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药: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附五脏常用对药

治病如作战,药之配伍如将兵之调配。运筹惟幄、决策千里。医者必须熟习药性,精研配伍,亦是同理也。

对药配伍目的

相互协助,增强药力。即所用对药功用大致相同,配伍以增药效。

相互制约而展其长,即所用对药性味相异,同用相互制约其副作用,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我们来看下五脏常用的对药组合。

清热燥湿药

1.黄连+吴茱萸: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2.黄连+木香: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3.黄柏+苍术:既清热且燥湿,走下焦。治湿热诸证,尤其是下焦湿热证。

4.黄连+半夏,栝楼: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芳香化湿药

1.藿香+佩兰:善化湿和中,解暑发表,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有无表证均可。

2.砂仁配木香:化湿理气,调中止痛力强,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兼脾虚者当配伍健脾之品。

3. 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力强,且能行气。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者尤宜。

4.厚朴+枳实:燥湿,消积,行气之力均强。主治湿浊中阻,或食积停滞,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以及痰浊阻肺之咳喘,胸满,腹胀。

利水渗湿药

1. 滑石+生甘草:既清利暑湿,又利水而不伤津。主治暑湿身热烦渴。

2. 茯苓+猪苓:利水渗湿力强。治水湿内盛或兼脾虚者。

温里药

1.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既温补脾肾亡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治脾肾阳虚之久泻。

2.丁香+柿蒂:既温中散寒,又降气止呃,治虚寒呕吐,呃逆效著。

3.肉桂+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强,治肾阴虚衰,脾肾虚衰及里寒重症均可投用。

4.附子+干姜:回阳救逆及温中之力大增。治亡阳证及中焦寒症效佳。

5. 附子+细辛,麻黄:善补阳发表散寒,治阴虚外感风寒功著。

理气药

1. 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力强。善治血瘀气滞诸痛。

2.薤白+栝楼:既化痰散结,又宽胸通阳。治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

3.香附+高良姜:既温中散寒,又疏肝理气,且善止痛。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效佳。

4. 乌药+益智仁,山药:三药相合,补肾缩尿力强,又不甚燥热,治肾虚遗尿尿频。

5.枳实配白术:既补气健脾,又行气消积祛湿,治脾虚气滞夹积夹湿有功。

6.橘皮+半夏:燥湿化痰力强,凡痰湿滞中停肺均可择用。

活血祛瘀药

1. 郁金+石菖蒲:既化湿豁痰,又清心开窍。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

2. 牛膝+苍术,黄柏:清热燥湿力强,且善走下焦。善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

及湿疹,湿疮。

3. 郁金+白矾:具较强的去除心经痰热之力。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及痰厥证。

4. 川芎+柴胡,香附: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活血。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

调证可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味药的神奇——药对
常见中药药对(干货)
药对
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这个中药有三板斧——燥湿、消痰、理气!
半夏厚朴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