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丨气从哪里来?有什么用?

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前面我们解释了中医之气的基本概念,今天来看一下气从哪里来?它又有什么用?

人体之气,来源于出生时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脏腑的生理功能作用将三者结合而生成。其中前者为先天之气,后两者统称为后天之气。

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藏于肾中,并依赖肾以发挥功能;水谷之精气,依赖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中摄取并生成;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

气从上面可以看出,不管是气的来源还是生成,均与肺、脾胃、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只有肺、脾胃、肾的生理功能正常、平衡,人体之气才能不断充沛;若肺、脾胃、肾的生理功能受损或者失衡,均可影响气的生成或功能,从而形成气虚等各种病理变化。

此外,脾胃在气的生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一,人必须依赖食物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而食物营养的吸收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其二,先天之精气必须依赖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效应。但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量就那么多,脾胃运化功能再强,其补充的都是后天之气,所以不要熬夜酗酒,过快消耗我们的先天之精气。

那么气对人体产生什么作用?

气,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气的生理功能,有以下5个方面

01

推动作用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血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用。如果气出现虚弱或气的推动功能障碍,可影响人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或使脏腑、经络的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减弱,或使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或运行迟缓,而导致血虚、津液不足或水液停滞等病理变化。

02

温煦作用

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的体温,需要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气的温煦作用;血和津液等也需要气的温煦以进行正常的循行,“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若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可出现寒热失常(如畏寒喜热、恶热喜冷等)、四肢不温、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

03

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是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气必虚”指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得以入侵人体而致病。可见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全身的抗病能力都会随之下降,机体则容易患病。

04

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如: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胃液、精液等可控制其分泌排泄量。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会导致体液的大量流失。如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导致多汗、多尿、泄泻等;气不固精则可导致遗精、滑精等。

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气一方面推动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排泄,另一方面又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两方面作用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调控作用,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和正常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05

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就是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比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转化成水谷之精气,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饮食经过消化和吸收,其残渣转化为糟粕等等,都是气化的具体表现。气化,其实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若气化功能的失常,则会影响气、血、津液的转化,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气的5个功能,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篇
气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气、血、精、津液之一
人体内气的基本状况
谈中医之“气”
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