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诊断与选择经方的步骤(三)阳明经

上一篇我们讲完了肝胆经的诊断与用法,这一篇我们主要讲阳明经。对经络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阳明经代表哪里,简单来说,一个是胃,一个是大肠,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中医界流行补阳,补虚,似乎大家都缺乏阳气,什么病都用附子,黄芪,人参,当归,这些补阳补气的药,再就是热衷于艾灸。事实上,大病与急病,多数情况都是热造成的,寒症与虚症很多情况下都是慢性病,不会要人命,但热症却常常会转化为癌症,肿瘤,并且是突然爆发,症状也非常严重,很多症状还千奇百怪。

所以我们要重视对热症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癌症的诊断,而阳明经多气多血,一旦犯病就容易化热。

很多中医搞不清化热具体的原理,也就模糊着去用,实际上,这个气血运行跟高速公路一样,这个比喻在青娥学堂的文章里经常用到,阳明经多气血,就像高速公路很繁忙,而且速度很快,一旦发生堵塞,就容易产生连环车祸。而寒症就像是慢速公路,看着慢吞吞无力,但出了车祸也不是那么严重。

阳明表证一般并不常见,多表现为阳明经的路线上发生了淤堵,可能是风寒造成,也可能是患者的先天体质,淤堵导致外寒而内热,也就是毛孔堵塞导致阳明的热气不得外散,憋在里面作痛,或者是挤压与灼烧皮肤血液,产生斑点,痘疹等。一般纯热气产生疹,若夹带有痰湿则产生痘,若血液枯少而阳明热气多则产生斑点。

阳明经表症多产生于脸的正面,额头,具体线路可以参看人体经络图,比如有些人满脸青春痘,而多数在正面与额头,就是阳明经湿热造成的,一方面阳明经有热,里面还夹带肉食不化产生的痰湿。

若是阳明经有疼痛,或是明显有受风寒的表证,一般用葛根汤,具体用法参考诊断系列的第一篇。若是并没有明显毛孔堵塞,则只用葛根即可,阳明热证一般用粉葛根。

不过阳明经多数情况下,会产生里症,解表只是沸水揭盖子,最重要还是要关火。

这个火,指的就是阳明里症,阳明里症一个是在大肠,一个是在胃。我们先从下面说起,因为食物是从上到下的,下面若是出了问题,上面马上就会受到波及。

阳明里症,热在大肠时,通常会有数天无大便的情况,严重的会产生燥屎,就是一块干结的硬块堵在肠道中,造成排便不通畅,并且大肠会反复吸收水分,越来越干结,于是热毒无法排出,反而上冲,造成各种症状。

比如焦躁烦热,口渴喜凉水,吃不下东西,身上发出各种痘疹斑疮,胸口感觉堵满了,舌苔黄,腹部摸起来感觉有硬块,严重的,会发狂说胡话,身体僵直,各种疼痛。而慢性的排便少,阳明经长期有热,则会引起肿瘤,比如胃癌,大肠癌,直肠癌等。

越是体内有热,越是容易引发肿瘤。判断这些症状主要就是问病人的大便情况,再结合病人的体态特征,是否一片内火亢盛而无恶寒的像,基本就能确定了。

阳明大肠热证一般选用承气汤,承气汤又分为好几种,主要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其中大承气汤的泻下之力最强,一般用在肠内有燥屎阻塞的情况,比如有的大便呈球状,没有水分,再就是腹部摸着硬而痛,憋着难受又拉不出来,极为烦躁。

大承气汤的成分为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药,先水煮厚朴、枳实,去滓,加入酒洗大黄,再煮去滓,后入芒硝,用微火煎一两沸,分二次温服,大便通利后,停止服药。大黄可先用12克试探一下。

大黄为泄下热之药,厚朴向下降气,枳实向下降液,芒硝可软坚润肠,起润滑剂作用,这类泄下药不可久用,泄掉热后就停,热一去,症状会很快恢复,若长期服则容易伤元气。

小承气汤比大承气汤的症状要略轻,尤其是热证没有那么燥,一般用在数天无大便,但大便时并没有燥屎的情况,小承气汤的成分大黄(酒洗)四两、厚朴(去皮,炙)二两、枳实(炙)大者三枚,减少了厚朴的下气之力,去掉了芒硝,若症状不严重可先考虑用小承气汤,也可以分两次服,症状一去就停药,不必尽剂。

