来话来喋喋不休,

田  原:排除了神智混乱问题导致的胡言乱语?

黄  煌:对,精神没有错乱,神情比较自然,行动自如。也不是脑子里面生东西,或脑梗之类的,影响到语言系统。但是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耐心地听他讲,根据我的经验,这种情况一般要考虑心理创伤问题。

他说这种情况是三个月前突然出现,我就问他,你三个多月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你既然问我,我就和你说。三个月前的一天,他带着女儿骑自行车出去,一辆拖挂车过来,他眼睁睁地看着拖挂车拖走了他的孩子,他当时就想喊啊,但是没有喊出来,从此就落下了这个病。

哦,这个是被吓出来的,虽然最后孩子没有出什么事情,但是当时的极度惊恐导致大脑受到创伤,这个病,中医可以称“胆寒症”,就是吓出来的病,俗话说,吓破胆了。中医有个方,叫“温胆汤”。就是一张壮胆方。

田  原:又是温胆汤,方才您也谈到温胆汤体质是老年人是常见的体质,古人最初拟这张方子的意图是什么?

黄  煌: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温胆汤”可是说是一个典型的秘方,出身很神秘,它被记载在唐代两本重要的经典医籍里,一本是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另一本是《外台秘要》。据《外台秘要》所载,这首方子最初的时候,记录于南北朝时代的医家姚僧垣所著的《集验方》,姚僧垣是受梁武帝重用的太医,也是从他开始,太医才被称为“大夫”。《集验方》,顾名思义,收集了他临床上治病遣方的经验,也就是说温胆汤不一定是姚僧垣所创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处于战乱纷争的状态,促成了新的政治格局,迸发出很多精彩的故事,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英雄、枭雄,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医必然也要受到影响,除了战乱、瘟疫为中医学带来了大量的样本,为医者们提供临床上的大量经验,可以想象得出,很多世家收藏的验方、秘方散佚民间,被重新解读、解构,又不断形成新的方剂和经验,流传后世。有人做过统计,在这个时期问世的医方书籍近200种,在印刷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这是比较庞大的一个数字。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在搜集这些秘方的基础上著成的,姚僧垣临床上使用的经验方,也很可能是这一时期流传出来的秘方。

那么姚僧垣应用“温胆汤”的经验是,“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是胆寒故也”,大病之后,虚烦失眠,是胆气虚寒的原因,要用温胆汤,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六味药组成。

到了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惊悸证治》(简称《三因方》)中的温胆汤在有所变化,在原方六味药的基础上,又加入茯苓、大枣,方证也不一样了,不再拘于“胆气虚寒”,可以说更细致,也更广泛了,“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简单的说,这首方就是用来治疗因为受到了惊吓,或者做恶梦等原因,导致的精神问题,比如焦虑、烦躁、愁苦,气短心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坐卧不宁,心虚胆小,容易受惊等。

所以我说“温胆汤”是传统的壮胆药,它能够定惊消恐,特别是消除人在极度惊恐以后出现的许多不适症状,比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失眠、噩梦连连等,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躯体症状,与心理创伤有关。

像美国911事件以后,汶川大地震以后,温州动车大事故以后,很多亲历这场灾难的人,往往会有心理上的阴影,就出现了一些症状。这也是病,现代医学有一种时髦的称法,名“创伤后应激障碍”。其实这个病,中医早就认识了,而且发现了治疗这种病的特效方--温胆汤。

田  原:“温胆汤”,现代中医教科书上说:胆气不足、胆胃不和、胆为邪扰……看着有点儿晕,拿什么判定胆气不足还是为邪所扰呢?诶,您今天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其实从一个人的言行、样貌,都能做出判断。

当人们看到恐怖、绝望的事情,会用“让人胆寒”来形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形容词?其实可以追溯到《内经》去,“腑者为阳”,作为人体六腑之一的胆是“阳脏”,所以后世医家说“胆喜温”。而人在受到打击、刺激之后,胆中之阳也受到了打击,不“温”了,所以恐惧、悲伤、绝望等等负面情绪全都上来了。

“胆寒”一词,贯穿了古人对“阳”的理解啊。“阳”不仅表现在身体的温度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是一种正能量。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阳不足,虽然没到“寒”的程度,但是你看这个人,他是缺乏决断力,缺少勇气的,容易优柔寡断,在男人来说,就更显得阳刚不足了。

黄  煌:这就是古人的整体观,这就是中医啊,离我们远吗?但是需要把这些古方,进行现代的诠释。大家一听就会。

田  原: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您的思维和语言特现代,但作为中医,遣方用药其实相当古典。

像这个病例,他就是被吓着了嘛,胆寒了嘛,用“温胆汤”增加他的胆量就好了,不去追究哪个脏,哪个腑的问题。简单,有效,速战速决。

黄  煌:对,如果你讲胆气、邪气,好多人听不懂的。

我说温胆汤,别说复杂了,它就是“壮胆方”,是一块心灵的橡皮,能够擦去因惊恐受伤的痕迹。

你看“温胆汤”的适应症,很多都是一些精神上的问题,也是这个惊恐,七情所伤造成的,比如失眠多梦、烦躁不安、错乱易惊、胸闷等等,用白话说,就是容易受惊,相当于咱们平时说的这个人“胆小”、“胆怯”、“吓破胆”、“胆战心惊”。就这么简单。

还有些人以为这张方是胆囊病的方,问胆囊炎能不能用?可以用,但是要澄清一点,中医所说的胆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胆囊也不是一码事。还有的根据方名“温胆”,在争论到底温胆汤的药效是温胆的还是清胆的,都是没有弄懂温胆汤的功效。

这个人吃了温胆汤,也很有效。后来他复诊的时候,语言明显地流利了。 

 

══════我是分割线(*^__^*)══════ 

重温经典古方之

~温胆汤~

【原文】

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温胆汤原方】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橘皮(三两,去白) 甘草(炙,一两)白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黄煌临床常用剂量】

姜制半夏15g   茯苓15g  陈皮15g  生甘草5g  枳壳15g  竹茹10g  干姜5g   红枣15g。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注:此剂量志在为临床医生使用给出一个基调,并非保健剂量。

摘自《厨房里面煮秘方:对话经方大家黄煌教授》(即将出版)

【小二提醒】

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小二建议想要尝试的侠士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药剂师,这样会更加安全有效。祝安康。

══════我是分割线(*^_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莲心观石之横看寿山田黄、昌化田、老挝田原石
田原对话黄煌:舌尖上的秘方之古方柴归汤
抚慰心灵创伤的壮胆药,妙解经方温胆汤(田原对话经方专家黄煌教授)
牙齿长成这样,还是少吃点肉吧……
看看自己春天的脸,水嫩吗?
君子之学·奇人杨原·寻找疼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