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囊炎反复发作,总是治不好,我用六剂药轻...
胆囊炎反复发作,总是治不好,我用六剂药轻松搞定。中医从来不知道胆囊炎,却保住了患者的胆囊,中医不治病,只是调阴阳。

我经常感慨:现在中医越来越少了。可能有人会反驳,现在也有很多中医大学,每年有多少中医学生毕业,这还越来越少啊?

那什么是中医?只要用中药治病,就是中医?

我并不这样认为。真正的中医,肯定是用中药的,但用药必然建立在辩证的基础上,必须以中医思维对疾病分析、判断。

没有中医思维,只是按照书本上中药药理作用来治病,那绝对算不上中医,最多就是个抓药的。

接下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感受一下中医治病的思维。

曾又一个胆囊炎患者,患病七八年了,病情一直反复。

有一天,突然急性发作了,之前的药不管用了,急忙去医院,开了抗生素,倒是有作用。

但过了几天,又发作了,抗生素效果不明显,医生建议手术,把胆囊切掉。

患者有些疑虑,毕竟是天生就长着的,肯定有它的作用,切了万一以后还出啥毛病,岂不是没办法了?

思来想去,打算找中医试试。

当时,我见患者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数。右上侧胀痛,疼痛感一直到肩背部。身上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同时还口苦,恶心想吐,食欲全无。

我便给开了方子:柴胡,香附,黄芩,党参,鸡内金,姜半夏,栀子,川楝子,甘草,生姜,红枣。

患者连服六剂,诸证悉平。

首先说,在中医是没有“胆囊炎”这个概念的,也不知道胆囊出现炎症,但中医就是能治好。

中医都不知道胆囊炎,又怎么能治好?就像打仗,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那还怎么打?

这就说到了中医思维。

我不管你这炎那炎的,中医只看症候,然后对症下药,症状就没了,病就好了,都不带搭理它的。

患者有个症状,就是冷一阵热一阵。这是外邪传入少阳胆经所致。少阳胆经处于阴阳之间,正气与邪气交战,一退一进,于是患者就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邪气郁滞胆经,于是郁久而化火。火势往上走,患者就口苦、咽干、心烦。胆气不利,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所以患者上腹部疼痛。

肝木又克犯脾土,于是胃气失常。患者就开始呕吐、食欲不振、恶心。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这都是胆火上炎的表现。

肝胆互为表里,所以这时候就要疏肝理气,清泻郁热,调和胃气,补气扶正。

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透邪行气;黄芩苦寒,能清少阳胆经郁热。

半夏和生姜来降逆止呕。大枣和甘草、党参来补气扶正。

栀子泄三焦之火,川楝子行气止痛。

鸡内金能健胃消食,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

中医从来没有关注过所谓的胆囊炎,只是调和阴阳,然后这个胆囊炎就没了,至于怎么没的,我们不关心,因为中医的目的没在这。

所以,中医就是用传统医学的思维方法和辨证体系,来看待疾病、判断疾病,对症用药。

而且,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病千方,就是一种病有很多种治疗方法。而西医主张千病一方,只要病名一样,那就用一种药,各位想想,是不是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用一张洗胆的方子让患者避免了手术,面对...
胆囊炎发作1次就痛好几天,老中医一个小方子,快速缓解疼痛
一张洗胆方,专治胆囊息肉!现在的中医,也值得你信赖
中医后继无人了?我用一张洗胆的方子治好了患者的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让中医黑闭上了嘴。
胆囊炎 胆囊结石,我坚持用中药治疗,有人...
胆囊炎 胆囊息肉,听见外科的治病过程后,我对他说:你们真缺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