调胃承气汤主要针对体虚气弱之人,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大黄四两(酒洗),有芒硝大黄来泻下,但无枳实厚朴来推气,再加上炙甘草来补气,可以起到润燥而使其缓缓自流出的效果,因为有的病人元气太虚,一下子强行泄出,会导致气弱而难以恢复。对于那种体虚无力又便秘有热之人较为温和。

桃核承气汤则在调胃承气汤的基础上加入了桃仁和桂枝,主要针对膀胱有淤血的情况,这种病人属于小腹前后都有热,大肠热而便秘,膀胱热而小腹胀痛,尿黄尿痛,在男性而言则多有前列腺炎症,女性则多闭经,痛经,妇科炎症等。注意这个桃核承气汤是必须前后都有症状才用, 若只是前面的症状,一般用化淤血药,比如桂枝茯苓丸。

多数大肠热证,药后泄出,病马上就会好转,病人的内热急躁会很快平稳下来,此后可以再选用一些滋润肠胃的药来善后,比如麦冬,白芍,生地黄等,多喝稀粥,也可以煮点冰糖雪梨汁。

尤其是肺热而大肠干燥的人,会经常上火,可以用带皮雪梨两个,少量陈皮,银耳,枸杞,小火炖烂后去渣饮汁,每次多喝几碗,降火与润肠都有神奇的效果,对牙痛效果也很好,大家可以试试,关键在于量,喝少了没用。

说完下面再说上面,大肠的热用承气汤可解决,但有的人是热在胃而非肠,胃热的表现为大热而渴,喜喝凉水,多数有口臭,牙龈出血,牙痛,严重的大汗淋漓,脸色如火,头昏脑热。怕热不怕冷,年轻人则有发烧体温高的现象,脉则是洪大有力。

阳明胃热可用白虎汤,其方组成为知母6两,生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其中知母为清肺热,降肺火之药,生石膏为清胃热,降胃火之药,炙甘草护胃气,再配合粳米来滋润胃液。

这个粳米可以用东北大米,多放点水,稀一点,别煮成粥了。有些人看白虎汤的方子觉得自己并没有大热口渴的症状,于是觉得跟自己无关。其实现代人,多食厚腻辛辣之物,多肉少素,一日三餐不断,所以胃中多数有热。

鱼生火,肉生痰,再加上重口味,烧烤火锅,常年胃火不断,所以会有很多口臭,牙痛,长痘,脸上和头发都易油腻,严重的有溢脂性脱发等阳明热症,严重的会有食道癌,胃癌,肠道癌等。热越重,引发癌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吃了烧烤就喜欢喝啤酒或者冰饮料,这就是以凉压热,但又容易造成上热下寒。我见过一些肺癌与胃癌的人,很多都是肺胃液少 ,吃不下饭,胃火与肺火灼烧内膜形成溃疡与肿瘤。而白虎汤主要是偏于胃火,若是火不重, 则可以减量服,比如胃有热而肺不热,则可以减掉知母,胃热不重则可以减少石膏,或是用麦冬代替。

很多人常年脸色红,口气熏人,这种情况下,白虎汤是首选,但若是不从饮食上改善,始终是很难断根,中医就是这样,主要针对急症,又想大口吃肉喝酒烧烤辣椒,又想皮肤光洁神清气爽,实在是非常难为我了。

若是胃中无大热,但是胃液偏少,同时人又有些虚,则可以用竹叶石膏汤,竹叶6克,生石膏30克,法半夏9克,麦门冬15克,人参6克,粳米10克,炙甘草6克,此方跟白虎汤的区别是,白虎汤主要灭火兼顾补水,竹叶石膏汤主要补水兼顾补气。白虎汤适合壮实有热口渴脸红的大汉,竹叶石膏汤则适合口渴胃热心慌气短的女子,尤其是干枯少液的瘦人或是大病初愈而有此症状的人。

 

好了,阳明经症讲到这里,结合前面两章,三阳经都已经讲完,大家已经可以横扫大多数病症了。后面我们讲三阴经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阳明热盛和阳明热结什么区别?
“三承气汤”治阳明腑实证
承气汤系列
『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传统医学)
下法的选择(上)
便秘?大便干燥、发热(阳明腑实症)用承气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