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当道医学:“咳而遗尿”之奇效方

    时下正逢冬季,气温严寒。
    一位朋友不慎于一月前外感风寒,久治未愈。导致现在咳嗽厉害,痰多清稀,有时伴有咳血,畏寒怕冷,咽部干痛,最关键的是咳嗽时出现小便不禁而遗溺,特别烦恼,自言每年冬季容易出现这样的咳嗽。因久治不愈,遂远程求治于贫道。
    余思之,其咳而遗溺,为《素问咳论》所载之膀胱咳也。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膀胱咳病症分析

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乃能出矣。”
膀胱经为太阳寒水,其太阳经之阳气如中午之日,能蒸腾北方寒水气化上升,而生成津液运行周身,是为化气;津液循环使用后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排出小便,是为行水。

这位朋友出现“咳而遗溺”,当为肾先受邪,同时寒邪束表,导致肺气不宣而咳;而肾经寒邪不解,伤及与肾互为阴阳表里的膀胱经阳气,膀胱经阳虚气化失司,不能化水,水饮内停而为清稀痰液;膀胱经阳气上升又主受盛小便与制约小便外出,膀胱经阳气不固而小便不禁,故咳而遗溺。

膀胱咳治疗

当温补膀胱经表阳之虚,而散寒解表、固涩小便,同时温肺化饮止咳。处以《伤寒杂病论》之“苓甘五味姜辛汤”加桂枝治疗。

桂枝12克、茯苓16克、五味子12克、干姜12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

方中五味子入左侧肝肾肺三经收敛下降,收敛肺气同时固肾收涩小便,肾经下行则膀胱经气上行,故以桂枝温补膀胱经表阳之不足,主小便之不禁与散寒化饮;干姜入右侧脾肺二经温阳化饮;细辛入右侧肺、肾二经温肺化饮、散寒止咳;茯苓配伍干姜温化寒饮。

此方服用一付则咳嗽好转大半,同时咳则涕泪交加好转,而遗溺消失,再服病愈。

如果不用药,可以取穴艾灸——寒则灸之。灸法最适宜的就是膀胱经,以膀胱经与艾草皆秉太阳纯阳之精。
咳则遗溺,为膀胱经之本腑病,“六腑有疾取其合”,故取膀胱经下合穴之委阳主治。《素问咳论》原文云:“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其五脏之俞为五脏之原穴,其合为六腑下合穴,膀胱经下合穴为委中穴,故取委中灸之;肺感外寒而咳嗽,当取膀胱经之肺俞灸之,仍使外来犯肺之寒邪由膀胱经外散而出,以膀胱经为北方之府主北方之表,其阳气上行,有抵御北方外来之寒邪的功能,此邪之来路即去路也;寒邪入肾,肾阳受邪不能固涩小便,取太溪穴灸之,温肾而固涩小便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尿、淋漓不禁特效按摩方法
桂枝——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
尿失禁案
学中医:高手思考中医精华版!(收获满满)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留神医药 精究方术(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